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高中第一天就说作业写不完,我该怎么办?”“新学校作息比初中紧,孩子总说睡不够,要不要给她加营养?”比起初中,高中的学业难度、作息节奏、人际关系都是全新挑战,而开学第一周正是孩子适应的关键期。作为家长,比起反复叮嘱 “好好学习”,做好这5件 “后勤保障”,才是帮孩子站稳脚跟的关键。
一、饮食
高中开学后,很多家长想着给孩子 “补身体”,顿顿红烧肉、排骨汤,结果反而让孩子肠胃不适。其实第一周的饮食核心是 “平稳过渡”,重点做好这 3 点:
早餐要 “快、稳、抗饿”
高中早读时间早,别让孩子空腹出门。可以提前准备好全麦面包、煮鸡蛋、热牛奶,或者前一晚预约杂粮粥,搭配少量水果,既能快速吃完,又能保证上午4节课的能量。避免让孩子吃油条、豆浆这类消化慢的食物,防止上课犯困。
晚餐少 “重口味”,多 “疏肝解郁”
孩子白天在学校压力大,晚餐可以多做些疏肝理气的食材,比如芹菜、菠菜、西兰花,搭配清蒸鱼、鸡胸肉等优质蛋白,少放辣椒、花椒。如果孩子晚自习回家饿,别给泡面、薯片,准备一碗银耳羹、一小份坚果(核桃、杏仁),既能缓解饥饿,又不增加肠胃负担。
别逼孩子 “多吃”,观察食欲变化
有些孩子刚开学紧张,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这时候别唠叨 “怎么吃这么少”,可以把饭菜做得精致小巧,比如把蔬菜做成沙拉、把肉切成小块,用轻松的语气说 “不想吃没关系,饿了随时跟我说”,避免给孩子额外的心理压力。
二、作息
高中的作息比初中紧凑很多,比如早上 7 点要到校,晚上可能要学到 11 点,很多孩子第一周会出现 “起床难、上课困” 的问题。家长可以这样帮孩子调整:
提前 1 小时 “缓冲”
如果孩子晚上 10 点还没写完作业,别催着 “快写”,可以先问清楚 “是不是今天的知识点没弄懂?”“要不要先整理一下错题,明天问老师?”。比起熬夜写完作业,保证 7-8 小时睡眠更重要 —— 比如让孩子 11 点前睡觉,早上 6 点起床,利用早上的时间补写简单的作业,既能保证精力,又能避免孩子因为熬夜产生抵触情绪。
用 “小事” 帮孩子放松
很多家长喜欢在孩子睡前 “谈心”,比如问 “今天在学校有没有人欺负你?”“老师有没有表扬你?”,其实这会让孩子更紧张。可以换个方式,比如睡前给孩子倒杯温牛奶、陪孩子看 10 分钟轻松的纪录片,或者一起听首轻音乐,用 “不说话的陪伴” 让孩子放松,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早上别 “吼” 孩子
如果孩子早上赖床,别大喊 “再不起就迟到了!”,可以提前 15 分钟轻轻敲门,说 “早餐热好了,你再睡 5 分钟就起来哦”。用 “商量” 的语气代替 “命令”,既能避免孩子早上情绪低落,又能让孩子更愿意配合。
三、心理
高中第一周,孩子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听不懂数学课、和新同学相处不适应、觉得老师太严格…… 这时候家长的 “倾听” 比 “指导” 更重要。
少提 “学习”,多聊 “生活小事”
孩子放学回家,别第一句就问 “今天学了什么?”“作业多不多?”,可以换个话题,比如 “今天食堂的饭菜好吃吗?”“新同桌是个什么样的人?”“有没有发现学校里好玩的地方?”。从轻松的话题切入,孩子才愿意跟你多说 —— 比如孩子说 “食堂的菜太咸了”,你可以接着说 “那明天给你带点咸菜,或者我们周末一起研究一下学校附近的外卖?”,让孩子觉得 “你和他站在一边”。
孩子 “抱怨” 时,别急于 “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说 “数学老师讲课太快了,我听不懂”,别马上说 “那你上课要认真听啊”“要不要我给你报个补习班?”。可以先回应 “听起来确实挺难的,你一定很着急吧?”,等孩子情绪平复了,再一起商量 “要不要明天把听不懂的地方记下来,问老师或者同学?”。先共情,再解决问题,孩子才会觉得你理解他,而不是在 “指责” 他。
别拿 “别人的孩子” 对比,多肯定孩子的 “小进步”
