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旧衣服被非洲人哄抢,一天卖20万!女性内衣尤其受当地人欢迎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压箱底旧衣最后去了哪里?可能你并不知道,这些在我们眼中“该扔”的东西,漂洋过海,成为非洲人眼中的“香饽饽”。

在非洲多个国家的集市中,经常出现一群人围抢二手衣服的场面,尤其是中国来的旧衣,往往一到货就被一抢而空,女性内衣更是备受当地人喜爱。

这些衣服让非洲人笑开花,还能让濒临破产的老板一天能卖20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又是怎样将中国的旧衣卖到非洲的?

中国旧衣服被非洲人哄抢

中国是纺织大国,每年产生的旧衣物数量惊人。据统计,全国每年会产生约2600万吨的废旧纺织品,但得到再利用的却不到14%。

这么多旧衣服,除了少量被捐赠或再生处理,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其实通过出口流向了海外市场,尤其是非洲。

非洲就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二手服装消费市场,除了中国之外,欧盟、英国等地的旧衣源源不断地运往这里。

从2021年的数据上可以看到,中国首次成为非洲最大的二手服装供应地,全年出口额高达6.2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超过131%。

像乌干达、肯尼亚、尼日利亚这些国家,每年都要从中国进口数以亿计的旧衣物。那么,这些衣服到底是怎么跑到非洲去的呢?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就有人嗅到了这里的商机。一些原本做回收或贸易的中国人开始前往非洲考察,意外地发现,来自中国的二手服装非常受欢迎。

一些亲身经历的商人曾提到,他带去的样品鞋甚至在酒店里就被当地服务员抢购一空。这种热情,让越来越多人开始投身这个行业。

从报道中也能看到,中国人平均一年都要10件左右的新衣服,而那些从国内收购的旧衣服,基本上都是按斤收购,一斤卖六毛钱。

但在非洲却是按件卖,一件不错的二手衣甚至可以卖到几十元人民币。

尤其像女性内衣这类小件物品,因为便于运输、款式吸引人,利润更高,成为很多非洲进货商争相抢购的配货。

可以说,这些被我们淘汰的衣物,不仅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还成了一门真正意义上的跨国生意。

可见,旧衣回收不只是一件环保的小事,更成为连接中非贸易的一条特殊纽带。那么,这些衣服究竟是怎么被收集、分类,并最终踏上出口之路的呢?

分拣与流通

你可能以为,旧衣服回收就是把衣服收来、打包、运走这么简单。但其实,背后的分拣和处理流程相当精细,甚至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在国内,回收来的衣服首先要经过人工分拣。工人们会按标准将衣服分为A货和B货,A货是成色较新、无明显瑕疵的,B货是款式旧一些但质量还没问题的。

如果遇到奢侈品牌,哪怕只是高仿也要单独挑出来,因为这些在非洲可以卖出更好的价钱。

分拣完之后还有质检环节,确保没有破损、污渍才会称重打包。之后,这些衣服会被液压机压成整齐的方块,按客户要求的重量装进集装箱,等待发往海外。

有意思的是,最受非洲市场欢迎的往往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单品。除了常见的T恤、牛仔裤之外,受欢迎的女士内衣常常是最早被挑出来的品类。

当然,出口商也懂得搭配销售。就像某些奢侈品店的配货策略,非洲客户下单时,通常一整个集装箱里既要有质量好的A货,也要搭一些质量普通的B货。

这种灵活的经营策略,也让二手衣贸易变得更加可持续。衣服到达非洲后,会经过本地批发商拆包、分件,最终进入零售市场。

一件A货甚至可以卖到6-7美元,而B货或更差的则便宜些。就是从这样的按吨买、按件卖中,很多人发现了利润空间。

不过,你可能还想知道,这些衣服最初是从哪儿收来的?又是谁在负责回收?

环保与商机的双赢

在中国,回收旧衣的渠道多种多样。除了常见的社区回收箱,一些线上平台如闲鱼、转转也支持个人转卖二手衣服。

部分品牌还推出旧衣回收服务,让你可以把穿不了的衣服拿回店里,换取一些折扣或积分。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们捐出的衣服只有极少部分真正到了需要的人手里,大多数其实流入商业回收系统。

这些衣服经过分拣、处理后,最终通过出口公司运往非洲等地区。

也正因为背后有利润可图,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行业。

在珠三角,就有数万人专职从事旧衣回收。有些人靠放置回收箱每年稳赚五六十万,也有人通过“线下回收 + 线上公益募捐”的模式,实现日入数万。

就像报道中提到的那位孙老板,原本生意失败,却靠二手服装东山再起。2023年界面新闻就曾报道,一位孙老板,在生意破产的情况下,将一斤成本在0.4到0.6的二手服装卖到了3000元一吨。

和不同的运营模式进行结合,做到了日入20万中非法郎,从原本的破产做到了东山再起。

不过行业火热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乱象。

比如有些机构打着“慈善捐衣”的旗号,实际上却把衣服用于商业盈利,既欺骗了捐赠者,也损害了行业信誉。因此大家在捐衣时也要稍加留意,尽量选择正规渠道。

但从整体来看,旧衣回收不仅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压力,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甚至促进了中非之间的民间贸易。可以说,这是一条让多方受益的绿色产业链。

一件旧衣,从中国的回收箱,到非洲的市集地摊,看似只是一次跨洋旅行,其背后却隐藏着一条完整而精细的产业链。

它不仅体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更成为连接不同市场、不同人群的特殊纽带。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或许每次清理衣柜时,都不会想到这些旧衣服还能以这样的方式重获新生。

但事实上,你的每一次捐赠或回收,都可能间接参与了一场跨国贸易,甚至帮助地球减少了一分负担。旧衣出口不仅是生意,也是环保实践,更是一种文化与人际的无声交流。

它们以最朴实的方式走出国门,在另一片土地上继续被人穿着。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和回收体系的完善,相信这条旧衣之路还会走得更远、更稳。

主要信源

“中山大学袁同学”,你在非洲晒黑了——界面新闻2023年08月08日

非洲二手服装市场,中国首次成为非洲最大输出国——澎湃新闻 2022-07-05 06:28

旧衣回收调查:超六成可出口,一件纱料连衣裙在非洲卖7美元——2021-08-31 23:02·北青网

我们捐出去的旧衣物被非洲人当宝贝,成了二手市场中的潮流时装——2019-06-28 10:16·中国网

中国二手衣物火爆到外销要配货,最受欢迎的竟是女式内衣——原创2021-10-13 18:06·看看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时尚   非洲人   当地人   中国   女性内衣   非洲   二手   衣服   中非   衣物   服装   贸易   产业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