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倒在石榴裙下”是一句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俗语,就连小学生写作文都可能用上那么一句“我们班的男生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然而,石榴裙究竟是怎样的一条裙子?为什么偏偏是石榴?拜倒的又是谁呢?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
石榴裙,可不是某宝上19.9包邮的廉价纱裙,它的身世高贵着呢。
所谓石榴裙,顾名思义,就是颜色如同石榴花一般鲜艳的红裙。
在唐代,石榴裙是当之无愧的时尚爆款,上至贵妃贵妇,下至民间女子,都对这种红色长裙青睐有加。
这种裙子之所以能风靡一时,主要得益于当时发达的印染技术。
古人多采用红花、茜草、苏木等植物来提取红色染料,而石榴裙的红色尤其鲜艳持久,想必是用了特别的工艺。
唐代的裙子款式多样,有间色裙、百鸟裙、花笼裙等,但石榴裙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女人味独占鳌头。

中国人对石榴有着特殊的情感。石榴原产中亚,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因其果实饱满、籽粒繁多,被赋予了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
在传统文化中,石榴与女性的联系尤为密切。
石榴果实形态丰满圆润,籽粒晶莹剔透,恰如女性孕育生命的象征。古人甚至将石榴视为生育之神,新婚夫妇的卧室常会放置石榴,祈求早生贵子。
同时,石榴花色彩艳丽,在百花中独树一帜。它的红不是淡粉、不是浅朱,而是一种饱满、浓郁、极具张力的红色。
正如唐代诗人元稹所写:“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这种红,与唐代崇尚丰腴之美的审美趣味不谋而合。

“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据说与杨贵妃有关。
唐代天宝年间,唐明皇沉迷于杨贵妃的美色,不惜怠慢朝政。传说杨贵妃特别喜爱石榴花,也爱穿石榴裙,唐明皇就在华清宫等地广种石榴树。
每逢石榴花开结果之时,这位九五之尊便会摘下石榴花,插在宠妃的云鬓上。
众臣对唐明皇沉迷女色、不理朝政怨声载道,甚至迁怒于杨贵妃,对她侧目而视,拒不跪拜。
杨贵妃向唐明皇倾诉委屈,于是唐明皇下令:所有臣子见到贵妃一律跪拜行礼,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严惩。
众臣无奈,每次见到杨贵妃身着石榴裙走来,无不纷纷下跪行礼,“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由此流传开来。
这个传说虽未必是历史真相,却精准地传达出石榴裙所代表的女性魅力——一种能让权贵俯首、令人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唐代之后,石榴裙依然是女性衣橱中的重要单品。
宋代女子的石榴裙虽不如唐代那般张扬,却更添几分含蓄雅致。元代蒙古族统治下,石榴裙的款式有所变化,但红色依然是主流。
明清时期,石榴裙的地位不降反升。《红楼梦》中就有大量关于石榴裙的描写。
第六十二回“呆香菱情解石榴裙”,更是将石榴裙作为重要道具,展开了香菱与宝玉之间一段微妙的情感戏。
在现代汉语中,“拜倒在石榴裙下”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字面意义,不再指具体的下跪动作,而是形容男性被女性的魅力所征服。
这句俗语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年,正是因为它精准地捕捉到了两性关系中那种难以言喻的吸引与臣服。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