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
«——【·前言·】——»
全球大豆市场最近爆了个大反转:美大豆因贸易摩擦暂时没法进中国,巴西本该趁机赚一笔,却贪心不足,对着中国坐地起价,中国买家可没惯着,两天内就把一百三十万吨订单改给阿根廷。

巴西这回是真傻眼了,本以为稳稳抓在手里的生意,眨眼间就飞了,活脱脱应了 “煮熟的鸭子飞上了天” 那句话,满心都是悔意。
过去贸易出现变局,巴西是获益最多的国家,中美关系一紧张,巴西顺理成章成了中国大豆市场的最大供应商。

数据最有说服力:今年前八个月,巴西卖给中国的大豆,占了中国进口总量的百分之七十一点六,但同期美国的份额,就只剩可怜的百分之二十了。
就连他们国家的谷物出口商协会都特别乐观,甚至直接表示,今年对华出口量有希望达到一点一亿吨,创下历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手里握着这么大的市场份额,再加上中国之前在巴西投资建了仓库、铁路、港口等物流设施,巴西卖家心里开始飘了,觉得 “中国市场离了我不行”。
他们错误地以为中国买家离不开他们,于是干脆坐地起价,巴西巴拉那瓜港的大豆悄悄涨价,这儿的大豆比美国墨西哥湾的每吨贵66.1美元,这差价是近四年里最高的。

可这还不算完,到十月有些大豆的溢价甚至涨到了每蒲式耳二百七十美分,这种做法在国际贸易里,就是把长期合作的大客户当成随便宰的 “冤大头”。
更冒险的还在后面,南美收获季快结束时,大部分库存都卖出去了,巴西卖家却没见好就收,反而把剩下的大豆囤起来,想 “囤货居奇”。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盼着中美摩擦更厉害,把手里这些 “金豆子” 炒到更高价再卖,赚更多钱,这种心态早偏离了长期合作,成了赤裸裸的投机。
面对这么疯狂的涨价,中国采购方不是没试过沟通,想谈个合理价格,可巴西方面态度特别强硬,一点不让步,话里话外都透着 “不愁卖” 的傲慢,他们好像忘了,国际贸易从来不是一方施舍另一方。

其实早有人预警,荷兰合作银行就提过,巴西大豆溢价涨得太凶,都快追上加了关税和运费的美国大豆了,这等于巴西在自己毁掉价格优势,没多少涨价余地了,可沉浸在乐观里的巴西市场根本没听进去。
最后中国订单没了,那些跟风囤货的巴西豆农傻了眼,大豆卖不出去,后悔也晚了,之前预测1.1亿吨出口的协会也没话说了,更严重的是,他们丢的不只是130万吨订单,还有中国买家宝贵的长期信任。

就在巴西卖家为自己的高溢价得意时,邻居阿根廷正敏锐盯着这个因贪婪出现的 “价格空档”,他们清楚,当一个供应商价格不合理,市场就会找 “更划算” 的替代品,而阿根廷就要做这个替代品。
机会很快就来了,九月二十二号阿根廷官方发了通知,甩出个超有冲击力的临时政策:把谷物出口的预扣税给暂时取消了,这步棋一下就搅动了市场。

这意思就是,大豆出口税从之前的百分之二十六一下降到了零,这招来得又准又狠,简直是 “关键一击”,阿方的大豆价格优势一下就出来了,竞争力暴涨。
这个政策的时机也选得特别好,减税有效期从9月22日到10月31日,刚好完美覆盖中国为填补11月到次年1月供应缺口的集中采购期,阿根廷好像算好了一切,就等中国买家来。

最近市场动静特别大,阿根廷给的价格特别划算,就比芝加哥期货市场的合约价高2美元左右,再看巴西,那加价幅度高得吓人,两者差太多了,对中国买货的企业来说,这机会跟捡着大便宜似的。
更实在的是,细算下来采购这批阿根廷大豆加工压榨,每吨能多挣200元,这笔账谁都能算明白,中国买家的订单立马像潮水般涌来,政策宣布当天就敲定10船,转天又追加了10船。

短短两天,总共20船、约130万吨大豆订单,就从巴西手里稳稳落到阿根廷口袋里,阿根廷没浪费一点时间,用果断的政策手段,精准抓住巴西高溢价创造的市场机会,完成了一次教科书级别的市场补位。
在这场订单大转移背后,中国买方的决策思路清晰又坚定,对他们来说溢价不只是算成本的工具,更是衡量供应商合作诚意的战略标尺,订单最后给了谁,是中国对市场规则和长期信任的一次公开表态。

中国买东西从根儿上就讲究多找几家,绝不会只盯着一家薅,之前说过 “主要从巴西买,再让其他国家补点儿” 的采购法子,其实早把这心思说明白了。
巴西虽说一直是主要供货方,但中国从来没把它当成唯一选择,可巴西的卖家们,好像压根没把那些 “备选渠道” 可能带来的威胁当回事儿。

当中国采购方就价格问题主动想谈判,却被巴西用 “不愁卖” 的强硬态度怼回来时,溢价的性质就变了,它从单纯的商业价格问题,变成了合作态度问题。
这触碰到了中国作为全球大买家的底线,我们有强大的采购能力,掌握主动权,绝不会被单个供应商 “卡脖子”。

所以干脆把一百三十万万吨的订单给阿根廷,这事儿就是用实际行动表态。中国没吃巴西漫天要价那一套,转头选了阿根廷给的实在价格。
这不止是一次普通采购,更是一次筛选,选出谁才是真正尊重市场、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对中国来说,买东西不只是看谁便宜,更看谁有诚意长期合作。

巴西因为贪心丢了订单,而阿根廷懂规矩、给实惠,自然能接住机会,这也给其他供应商提了醒:想和中国长期做生意光有资源不够,还得有诚意,守规矩,不能觉得 “离了你不行” 就漫天要价。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