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历经20年建设的大埃及博物馆在吉萨金字塔旁正式开馆,这座被誉为“第四金字塔”的全球最大单一文明博物馆,首次完整展出图坦卡蒙法老近6000件随葬珍品。
中国第一时间致贺信,指出中埃两大文明古国应持续深化文明互鉴。
此前,上海博物馆成功举办的“古埃及文明大展”已吸引逾277万人次参观,为两大古老文明的当代交流写下了生动注脚。

你发现没,这次开馆最让人激动的,是那些“藏了百年”的宝贝终于露脸了。
博物馆里最核心的展厅,摆着图坦卡蒙的5992件随葬品,这是1922年他的陵墓被发现后,所有珍宝第一次完整团聚。
玻璃展柜里,黄金面具的青金石眼睛还亮得吓人,面具边缘的彩色玻璃拼接得严丝合缝。旁边的金质王座上,少年法老和王后依偎的图案清晰可见,连衣料的褶皱都刻得栩栩如生。
更绝的是那六架战车,木质车架虽已泛黄,但镀金的车轮纹路还能看出当年的光泽。
说句实在话,以前这些宝贝根本没机会好好露脸。开罗旧博物馆挤得像菜市场,100多年的老建筑连空调都时好时坏,图坦卡蒙的大半文物只能堆在仓库里。
有次工作人员换灯,还不小心摔断了黄金面具的胡须,最后居然用胶水随便粘了粘。现在新馆里,全息投影直接把3300年前的祭祀场景投在文物旁,比看纪录片还过瘾。
除了图坦卡蒙的宝藏,馆里的“大家伙”也很震撼。11米高的拉美西斯二世石像立在大厅中央,83吨的重量压得地基都微微下沉。
修复后的胡夫太阳船更厉害,4500年前的木质船身还能看出当年的弧度,据说这是法老升天后的“座驾”。站在这些文物前,你才真能感受到古埃及不是课本上的图片,是实打实的文明奇迹。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座博物馆本身就是个传奇。它占地50万平方米,相当于70个足球场,2005年就开工了,却硬生生建了20年。为啥这么慢?说起来都是泪。
2011年“阿拉伯之春”一来,工地直接停工,穆巴拉克政权倒台后,连施工图纸都差点丢了。
好不容易复工,资金又断了好几次,去年本来要开馆,结果6月以色列和伊朗的战争一爆发,只能再推迟。
埃及总统塞西在开馆仪式上说得实在:“这建筑里藏着的,不只是文物,还有埃及人没被打垮的劲儿。”
咱们对比下旧馆就知道新馆多不容易。老博物馆在开罗市中心,1902年建的,文物堆得密密麻麻,游客想拍个黄金面具都得挤半天。
新馆呢?玻璃幕墙正对着金字塔,逛累了抬头就能看见法老的陵墓。12个展厅按年代排得明明白白,从公元前3000年的陶罐,到罗马时代的金币,连小朋友都能看明白。
为了吸引年轻人,馆里还玩起了高科技。三维文物数据库对全球学者免费开放,考古模拟课程能让孩子亲手“挖文物”。
馆长开玩笑说:“我们得用00后的方式,跟他们讲3000年前的故事”。现在门票也定了,外国游客约219元人民币,比卢浮宫还便宜,官网就能预约。

我跟你讲,埃及对这座博物馆的期待,可不止是“文明展示”。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文明博物馆,它被寄予了“救经济”的重任。埃及旅游部长算过账,这里每年能吸引500到700万游客,比旧馆翻了三倍多。
这个数字有多厉害?2024年卢浮宫接待870万游客,大英博物馆650万,新博物馆一开张,就能挤进全球前三。
为了接住这些游客,博物馆旁边新修了机场,酒店也多了几十家,连当地小贩都进了新的文创纪念品,就等客人来。
说句实在话,埃及太需要这场“及时雨”了。几十年的经济停滞,加上动荡的影响,旅游业一直没缓过来。
塞西2014年上任后,就把博物馆当成重点工程,盼着用古文明的魅力拉一把经济。馆长说得直接:“每一件文物都是‘金名片’,能让埃及人多挣一口饭”。
现在好消息已经传来,去年试运营期间,部分展厅就吸引了不少游客。11月4日正式开放后,第一批预约的游客里,还有不少中国面孔。
馆长特意提到:“非常欢迎中国游客,这里的文明故事,值得他们来看”。

一座博物馆,装着千年的魂,也扛着当下的盼。
那些闪着金光的文物,从来不是冷冰冰的古董,是埃及人活下去的底气。
文明从不会过时,能把老祖宗的宝贝盘活,变成养家糊口的饭碗,这才是真本事。
金字塔立了几千年,现在,它身边的新博物馆,要续写新故事了。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