删改戏份、霸凌演员、逼导演吃药,周迅身上的标签哪个才是真的?

文丨筱晓

编辑丨筱晓

一场持续两年的网络暴力,一场针对周迅的全面诋毁,终于等来了官方的澄清。

9月15日,周迅官方影友会发布长文,澄清近两年关于周迅在《如懿传》剧组的谣言。

其中包括“霸凌同组演员”、“擅自改剧本”、“逼导演吃药”等等数不胜数。

这些指控从剧集播出后就开始发酵,在网络上不断传播,2年过去,有人给她道歉了吗?

谣言一出百口莫辩

《如懿传》作为现象级古装剧,艺术价值与演员表现都广受认可。

只是有一点被观众骂惨了,剧中女主周迅的表演风格与角色塑造,从未开播就遭到非议。

部分网络言论将角色争议上升至演员本人,甚至编造“霸凌”“改剧本”等离奇情节。

一些平台上的博主,竟然还将剧情槽点升级为演员人身攻击。

诸如一些“护甲不合理”“古董戏服私藏”这些扣到了细节里,但都毫无证据!

尽管,周迅在《如懿传》中的表演,确实存在着很大的探讨的空间。

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她在前期塑造少女如懿时,自身嗓音自带的沙哑特质与人物形象不符。

到了后期,随着如懿从深宫妃嫔成长为执掌凤印的皇后。

她用细微的眼神变化、体态调整展现出角色的气场递进,层次感肉眼可见。

但这些基于表演本身的专业讨论,很快就被“争番”“打压”等阴谋论所取代。

最为离谱的是“周迅霸凌李纯”一事,当时有传言称李纯妈妈探班时目睹女儿被欺负。

实则是阿姨看到剧中“金玉妍踩卫嬿婉下巴”的戏份,入戏太深以为女儿真受委屈。

然而这场戏中,却根本没有周讯的戏份,其本人更不在现场。

李纯后来也亲自解释给妈妈听,所谓“周迅说李纯演反派会遭报应”,根本是瞎编的标题。

周迅本人在公益活动上被问到反派角色时,明明说的是:“大家都挺好的,不一样。”

她的语气温和得体,并没有一丝一毫看不起反派演员的意思。

这一丝一毫在有心人的眼里,都成了攻击周迅的武器。

然而这只是这场狂欢的开始,更离谱的谣言还在后面。

人言可畏百口莫辩

这是一场就连男主霍建华,也逃不开被当枪使的网络暴力。

有人说周迅删他台词,把他气到胃痛,甚至害他多年不敢接戏。

真相是,霍建华因为拍“乾隆怒斥阿哥”时自己入戏太深,引发了胃痉挛。

背词困难是因为前晚剧组聚餐喝多了,第二天宿醉上场,结果一条就过!

而且他2018年就进新组拍戏了,根本不存在“不敢拍戏”这回事。

导演汪俊被传“被周迅霸凌到吃安眠药”,实情是剧组规模大、拍摄近9个月,汪导压力大才需药物助眠。

他受访时直言周迅“敬业到好欺负”,后来两人还二搭了,关系甚至比之前更好。

其他谣言诸如“周迅删童瑶戏份”“自带造型师搞乱妆造”等说法也全是移花接木。

童瑶戏份一帧未删,造型更是早在周迅进组前就已由张叔平定下,根本不由演员插手。

而且,李纯曝光的真实的片场日常,居然与谣言截然相反。

辛芷蕾、董洁等演员都说周迅“没脾气又贴心”,哪怕镜头不在她,她也认真帮对手搭戏。

新人演员曾一萱杀青时被周迅摸头鼓励:“你要好好演戏。”

场务丢钱她自掏四千块安慰,听说柚子滞销立马买七千斤分给全组,如果这也算霸凌?

谣言之所以愈演愈烈,源于2024年视频平台下架吐槽视频。

下架是版权方对视频侵权的常规操作,而周迅方从未起诉任何二创作者。

这场持续两年的网络暴力,不仅针对周迅个人,更折射出女性演员在行业中的困境。

默不作声的周迅

长期以来,女演员都面临着比男演员更严峻的生存困境。

年轻女演员被限制在偶像剧里,中年女演员面临无戏可拍的尴尬。

在奖项评选中,女演员的获奖比例也远低于男演员,能拿到国际大奖的更是寥寥无几。

明明本该一起呼吁行业给女演员更多机会,让她们能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好角色可演。

可现在呢?不仅没有“抱团取暖”,反而在网络上互相攻击、互相诋毁。

周迅的独特,其实不仅在于演了什么演得多好,更在于她对生活的从容。

她像一株野生的植物,自在生长,年轻时她为艺术全心投入。

如今周迅已年过四十,确实不再是少女的模样,却依然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

在综艺《很高兴认识你》中,她素颜出镜,与朋友畅谈人生。

在《功勋》中塑造屠呦呦时,她潜心钻研人物特质,将科学家的执着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种“不刻意经营”的真实,反而让周迅在娱乐圈中愈发珍贵。

但周迅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演员,更是一位热心公益的倡导者。

她数年如一日做公益,不止是个好演员。

周迅关爱特殊儿童,比如留守儿童、自闭症儿童,患有绝症及疑难杂症的儿童等。

2011年,她曾为一部关怀孤独症儿童的纪录片《遥远星球的孩子》配音。

3年后,她在《红高粱》杀青后,马不停蹄赶往公益电影《有一天》剧组,零片酬出演。

这场公益晚会的第一年,为了宣传《有一天》这部电影,周迅把自己的婚礼也放在了这一天。

后来大家都说,“周迅‘捐出’了自己的婚礼”。

结语

谣言止于智者,真相不负努力。

从周迅的事以小见大,将取笑、挖苦别人当做流量密码,决不能成为主流。

抵制网络暴力、维护健康舆论环境,仍需公众、媒体与从业者的共同坚守。

对于周迅方这次的澄清,大家如何看待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8

标签:娱乐   戏份   导演   演员   身上   标签   谣言   女演员   网络   剧组   角色   反派   儿童   公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