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美方对华下重手,德国媒体披露:中国近期多领域动作有哪些?

德国《明镜》用一句“一个像全球自由贸易的守护者,另一个像被背叛的狂怒者到处挥拳”揭开现实。被针对是华为,美国用国家的力量,在芯片、系统、设备、人才上全面围堵,想把华为赶出牌桌。但也把自己打回原形。

英国是个镜子。当时,急转弯的政策要2027年把华为设备从5G里踢出去,运营商反对也没用,公众一脸懵。几年后结果清晰: 在欧洲十城中,5G质量比拼伦敦垫底,其平均下载速率只有143Mbps,远远低于倒数第二名慕尼黑的259Mbps。测试机构认为,排除华为应该算是一个主要原因。更为尖锐的一点在于,英国前商务大臣早就公开承认过,禁止使用华为并非出于国家安全考量,而是因为无法承受来自美国的压力。政策代价最后由用户的手机屏幕承担:多花钱、少体验。

德国处理更实际。内政、外交口风都很强硬,但工程世界要稳住,政府《世界报》披露,操作上给运营商继续用中企部件亮了绿灯。算账太硬: 全面更换现有的华为设备,成本高达50亿欧元,通信技术会往后退好几年;铁路系统中使用华为产品,则需要花费大约四亿欧元的替换费,并且项目会被推迟五六年的时间。联邦信息安全局也未发出禁用警告。德国的做法像个大人:口号可以喊,但成本得省,不把基础设施当政治秀场。

更大的产业战场上,中国已成“搅局者”而非“防守者”。看电动车:欧洲议会对抗关税、喊公平竞争,市场给的是订单。2025年1月,比亚迪在英、西、葡销量大涨,英国同比+551%、西班牙同比+734%、葡萄牙同比+207%,多地上半年还反超了特斯拉。相反,特斯拉在其他国家的销量下滑,西班牙甚至只有原先的四分之一。车市无感于情义,消费者用行动来投票:续航能力强、售价便宜、交货准时且售后周到者才会有好销量。

芯片战线更戏剧《金融时报》称,美国限制未堵住发展路,反激自立,无禁令时华为可能仍靠台积电,平稳但不急;封锁后只能自造新路。华为跟中芯国际合作,一年就把最新的AI芯片良品率从百分之二十提升到四十,生产线头次盈余。制裁按下去,也按下了对手的启动键:不是口号“自强”,而是车间里把工艺一步步磨出来。

很多德国学者冷静分析,塞巴斯蒂安·海尔曼认为中国准备充分可以支撑时间长些;马克斯·曾格莱因说中国的国内市场很大、供应链全,大多数消费品都是在国内生产的,关税加关卡的累加对最终的通货膨胀影响较小。所谓“工业政策”,工厂排产和上下游协同里都是实实在在的变量。

人心开始动摇。史蒂芬·罗奇警告,美国正在失去道德的制高点,关税教不了生产线,贸易战也难以让盟友心甘情愿买单。以特朗普方式加征关税逼迫韩国、日本、欧盟选择成本或者业务,托马斯·弗里德曼直接说许多盟友不一定像过去那样同美国站在一起对付中国了,反而会把中国看作更加可靠的合作对象。联盟是利益不断的协调而不是誓词:你让我长时间亏损了,我便去寻找能够盈利的伙伴。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谁能使产业升级用户满意账面好看起来。

“国家安全”当然重要,但也不能当万能钥匙贴个标签就算了事,不经过评估。英国的5G试验、德国的预算表就是镜子。安全和发展要统筹起来,不能搞政治化基础设施舞台化,让成本层层转嫁给百姓的手机费、车价、网速和等待时间。

镜头拉远,这是一出科技战、产业战、舆论战的长剧,美国想要打垮对手就地躺平,中国顺势补链强链,欧洲夹缝中算账,成本现实外交姿态。德国媒体笔锋很犀利,不是“站队”,而是用生活体验和产业数据来回看政策后果。

策略节奏同样分野: 美国挥拳密布,关税、禁令、名单连着来,“狂怒者”不是骂人,形容情绪化政策短期有效、长期不稳;中国打“持久战”,增工具箱、全供应链、种本土市场、啃关键环节。海尔曼说的“准备多年”,就是囤“口粮与阵地”。

电动车是教科书: 产品力+价格+交付=份额自然迁移。比亚迪的数字说明供应链能力可以跨境落地,研产协同快,服务网络异地也能跑起来。特斯拉销量下降不是因为“品牌没魅力”,更多的还是由于竞争加剧后的战略转型。消费者只关心“买不值”。芯片亦然: 外界封锁的短期效果只能抑制,只要内部机制健全,反向推动就会累积起来。每当良品率上升、设备国产化程度加深、人员科研水平提高时,“外人瓶颈”就成了“本家本事”。这条道路艰辛苦难又漫长,但是所有工业强国外都是如此走过来的。

这并不是谁好谁坏的争执,而是一种选择现代产业的发展方向:依照规则来让市场做出判断或者以暴力手段迫使对方停止行动。打压不能代替创新,禁令不能代替产品,封锁不能代替制度竞争力。

对中国的提醒也清晰: 对手失误咱别沾沾自喜,链条补起来,环节稳着干,被卡住的能力变成“平日里事”。车要能卖出去,芯片得稳量产,网络必须更稳定,用户不能被裹挟,才会有长久的底气。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6

标签:财经   美方   德国   中国   近期   动作   领域   媒体   华为   美国   关税   特斯拉   英国   销量   芯片   成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