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半年,终于降息降准!15年来最宽松货币泡汤

本周三,央行终于宣布了新一轮降息降准政策。在“择机”了大半年之后,居然以这种方式突然出现了。

此次降准幅度为0.25个百分点,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利率只降了10个基点,降息幅度继续呈现"挤牙膏"式的谨慎态度。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策调整前,相关部门已提前释放了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的信号。我认为,如此温和的降息幅度,在当前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持续走低的背景下,难以有效对冲通缩压力。年初市场期望的15年来最宽松的货币政策,基本泡汤了。

与此同时,刚结束的"五一"假期消费数据呈现出典型的"量增价减"特征。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再创历史新高;但人均消费仅为565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约11.5%。

这和实体经济其他方面很类似,在数量型指标方面,包括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在价格型指标方面,不仅CPI、PPI持续低迷,核心通胀率也维持在较低水平。

这种分化现象背后存在多重因素:首先,居民收入预期尚未完全恢复,预防性储蓄倾向依然较强;其次,产能过剩行业的价格竞争加剧;再者,全球需求疲软制约了出口商品的价格提升。更值得关注的是,M1增速持续低于M2,表明企业投资意愿不足,资金活跃程度较低。

当前政策面临两难抉择:一方面需要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支撑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过度刺激导致金融风险积累。这种谨慎态度虽然可以理解,但若价格型指标持续走弱,可能会形成"通缩预期-消费延迟-需求不足"的负向循环。因此,未来可能需要更多财政政策与结构性改革相配合,才能真正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9

标签:财经   宽松   货币   年来   半年   价格   指标   政策   货币政策   市场   幅度   谨慎   态度   需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