很多家长喜欢说 “你看隔壁家的小明,刚上高中就考了第一名”,其实这会让孩子更自卑。不如关注孩子的 “小变化”,比如 “今天你主动跟新同学打招呼了,妈妈觉得你很勇敢”“你今天比昨天早 10 分钟写完作业,进步很大哦”。用具体的小事肯定孩子,比空泛的 “加油” 更能让孩子有信心。
四、物品
高中的学习用品比初中多,比如各科的笔记本、错题本、教辅资料,很多孩子第一周会出现 “忘带课本、丢了作业本” 的情况。家长可以帮孩子做这些:
一起列 “每日清单”,让孩子养成习惯
可以在孩子的书桌前贴一张 “每日必备物品清单”,比如:课本(语文、数学、英语)、笔记本、作业本、文具、水杯、校牌。晚上让孩子睡前花 5 分钟对照清单收拾书包,家长可以在旁边提醒,但别帮孩子收拾 —— 比如孩子忘了带数学课本,别马上帮他找,而是说 “你再看看清单,是不是有什么没放进去?”,让孩子自己养成 “检查” 的习惯。
准备 “应急包”,帮孩子应对突发情况
可以在孩子的书包里放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着:创可贴、纸巾、笔芯、橡皮、少量现金、一把小伞。告诉孩子 “如果遇到什么紧急情况,比如笔没水了、不小心擦伤了,随时可以用”,让孩子觉得 “即使遇到问题,也有办法解决”,减少焦虑感。
别给孩子买 “太复杂” 的用品,实用最重要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买多功能的文具盒、精装的笔记本,其实这些反而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建议选择简单的用品:比如透明的笔袋(方便找笔)、普通的活页本(方便整理笔记)、标签纸(用来给课本贴标签,方便找知识点),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 “用” 上,而不是 “炫耀” 上。
五、家校沟通
高中的老师可能不会像初中那样频繁联系家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 “不管不问”。开学第一周,家长可以这样和老师沟通:
主动联系老师,但别 “打扰” 老师
可以在周末给班主任发一条简短的消息,比如:“老师您好,我是 XX 的家长,孩子这一周说很喜欢您的课,谢谢您的照顾。如果孩子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麻烦您随时跟我说,我们会配合您的工作。” 既让老师知道你关注孩子,又不会给老师造成压力 —— 避免发长篇大论的消息,也别在晚上 10 点后联系老师。
别只问 “孩子表现好不好”,多问 “需要家长配合什么”
很多家长联系老师时,会问 “我的孩子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其实老师很难一句话说清楚。不如换个问法:“老师,您觉得这一周孩子在 XX 方面(比如课堂专注度、作业完成情况)有没有需要我们家长配合的地方?” 比如老师说 “孩子上课容易走神,建议家长在家让孩子多做些专注力训练”,这样的沟通更有针对性,也能让老师感受到你的配合态度。
别把 “老师的话” 当 “圣旨”,结合孩子的情况调整
如果老师说 “孩子上课不太积极发言”,别马上批评孩子 “你怎么不跟老师互动?”,可以先问孩子 “是不是觉得老师的问题太难了?”“要不要我们先在家练习一下,比如你跟我讲一讲今天学的知识点?”。家长要做 “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桥梁”,而不是 “老师的传声筒”,避免让孩子觉得 “家长和老师一起针对我”。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45张动图带你重温阅兵##金正恩普京北京会晤细节披露##美防长:美国不寻求和中国发生冲突##特朗普称九三阅兵令人印象深刻#
更新时间:2025-09-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