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俄双双击败了,自命不凡的特朗普,被自己“好兄弟”戳到痛处

开局的每一个细节,都预示着风暴的来临。8月中旬,一组来自高盛的最新数据在国际金融圈刷屏:美方针对中国产品的高额关税中,64%由美国企业承担,22%直接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伴随10月的通胀压力预期,消费者分担的比例或将飙升至67%。这一数字,直观地揭开了关税战下的美国经济真相,也让所有人开始重新审视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战略。

就在同一时段,白宫新闻发布会风波再起。特朗普当众谈及中美、俄乌、关税、外交等一系列敏感话题,试图重塑其强硬形象。然而,一场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私下交流却意外流出,成为压垮自信的关键。

欧尔班一句“俄罗斯靠战争赢得了国家所需的一切,中国在贸易上击败了你”,将特朗普的“强人”标签撕下了一个大口子。国际媒体、智库、金融机构与各国政要的解读,迅速形成了全球舆论场的合围。

美国经济自食其果

美国国内物价持续高企。纽约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日常必需品价格同比上涨约9.2%。主要经济学家警告,关税负担已沿企业供应链向下传导,普通家庭感受到的经济压力愈加明显。高盛、摩根大通、皮尤研究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布调查报告,指向同一个结果:特朗普时期开启的“关税战”,最终大部分买单者是美国本土企业与消费者。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发声,坚持“关税让美国得利”,指责高盛等机构“误导舆论”。但美国商务部的一份内部评估报告近日被曝光,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美企实际因关税增加的成本合计超470亿美元,部分制造业巨头不得不裁员应对压力。

与此同时,零售行业协会(NRF)公布的最新消费信心指数跌至三年来最低点,部分中低收入家庭在食品、医疗等领域的支出被迫削减。

在关税战的攻防转换中,中国方面的策略更为灵活。以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为例,中方加快供应链本土化和多元化替代,加征美国产品关税力度逐步递进。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多次强调,“关税战没有赢家,中方随时准备谈判,但不会在原则问题上让步”。中美双方在8月宣布延长关税“休战期”90天,美方舆论普遍认为,特朗普团队寻求拖延时间,为2026年大选谋求更有利的经济环境。

美国底线被全面洞悉

全球安全形势的另一端,是俄乌战场的持续拉锯。8月,俄乌冲突逐步进入新阶段。欧洲政策分析研究所(EPIA)发布最新战况评估,认为俄军已在部分关键地带取得控制权,乌克兰面临战线被进一步压缩的风险。美国的立场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焦点。

特朗普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反复强调,不会让美国流一滴血于乌克兰战场。欧尔班在私下交流中直言,美国的底线被俄罗斯早已洞悉。普京政府通过情报、外交等多维手段判断美国绝不会直接军事干预,北约内部对持续援乌的分歧加剧。欧洲议会的最新民调显示,61%的受访欧洲民众对美方“战略收缩”表示担忧,法国、德国等国的防务预算被迫提升。

俄罗斯方面则采取积极反制。莫斯科智库“瓦尔代俱乐部”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俄方对美国的“口头承诺”已彻底失去信心。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发表演讲时罕见提及,“美国连自己盟友都无法保护,俄方不会接受任何不具备实际约束力的停火方案”。

在实际操作中,俄罗斯加快推进对欧洲能源出口的战略调整,强化与中国、中东等新兴经济体的合作,减缓西方制裁冲击。

特朗普外交策略的短板

多年来,特朗普以“强硬总统”形象示人。在国内外舆论场,他习惯于利用极限施压、关税威胁、军事讹诈等手段塑造谈判优势。在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互动中,这一形象却被“好兄弟”无情戳穿。欧尔班的一句“中国在贸易上击败你,俄罗斯则通过战争击败你”,成为2025年国际政治语境下的“金句”。

最新一期《外交政策》杂志评论文章提及,特朗普“强人外交”的核心前提,是对手必须害怕美国的经济与军事威慑。但自2018年以来,中俄等国家通过政策调整、战略协作、军事现代化等措施,逐步对美方的极限施压进行反制。

上半年,印度、巴西、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集体拒绝美方单边经济讹诈,选择与中国、俄罗斯深化能源、科技、基础设施合作。英美媒体普遍认为,特朗普的谈判策略在全球大国博弈中逐渐失灵。

美国国内研究机构兰德公司在7月中旬发布的政策建议报告中直言,美方外交策略需要大幅调整。报告指出,特朗普团队在对华、对俄、对欧政策上的“自信”逐渐演变为“战略误判”,每一次“退缩”都使美国的国际信誉进一步受损。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期在国会听证会上承认,“美国的传统霸权工具已经难以应对当前的多极化竞争格局”。

中俄战略协作的升级

8月,上海合作组织(SCO)年度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召开。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成员国在能源、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领域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SCO秘书处发布的官方公报指出,成员国贸易总额同比增长12.7%,其中中俄贸易额突破26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能源领域的“去美元化”趋势加速,中俄双方联合推出基于人民币与卢布结算的跨境支付平台,降低了西方金融制裁的影响。

全球舆论普遍认为,中俄在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中形成了“互补—共生”新态势。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在最新展望报告中分析,未来五年全球经济重心将进一步东移,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供应链网络将主导高端制造业与绿色能源技术发展。俄罗斯则通过能源管道、粮食出口、军工合作等领域强化与亚非拉国家的利益联结。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近日在一份评估报告中承认,中俄等国通过多边机制正重塑全球贸易秩序,美方对外施压空间被极大压缩。8月,标普全球(S&P Global)将美国信用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理由包括贸易战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财政赤字扩大以及国际影响力受损。

参考资料:

环球网:2025-08-14 06:36:报告称“美国消费者将承担关税成本”,特朗普“开炮”高盛及其CEO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5

标签:财经   自命不凡   痛处   兄弟   美国   关税   俄罗斯   美方   中国   能源   欧洲   舆论   战略   外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