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包卫兵

鹧鸪天·贺母亲八秩寿辰
(一)
八秩萱堂鬓未星,
笑谈犹带旧时声。
膝前兰桂清芬绕,
案上松醪琥珀倾。
缝岁月,补阴晴。
银针密线是深情。
今朝共醉蟠桃宴,
更待期颐舞彩绫。
(二)
八秩萱堂鬓染霜,
慈怀依旧暖心房。
昔年织杼寒灯夜,
今日含饴笑靥香。
斟寿酒,祝遐昌,
松枝鹤影映华宅。
承欢膝下天伦乐,
岁岁春风满画堂。
2025年11月6日,淮安大地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今天是妈妈的八十岁生日。八十载岁月流转,妈妈的容颜染上风霜,却依旧有着孩童般澄澈的眼眸,那眼眸里盛着的,是对儿女一生的牵挂,是历经世事沉淀的从容与温柔。秋光漫过窗棂,在红木八仙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桌上的寿桃糕冒着淡淡的甜香,烛台上的红烛静静矗立,映得妈妈鬓角的银发泛着温润的光泽。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妈妈出生在建国前的苏北淮安,家里兄弟姐妹多,日子过得清贫。她常说,小时候最盼的就是过年,能吃上一块带芝麻的糖糕,就是天大的幸福。在那个物资普遍匮乏的特殊年代,妈妈凭着一双勤劳的手,把我们兄弟俩人拉扯长大。记忆里,冬天的清晨,妈妈的手冻得通红,却依旧一针一线地为我们缝制棉衣,棉衣里塞满了晒干的芦花,温暖了我们整个寒冬。
念兹在兹,笃行不怠。当时爸爸在学校教书,妈妈在乡政府上班,但家里的事务都落在妈妈肩上。妈妈每天工作繁忙,还要辅导我们兄弟俩的功课。有一年夏天,我发了高烧,持续不退。妈妈背着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去十几里外的县城看病。汗水浸透她的衣衫,妈妈的脚步却异常坚定。在医院里,妈妈守在我床边,一夜未眠,不停地用湿毛巾为我擦拭额头降温。当我第二天清晨醒来,看到妈妈布满血丝的眼睛和眼角的泪痕,心中满是心疼。妈妈却笑着说:“没事了,烧退了就好。”
时光为歌,母爱如诗。妈妈在乡政府工作,每天都要下村指导工作,工作十分繁忙。妈妈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先后获得江苏省棉花工作先进工作者、淮阴市三八红旗手等表彰。妈妈是我们人生最好的导师,她不讲高深的大道理,她用行动教会我们最宝贵的品格。妈妈教会我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让我们懂得感恩;妈妈教会我们“做人要诚实,心地要善良”,让我们明白立身之本;妈妈教会我们“吃亏是福”,让我们学会宽容与大度。在那些物质匮乏的年代,妈妈用她的乐观和坚强,让清贫的日子充满欢声笑语。妈妈就像一棵大树,根系深扎于生活的土壤,为我们遮风挡雨,让我们得以茁壮成长。
人间芳华,岁月留痕。我们长大后,纷纷离开家乡。妈妈退休后住在老家,我们每次回家,她都会拉着孙女的手,给她们讲我们小时候的趣事,讲她年轻时的辉煌经历,那些70年代平凡的故事,在妈妈的讲述下,变得生动而温暖。今天,我们兄弟都到已临近退休的年龄,而母亲,也从当年雷厉风行的“程乡长”,变成需要我们牵着手、慢慢走的“老小孩”。母亲的青丝变成白发,挺拔的腰身已有些佝偻,矫健的步伐也变得蹒跚。但不变的是母亲那慈爱的目光,和那颗永远为我们操劳的心。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不仅是家庭的支柱,更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榜样。妈妈常说:“做人要本分,待人要真诚,做事要踏实。”这句话深深烙印在我们每个子女的心中。母亲的言传身教,教会我们诚实守信、勇于担当,也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始终坚守着做人的底线。八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一个人,尤其是一位母亲来说,这是一段用坚韧、勤劳和无限的爱写就的漫长诗篇。八十载春秋,妈妈就像一棵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她用无私的爱,滋养着我们成长;她用坚韧的品格,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的风雨。她的爱,如春雨般细腻,如夏阳般炽热,如秋实般厚重,如冬雪般纯洁。
