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的“极限施压”外交政策,再一次显现了它的“威力”。根据路透社最新的消息,印度那边好几家国有的炼油厂,像是印度石油公司这种巨头,在过去一个礼拜里,一滴俄罗斯石油都没买。
这是什么概念?印度石油公司控制着印度全国一半的大型炼油厂,它一停,基本就代表了官方的态度。紧接着,印度斯坦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公司也纷纷跟进。这可不是小事,印度可是俄罗斯石油的大买家之一,他们这一“罢买”,对俄罗斯经济的打击可想而知。
大家可能觉得奇怪,印度之前不一直挺横的嘛,天天喊着要搞“有声有色的大国”,怎么这次就软了?
这事儿还得从特朗普说起。这位老兄的行事风格,大家懂的,从来不按常理出牌。他最近公开指责印度,说莫迪政府“脚踏两只船”,一边从俄罗斯那儿大买特买石油和武器,另一边呢,又对美国商品征收高关税,让美国公司在印度做生意特别难。特朗普的原话是,这不公平,所以他大笔一挥,先是对印度加征25%的关税,接着又放出话来,威胁要对所有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搞“次级制裁”。
这还没完,刚跟咱们中国在瑞典谈完的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话说得更难听。他直接说印度“并不可靠”,在国际合作里总是“摇摆拖延”,甚至贬低印度“并非全球主要玩家”,地位没那么重要。
这话说的,简直是把莫迪政府一直以来苦心经营的“大国崛起”形象,给扒了个底朝天。说白了,在美国眼里,你印度虽然天天喊着自己是世界大国,但你的真实分量,跟中国比还差得远。正因为看透了这一点,特朗普才敢这么肆无忌惮地对印度下狠手。
而莫迪呢,别看他平时在国内演讲搞得风生水起,又是“印度制造”又是“数字印度”,但在真正的国际实力对抗面前,他心里跟明镜似的。他知道,以印度目前的国力,跟美国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尽管嘴上还在喊着要跟美国达成“公平贸易协议”,但身体却很诚实,私下里已经让企业赶紧找后路,研究万一俄罗斯的油真的断了,该从哪儿补上缺口。
你看,这就是典型的“投降”姿态。莫迪政府希望通过牺牲本国利益,牺牲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来换取美国的“高抬贵手”,别再用关税大棒敲打自己。
这事儿一出,国际舞台上的格局立马就变了。之前还能跟中国一起,在能源问题上对美国说“不”的印度,现在退缩了。这就意味着,在顶住美国压力、坚持能源进口自主权这件事上,现在只剩下咱们中国在“孤军奋战”了。
说到咱们中国,那应对方式就完全是另一个画风了。
同样是在最近结束的中美瑞典谈判上,美方也对我们提了同样的要求,让我们停止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的石油。我们的态度是什么?四个字:不为所动。
中方的立场很明确:我们从哪个国家购买能源,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是中国的合法权利,你美国管不着,也无权指手画脚。外交部发言人也多次重申,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制裁和所谓的“长臂管辖”。
这种底气从何而来?
首先,当然是实力。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经济有足够的韧性和纵深,不怕你美国的霸凌。你搞贸易战,我们奉陪到底;你搞技术封锁,我们自力更生。这些年的经历已经证明,想靠压力压垮中国,是不可能的。
其次,是我们的外交路线。中国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我们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是基于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是正常的商业行为,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不应该受到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扰。
反观印度,它一直想在美俄之间搞平衡,两头通吃。这种策略在和平时期或许能占点小便宜,但一旦遇到像现在这样的紧张局势,就很容易被实力更强的一方逼着“选边站”。印度的“大国梦”很丰满,但现实的骨架却撑不起这么大的野心。它的工业基础、经济结构、军事实力,都决定了它在面对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时,缺乏足够的博弈资本。
这里可以补充一点历史知识。自冷战以来,印度一直标榜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领袖,试图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走出一条独立的路。但实际上,它的外交政策摇摆不定,经常因为短期利益而改变立场。这种机会主义的外交思维,导致它很难赢得真正可靠的国际伙伴。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在白宫记者会上的表现,就很有意思。当记者问到中国创纪录地购买俄油时,柯比的回答充满了指责,说这是“中国愿意继续与俄罗斯合作的一部分”,还呼吁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但当记者转头问到印度同样在购买俄油时,柯比的态度立马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他说:“印度是美国在印太地区非常重要的战略伙伴”,“我们应该让印度领导人谈谈他们的经济政策”。虽然也提了一句希望国际社会对俄施压,但那语气,软得不是一点半点。
这种明显的“温差”,恰恰暴露了美国外交的本质:欺软怕硬,看人下菜碟。它知道中国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所以只能在口头上嚷嚷几句;而对于它认为可以拿捏的印度,就直接上手段,逼你就范。
所以,朋友们,这次印度喊停进口俄油的事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和提醒。
它告诉我们,国家之间的交往,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后盾,所谓的“外交智慧”和“战略平衡”都是空谈。你不够强大的时候,连自主选择贸易伙伴的权利都保不住。
更新时间:2025-08-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