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量上市!水果中的“肾黄金”,生吃补脾肾,熟吃养骨骼!

正大量上市!水果中的“肾黄金”,生吃补脾肾,熟吃养骨骼!错过等一年


最近去菜市场或超市逛,有没有发现一种圆滚滚、外皮带着“小麻点”的水果特别多?没错,就是山药豆!别把它当普通小土豆看,这玩意儿可是眼下正大量上市的“宝藏水果”,老辈人都叫它“肾黄金”,生吃、熟吃都有大好处,补脾肾、养骨骼,关键还便宜,几块钱能买一大兜,错过这阵儿就得等明年了!


先跟大家掰扯掰扯,为啥山药豆能叫“肾黄金”?咱都知道山药是好东西,但很多人不知道,山药豆其实就是山药藤蔓上结的“小果子”,跟山药是“同根同源”的亲兄弟,营养成分几乎没差,甚至因为个头小、更浓缩,有些营养还更突出。尤其是对脾和肾特别友好,平时总觉得没力气、吃点东西就腹胀,或者上了年纪夜尿多、腰总酸的人,多吃点山药豆准没错,比吃补药还温和,没副作用。


先说最简单的生吃,直接当水果啃,补脾肾的效果特别直接!刚买回家的新鲜山药豆,挑那种表皮光滑、没有磕碰、捏着硬实的,先用水冲干净,把表面的小绒毛和土疙瘩搓掉,再用淡盐水泡个5分钟(能去涩,还更干净),捞出来就能吃。


生吃的山药豆口感特别妙,咬下去脆生生的,有点像脆梨,但比梨多了股淡淡的山药清香,还带点微甜,一点不涩口。嚼着嚼着会觉得嘴里有点黏黏的,那是好东西——黏液蛋白,这玩意儿能保护胃黏膜,还能帮着脾运化,吃多了也不胀肚。我最近每天早上都抓一把放包里,饿了就吃几个,比吃饼干、糖果健康多了,吃了一周多,明显感觉早上起来不那么没精神了,以前稍微吃点油腻的就犯恶心,现在也好多了。


而且生吃山药豆不用削皮,连皮吃营养更全,表皮上的膳食纤维能帮着通肠道,平时两三天不上厕所的人,试试每天吃十几个,比喝益生菌还管用,还不用花钱买。不过要提醒一句,山药豆带点凉性,脾胃特别虚寒、一吃凉的就拉肚子的人,生吃可以先少吃两个试试,没问题再多吃。


再说说熟吃,做法超多,最关键的是熟吃能养骨骼,老人小孩都该多吃!山药豆熟了之后,黏液蛋白会更容易被吸收,还能促进钙的吸收,平时不爱喝牛奶、怕缺钙的人,多吃熟山药豆就对了,比吃钙片还放心。


最简单的熟吃做法就是蒸山药豆,洗干净之后直接放蒸锅上,水开后蒸15分钟就行,拿筷子能轻松扎透就熟了。蒸好的山药豆外皮有点皱,剥开来里面是粉糯的,像吃小芋头,但比芋头更细腻,带点自然的甜,不用蘸糖就好吃。我家孩子以前不爱吃粗粮,现在每次蒸山药豆都能吃一小碗,还说“像吃小甜点”。老人牙口不好,蒸软的山药豆刚好,不用嚼太费劲,还能补肝肾、强筋骨,我爸每天都吃几个,说最近爬楼梯腿不那么酸了。


要是想换花样,还能做拔丝山药豆,过年过节当甜点特别合适!先把山药豆蒸熟,剥掉外皮,裹一层淀粉,放锅里炸到表面金黄酥脆,然后另起锅放白糖和少量水,熬到糖融化变成浅棕色,把炸好的山药豆倒进去翻拌均匀,让每颗都裹上糖霜,出锅后趁热吃,能拉出长长的丝,甜脆可口,孩子绝对爱吃。不过要注意,拔丝的糖比较甜,一次别吃太多,不然容易腻。


还有个养生做法,就是山药豆小米粥,早上喝一碗暖乎乎的,补脾又养胃!把山药豆洗干净,跟小米一起放锅里,加足量的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煮到小米开花、山药豆软烂,粥变得黏稠就行。喝的时候不用加糖,山药豆的甜和小米的香混在一起,特别好喝,胃不好、经常反酸的人,早上喝这个比喝白粥管用多了,还能帮着养气血,喝一段时间脸色都变红润了。


另外,现在很多人喜欢做酸奶山药豆,把蒸好的山药豆压成泥,拌在酸奶里,再撒点坚果碎,当作早餐或下午茶,健康又饱腹,还能减肥。山药豆的饱腹感强,吃一点就不饿了,比吃蛋糕、奶茶健康多了,想控制体重的人可以试试,既不用挨饿,还能补营养。


不过要提醒大家,买山药豆的时候要注意挑,别买太硬的(可能没熟),也别买太软的(可能放坏了),最好挑那种大小均匀、表皮没有黑斑的。买回家之后要尽快吃,放久了容易发芽,发芽的山药豆就别吃了,营养会流失,还可能有有害物质。


现在正是山药豆大量上市的时候,价格便宜,营养又好,生吃补脾肾,熟吃养骨骼,做法还简单,不管是当水果、当主食还是当甜点,都特别合适。别再只知道买苹果、香蕉了,赶紧去买点山药豆试试,全家都能吃,补身体还不费钱,错过这季可就真得等明年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4

标签:美食   骨骼   水果   黄金   山药   外皮   营养   表皮   甜点   小米   做法   黏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