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的身体大不如前,记忆力也渐渐衰退。但她依旧记得我们每个人的生日,记得我们喜欢吃的菜。有一次,我因为工作繁忙,忘记了自己的生日。那天晚上,母亲给我打电话,语气温柔地说:“孩子,生日快乐,妈给你煮了鸡蛋,等着你回来吃。”那一刻,我泪流满面。在妈妈的心里,无论我们长多大,都是她牵挂的孩子。亲爱的妈妈,今天,在您八十岁的生日宴上,我想对您说几句心里话:妈妈,谢谢您!谢谢您给予我们生命,并用全部的心血将我们养育成人。您的养育之恩,比山高,比海深。妈妈,对不起!对不起我们年少时的任性,对不起我们忙碌时的疏忽,对不起那些我们本该多陪陪您,却总被琐事牵绊的时光。妈妈,我们爱您!这份爱,言语难以表达其万一。您的健康快乐,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您的笑容,是我们全家最温暖的阳光。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淮阴漂母仁爱善良的形象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心目之中,人们在漂母的身上倾注无数瑰丽的传说、优美的故事,让她汲足人间的至真、至善、至美。今天,亲朋好友欢聚在淮阴城市名人酒店,三舅和三表叔携全家等亲友在百忙当中分别从南京和扬州专程赶来为妈妈庆祝八十岁生日。哥哥精心准备了鲜花和生日礼物,孩子们围着妈妈唱生日歌。妈妈坐在沙发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她双手合十,闭上眼睛,默默地许下心愿。我知道,她的心愿一定是希望我们兄弟和睦,子孙安康。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妈妈吹灭蜡烛的那一刻,掌声响起,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房间。妈妈拿起一块寿桃糕,递到我的嘴边,说:“孩子,吃块糕,平平安安。”我咬了一口,甜香在口中弥漫,那是妈妈的味道,是家的味道。看着妈妈慈祥的面容,我想起了小时候,她也是这样,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我们。如今,我们长大了,有能力照顾她了,她却依旧把我们当作孩子,处处为我们着想。
岁月如歌,且行且惜。淮阴是有2300余年历史的千年古县,是汉初三杰之一的淮阴侯韩信故里,演绎漂母“一饭千金”的千古佳话。我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女性,但在我们儿女心中,她是一位伟大的英雄。回首往昔,岁月的画卷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我们仿佛又看到母亲,在艰苦的岁月里,用她并不宽阔的肩膀,为我们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记忆中,母亲总是把最好的都给了我们,自己省吃俭用,默默承受生活的所有艰辛。夕阳西下,宾客散去,家里恢复宁静。妈妈坐在沙发上,我依偎在她的身边,握着她布满皱纹的手。她的手很粗糙,却很温暖,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也是爱的见证。我说:“妈,以后我们会常回家看你,好好陪你。”妈妈笑着点点头,眼角泛起了泪光。
八十华年暖岁长, 寸草心牵寸草香。妈妈的八十岁生日宴会,没有喧嚷,没有奢华的排场,却充满浓浓的亲情与爱意。这一刻,我深深体会到,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家人安康,莫过于能陪着妈妈慢慢变老。愿时光温柔以待,愿妈妈福寿绵长,愿这份浓浓的亲情,永远温暖着儿女的心房


作者简介

包卫兵,江苏淮安包家湾人。工程师,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今日国土》杂志特聘生态文学作家、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会员、江苏省土地学会文化分会学术委员、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淮安市名人研究会理事、淮安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员、江苏省淮安市中共党史学会原秘书长、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周恩来纪念场馆研究分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和当代文学。

▼▼▼
运河文韵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捡运河文字
投稿邮箱: haqjprj@163.com
友情提示:
1.散文、微小说1200字以上;诗歌成组,现代诗每组不少于五首,格律诗不少于十首。投稿时请附个人百字以内简介和照片1张。(简介字数太多请自行删减)
2. 投稿请自己校对好,不要有错别字,小编不负责校对;
3. 投稿务必原创且未在其他公号发表过,二者缺一不可。
感谢关注清江浦人家

更新时间:2025-11-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