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裁判报出 349.26 分的瞬间,陈芋汐抱着掌敏洁在跳台上蹦了三下 —— 这可是中国跳水队在女子双人 10 米台的第 14 个世锦赛冠军!可台下观众席上,总有人念叨:“要是全红婵在,会不会更炸?” 一个是稳如磐石的 “四连冠得主”,一个是因伤缺席的 “天才少女”,这场冠军背后,藏着比分数更有意思的故事。
先说说这场决赛有多 “离谱”。陈芋汐和掌敏洁这对新搭档,从第一轮 301B(反身翻腾半周屈体)就没给对手留活路。两人站在 10 米台边缘时,连脚尖踮起的高度都一模一样,起跳、腾空、入水,动作顺得像流水过石头,第一跳就领先第二名 5 分多。最绝的是第三轮 201B(向后翻腾半周屈体),掌敏洁以前总被说 “同步差半拍”,这次愣是跟陈芋汐同步到 “影子都重合”,入水时浪花小得裁判都忍不住点头,分数一出来,现场立马爆发出 “哇” 的惊叹声。
有人可能不知道,这俩姑娘搭档才俩月。去年全红婵因为膝盖旧伤需要休养,队里临时把掌敏洁调过来,刚开始合练时,光 “跳台起跳节奏” 就磨了三周 —— 陈芋汐习惯 “数 1 秒跳”,掌敏洁总爱 “数 2 秒”,教练拿着秒表在旁边喊,俩人差点吵起来。可现在呢?最后一轮 407C(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两人在空中就像被同一根线牵着,转体速度、打开时机分毫不差,入水时 “噗” 的一声轻响,裁判齐刷刷亮 9.5 分,连解说员都笑:“这哪是新搭档,分明是老战友!”
台下的讨论早就炸开了锅。有网友刷:“14 连冠!陈芋汐这稳定性,简直是跳台机器人!” 但也有人叹气:“少了全红婵那股冲劲,总觉得差点意思。” 要知道,全红婵在的时候,这项目经常是 “断层领先”,她那套 5253B(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能跳出满分,水花压得比硬币落水还轻,粉丝都喊她 “水花消失术大师”。可这次她没来,膝盖的伤让她得乖乖养着,训练量减了一半,据说每天还得花一小时做康复按摩,队医说 “急不得,这孩子正长身体,骨头脆着呢”。
其实陈芋汐这几年变化也挺大。以前总被说 “动作太柔”,跟全红婵搭档时,偶尔会被比下去。但这次她带着掌敏洁,愣是把 “稳” 字刻进了骨子里。有个细节特戳人:每次跳完,她都会帮掌敏洁理理泳衣带子,小声说 “别紧张,跟平时练的一样”,那股子大姐大气质,跟三年前那个怯生生的小姑娘判若两人。掌敏洁也够拼,为了赶上进度,每天加练 20 组跳水,胳膊练得抬不起来,吃饭都得队友喂,她说 “不能拖芋汐姐后腿”。
粉丝们的心情也挺复杂。有人心疼全红婵:“16 岁正是冲成绩的时候,偏偏遇上伤病,发育期还没完全过,真怕影响状态。” 也有人为陈芋汐高兴:“总说她活在全红婵影子里,这次终于证明自己能扛大旗了!” 还有人看得通透:“跳水队哪需要‘非此即彼’?全红婵是天赋型,陈芋汐是努力型,掌敏洁是成长型,这不挺好吗?”
说到底,14 连冠从来不是某个人的功劳。陈芋汐守住了阵地,掌敏洁接住了接力棒,全红婵在养伤中憋着劲儿 —— 这才是中国跳水 “梦之队” 的底气:不是靠一个人扛,而是一群人接。等全红婵伤好了,说不定又能看到 “陈芋汐 + 全红婵” 的王牌组合,到时候,不管是 349 分还是更高,那水花溅起的,都是中国跳水的新故事。毕竟,真正的传奇从来不是停在原地,而是有人接棒,一直向前。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文不存在捏造事实。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