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锂金属电池迎来关键进展——针对其电化学稳定性这一核心难题实现突破,有望推动液态锂电池体系向更高能量密度发展。
7月16日,一篇论文引发关注,标题为《液-液界面张力调控实现锂离子电池稳定化》。该论文由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联合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共同完成,其中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单位,首次在《Nature》发表成果,值得祝贺。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隶属航天科技八院,是专门为航天器、火箭等空间载具研发电源的机构,背景深厚。首先需要明确,本文讨论的是锂金属电池。即以金属锂直接作为负极的电池。
传统石墨负极通过脱嵌锂离子实现电荷存储,虽性能稳定,但其比容量仅372mAh/g。若去除石墨,直接让金属锂在负极集流体上沉积与剥离,理论比容量可达3860mAh/g,能量密度将大幅提升,此类电池即锂金属电池,与传统锂离子电池存在本质差异。既然如此,为何长期未见其应用?
原因在于,现有液态锂电池体系中,直接以金属锂作为负极时稳定性极差——易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生成锂枝晶,导致容量快速衰减且安全性不足,因此长期沿用更稳定的石墨负极。此前提及锂金属电池多与固态电解质相关——固态电解质不含有机溶剂,副反应较少,且固态电池的硬度可抑制锂枝晶生长。
但近年来,随着锂电池研发投入增加,液态体系在锂金属电池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最典型的案例是4月宁德时代发布的自生成负极技术——该技术本质为金属负极技术,可应用于金属锂或金属钠。值得注意的是,该技术适配液态体系,表明宁德时代已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关问题。
宁德时代的核心策略是什么?其核心在于通过研发各类添加剂消除副反应。客观而言,这一成果已属不易——锂电池本质上是“黑箱”,其具体机理尚未完全明确,添加剂研发更需全局考量。难度极大,因此宁德时代的资金投入至关重要。但本次论文提出的方案,在理念上更具创新性——其首次实现“离子传输与界面保护解耦”这一关键机制。
这一机制较为复杂,需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说起。锂离子在正负极间穿梭时,需先穿过电解质界面——正极界面(CEI)与负极界面(SEI)。这两个界面由首次充电时电解液中的有机溶剂、锂盐及添加剂等成分在电极表面反应生成,本质是副产物,却能有效屏蔽锂离子以外的物质,堪称“筛选器”。
锂电池研发中,工程师需平衡两大目标:提升锂离子迁移速率与增强电解质界面稳定性(即保护效果)。二者如“跷跷板”——提升迁移效率需低粘度溶剂,增强保护效果需高粘度溶剂,传统方法通过复杂调控离子溶剂化结构解决矛盾难度极大。
最终往往只能取得平衡,导致部分性能优势流失;若想保留如倍率性能、循环寿命、安全性等关键优势,则需更复杂调控,甚至需电池管理系统(BMS)通过专用算法介入,显著增加成本。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等机构提出的方案则实现了“离子传输与界面保护解耦”——锂离子迁移与电解质界面形成成为独立可优化的环节,大幅降低电池设计难度,拓展了技术可能性。
具体而言,团队提出“微乳液电解质设计”——在碳酸酯溶剂构成的连续相中加入不溶性分散相,形成两相电解液。分散相主要由特殊设计的氟化物添加剂组成。该分散相在电解液中不溶,类似“油滴入水”现象——油与水因分子间作用力差异产生表面张力,系统倾向于最小化界面面积,故油滴会聚集成球形并上浮。
微乳液设计的原理类似但有细微差异:氟化物添加剂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定向吸附于正负极表面,优先分解并通过系列反应生成电解质界面。由此可针对正负极电解质界面需求反向设计氟化物配方,单独优化其特性。由于电解质界面形成不再依赖连续相物质体系,连续相溶剂成分亦可单独优化,以提升锂离子迁移效率——此即“解耦”本质。
解耦设计带来多重直接收益:电解质界面选择范围拓宽,可探索高电压窗口配方;正极材料可匹配更高电压,助力能量密度提升;此外还有另一项收益——直接提升库仑效率(即充放电过程中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传统锂电池中,用于构建电解质界面的成分全局分布,导致副反应在体相(两界面间区域)与界面同时发生,锂离子存在全局性消耗。
解耦设计下,锂离子仅在界面处消耗,实现全局最小化。传统锂电池中,CEI与SEI界面存在破碎与重建过程,主要受限于配方设计。解耦后,电解质界面可一次性构建致密结构,提供更稳定的保护效果,减少离子消耗,直接提升电池循环寿命。进一步分析,该设计对另一关键指标——日历寿命(论文未直接讨论)亦有潜在增益。锂电池日历寿命主要与电解质界面退化、电解质分解及自放电等问题相关。
解耦设计允许连续相与分散相单独优化,拓宽配方设计上限,可直接或间接改善电池自然老化过程。这正是本次锂金属电池的核心突破——相较宁德时代方案,其在搭载金属锂负极的锂电池综合性能提升方面更具参考价值。
其不仅对综合性能提升有一定助益,更提供了新思路——无需在添加剂中反复调试,可分别优化各环节。理论上,这为锂电池后续探索提供了重要参考,液态锂电池体系的发展远未终结。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