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一次阶段练习开始了,语文已经结束,生物考试也马上结束了。这是孩子们进入二中的第一次考试。最近不少家长私下和我沟通,有的担心孩子“水土不服”,有的焦虑 “第一次考试就落后”,还有的已经在规划 “考不好该补哪科”。这份对孩子学习的重视我十分理解,想借这个机会给大家写这封信,和大家聊聊这场考试真正的意义,以及我们作为家长,该如何用更从容、更智慧的姿态陪伴孩子面对。
很多家长把高中第一次阶段练习等同于“高中第一次分流”,其实对强基班的孩子来说,这场考试的核心目的不是“筛选”,而是 “发现”。高中第一次阶段练习,不是“排名战”,而是 “诊断书”。
从学校层面来说,这次高中第一次阶段练习是对“初高中衔接” 效果的一次检验:孩子是否适应了高中更快的教学节奏?能否掌握理科更抽象的逻辑思维、文科更深度的分析方法?是否在自主学习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时间规划?这些 “隐性能力” 的适配度,比分数本身更重要。
对孩子而言,这是他们第一次在“高手如云” 的集体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 曾经的 “年级第一” 可能暂时排在中游,曾经的 “单科优势” 可能面临挑战,这种 “重新定位” 的过程,恰恰是培养抗挫折能力、激发内驱力的关键。
而对我们家长来说,这次考试更像一份“成长诊断书”:它能让我们清晰看到孩子在新环境中的适应力、面对压力的心态,以及当前学习方法中需要调整的地方。与其盯着 “分数高低”,不如关注 “分数背后的故事”。
我们班的家长,大多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也习惯了“为孩子铺路”。但高中阶段,“学会放手”“学会观察”“学会共情”,比 “紧盯成绩” 更重要。这场考试,也是我们的“学习课”。这次第一次阶段练习,我们至少可以学到三件事:
不少家长告诉我:“孩子小学、初中都是前几名,现在落到20 名,我睡不着觉。” 但请别忘了,强基班的每一位同学都是 “佼佼者”,排名的细微波动本就是常态。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孩子能在这样的集体中保持稳定,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即使暂时落后,也意味着有更大的进步空间。焦虑的情绪会传递给孩子,而 “接纳不完美” 的心态,才能让他们轻装上阵。
考试后,别只问“考了多少分”,不妨多问几句:“这次考试,你觉得哪道题的思路最清晰?”“遇到不会的题时,你是怎么调整心态的?”“和初中比,高中的学习方法你觉得哪些需要改?” 这些问题能引导孩子关注 “学习过程”,也能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状态 —— 比起 “分数倒退 5 分”,“孩子能主动总结错题”“遇到难题不放弃”,才是更值得高兴的进步。
高中的孩子,已经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发现孩子成绩波动,别急着“找老师补课”“买辅导资料”,不妨先听听孩子的想法:“你觉得现在的问题在哪?”“需要爸爸妈妈帮你做些什么?” 有时候,我们的 “过度安排” 反而会让孩子失去自主调整的机会,而 “信任 + 适度引导”,才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主学习能力。
考试期间,孩子的心态很容易受外界影响,我们的言行举止,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考试过程中:我们要做“隐形守护者”,不做 “压力制造者”。
考试前,别反复说“加油,一定要考好看”“这可是第一次阶段练习,不能马虎”,这些话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考试结束后,也别追问 “考得怎么样”“这道题对不对”,尤其是考后感觉不佳的孩子,过度追问会让他们陷入自责。不如像平常一样,聊聊 “今天想吃什么”“晚上要不要散散步”,用轻松的话题帮他们放松心情。你的平常心太重要了!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专心备考”,特意请假在家陪考、给孩子做 “特殊营养餐”,甚至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其实,这种 “刻意改变” 反而会让孩子觉得 “考试是负担”。保持平常的生活节奏 —— 该上学上学、该做家务做家务、该休息休息,才能让孩子觉得 “考试只是平常的一天”,减少心理压力。
如果孩子考得好,别只说“真棒”。孩子们更想听到的是有见地的想法和建设性意见。可以和他一起总结:“这次做得好的地方是什么?能不能保持下去?” 如果考得不理想,更要避免 “指责”,而是用 “共情 + 引导” 的方式:“妈妈知道你这次有点失落,你看看错题,找找问题在哪,下次咱们一起想办法改进。” 批评会让孩子逃避问题,而 “客观复盘” 才能帮他们找到进步的方向。
如果发现孩子因为“时间不够” 没答完题,可能需要调整 “答题节奏”;如果因为 “知识点不牢固” 丢分,可能需要加强 “课后复习”;如果因为 “粗心” 错了基础题,可能需要培养 “检查习惯”。这些调整,最好让孩子主导,我们只做 “辅助者”—— 比如和孩子一起制定 “错题整理计划”,提醒他 “每天花 10 分钟复习当天知识点”,而不是 “强迫他按照我们的方法来”。
无论考试结果如何,都要给孩子肯定:“这次考试,你已经很努力了,爸爸妈妈看到了你的付出。”“即使这次有不足,我们也相信你能调整过来,慢慢来,我们陪着你。”高中三年是一场 “马拉松”,高中第一次阶段练习只是 “第一圈”,持续的鼓励和支持,才能让孩子拥有跑完全程的勇气和力量。
亲爱的家长伙伴们,我们选择青岛二中强基班,不仅是希望孩子获得优异的成绩,更希望他们成长为更完整的人。高中第一次阶段练习,是孩子高中旅程的“小考验”,也是我们家庭教育的 “小练习”。
未来三年,我会和大家一起,做好孩子们的成长教练。倾听、支持、同行,用耐心和智慧陪伴他们成长。我们的目标,从来不是 “培养满分的孩子”,而是 “培养内心丰盈、有爱、有力量的孩子”。
最后,祝愿孩子们都能在这次高中第一次阶段练习中收获成长,也祝愿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在陪伴中收获从容。
(宋宏亮 系青岛二中2025级高一4班班主任)
更新时间:2025-10-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