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宝妈过来放风说,宝宝经常要哄睡,现在两只手臂酸酸麻麻的,一点都不得睡,眼皮也总在打架,每次只要屁股挨到床垫,宝宝的眼睛又睁开了!新一轮的哄睡又开始了,等宝宝真正睡下来,窗外天色已蒙蒙发亮……
想起来我家老二在月子里也是这样,我当时也只能硬撑着抱着小家伙睡觉,导致出了月子后也是两手酸麻胀痛,半夜更明显,两手胀到醒,连握拳都做不到。幸好,宝宝作妖的时间并不长,不然实在是真的太费妈了。
关键是,有很多这种“抱睡难民营”的资深成员。
是呀,宝宝真的很喜欢别人抱着,哭得厉害时,只要把宝宝抱在怀里宝宝就能停下来,就好像是怀抱里有魔法一样。
其实这是因为胎儿在子宫里被羊水和组织紧紧包裹了10个月,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出生后,脱离了子宫这个充满安全感的环境,宝宝会感觉空空的,很没有安全感,宝宝急需要安全感。
而父母的怀抱模拟了这种在子宫里被包裹的安全感,让宝宝一下子就爱上了。
毕竟听着熟悉的心跳声和感受早已习惯的体温,宝宝才会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
对宝宝来说,这可不是坏习惯,而是生命本能的求救。
二,90%的宝妈都踩过的3个抱睡误区
1.抱睡更香
当妈的都知道,宝宝抱在手上时睡觉特别香,放在床上只睡半个小时,抱着能睡3个小时。
抱睡确实更香,可先不说抱睡的那个人有多累了,对宝宝也是伤害呀。
当宝宝蜷缩在怀抱里时,脊柱没有硬支撑,于是被迫弯曲,容易变形,甚至连呼吸也不如平躺时顺畅。
更重要的是,形成抱睡的习惯后,只要宝宝不在怀里睡觉就始终停留在浅睡眠层,只要稍微有点动静就惊醒,睡眠质量大打折扣。
而且,宝宝没有进入深度睡眠也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宝宝的发育。
长期如此,宝宝会经常性烦躁、喝奶没精神,更可怕的是,这会形成恶性循环。
2.不抱不行,宝宝会缺乏安全感
宝宝确实需要拥抱建立安全感,即便是成年人,在崩溃害怕时有个拥抱就能缓解不少。
但不能过度呀,不分昼夜的抱睡会让宝宝把“安全感”和“怀抱”彻底绑定,只要一旦离开怀抱宝宝就恐慌。
只能说,安全感是要的,但也不能过度抱睡了,可以从其他方面增加宝宝的安全感。
3.大点自然就好了
总还有人认为,就现在小抱一下,等宝宝大点就好了,不用太担心的呀。
可我们要知道,宝宝骨骼很柔软,真等宝宝大点了,宝宝可能已经因为长期抱睡而压迫颈椎和脊椎,导致脊椎变形或者头型偏斜了,到时还来得及吗?
这可是一辈子的事呀,如何能不重视!
1.学会正确放孩子到床上
孩子总想要抱睡:
一个是因为安全感不足,上面说过了;
一个是因为身体发育所致,小宝宝的前庭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宝宝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差,宝宝身体不平衡或悬空时宝宝就会醒过来;
当然,这种情况在宝宝大点就会缓解,同时也在说明这是宝宝的大脑在发育。
还有一个是因为放宝宝到床上时没有技巧宝宝受到刺激了。
我们放宝宝在床上睡觉时像拆炸弹,然而看到别人放宝宝到床上睡觉时像丢白菜一样随意,我也是服了,真牛呀!
后来才知道,其实,顺序才是关键!
第1招,应该让宝宝先熟睡,大约20分钟左右。
第2招,然后再让宝宝从脚--屁屁--腰--背--头的顺序慢慢放到床上,放了背部后可以用空出来的这只手轻轻握住宝宝的手或胸前,最后再把另一只手从宝宝颈下抽出来,停留一小会再抽身。
记住,整个过程都要用身体紧贴着宝宝,能增加宝宝的安全感,也能避免宝宝感觉自己身体不平衡而惊醒。
第3招,最后,在宝宝身下垫个暖毛巾,给宝宝制造一个假人陪伴他。
当然,如果宝宝还很小,我们可以给宝宝打造一个人造子宫,模拟宝宝在子宫里的感觉,给安全感续费。
如,裹襁褓,给宝宝一点束缚,像在子宫里那小小的空间,当然,要记得上紧下松:胸部到手臂裹得稍紧些,但也不能太紧,以免影响宝宝呼吸,腿脚则要留活动空间,这样既抑制惊跳反射又不妨碍髋关节。
如,白噪音也很有效,只是要记住音量<50分贝,以免影响宝宝的听力。
同时,长时间抱睡虽然不好,但以下两种情况最好抱紧宝宝:
宝宝生病时:如果宝宝发烧、肠绞痛等生病时要怪抱着宝宝,要知道,怀抱可是良药,如竖着抱能缓解胀气等肠胃适;
宝宝惊吓后:如果宝宝受到惊吓,爸爸妈妈最好第一时间抱紧宝宝,让他紧贴自己的胸口,因为心跳声是最好的镇静剂。
总的来说,抱睡也不全是坏处,起码能给宝宝满满的安全感,只要我们不要长期抱着宝宝睡觉就不用担心其他的问题了。
更新时间:2025-10-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