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就业数据造假了吗?


周五,美国劳工部发布的 7 月非农就业报告引发广泛关注。报告显示,7 月新增就业岗位仅 7.3 万,远低于市场预期。更为关键的是,在公布 7 月数据的同时,劳工部大幅下修了 5 月和 6 月的数据,其中 5 月新增就业下修 12.5 万,6 月下修 13.3 万,两个月累计减少 25.8 万就业岗位。

对此,特朗普随即发文称,他认为这些数据是 “被操纵的”,目的是让他和共和党人颜面尽失,并立即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还扬言 “像这样重要的数据必须公平准确,不能被操纵用于政治目的”

受此事件叠加关税等因素影响,美股及美元指数大幅下跌,美债则迎来上涨。当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于 20650 点,下跌 2.24%;标普 500 指数收于 6238 点,下跌 1.6%;美元指数从 100 跌至 96.7,下跌 1.37%;10 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至 4.22%。

关于美国劳工部的数据 “造假” 言论,近两年来一直未曾停歇。而此次事件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数据造假”的言论也出现在了不少“专业分析师/机构”中。如何看待此事件?

首先,自疫情以来,非农数据的初值与季调偏差愈发明显,季调普遍高于初值,而且时而会出现大幅修正(上图),这确实容易让普通人联想到美国政府有意抬高就业数据。

这里先对非农就业数据进行介绍,它是美国劳工部公布的一项抽样调查数据,基于约 14.5 万家企业和政府机构的月度调查,覆盖约 69 万个工作场所。该数据主要提供新增就业岗位、失业率等几个关键数据(市场质疑的主要是新增就业数据)。每月第一个完整周的周五,劳工部会根据已有的企业回复加上模型推算发布上个月数据,这被称为 “初值”,后续会随着企业响应率的提高对数据进行修正。

那么,为何这两年非农数据总数出现下修的情况?

原因主要在于疫情前后的响应率下降以及美国就业市场的结构变化。

一方面,由于非农数据的统计采用实地人力的纸质调查与电话统计方式,近两年受疫情后经济复苏、供应链问题、劳动力市场快速变化等因素影响,企业报告变得不稳定,调查回复率出现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疫情冲击导致美国就业市场结构发生变化,疫情后劳动力市场出现快速紧缩或扩张(如科技行业裁员、能源行业波动),使得模型预测偏差放大。

到目前为止,市场并没有可靠的证据表明美国政府存在数据造假行为。

关于“数据造假”,除了统计方式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造假的动机,这其实是不容易猜测的。

有人会问,劳工部是否可能如特朗普所说帮助拜登造假,以提高民主党胜出的概率?这就需要看看劳工部的部长、数据系统的各级公职人员是否都支持民主党,以及是否都愿意参与造假。

第二,从美国公职人员的造假风险、成本与收益的匹配度来看。美国是一个分权制衡与公开决策的国家,数据造假很容易被发现,而且公职人员一旦涉及造假,将面临巨大的政治与法律风险。对于作为 “打工人” 的劳工部公职人员而言,在数据造假上的成本与收益是不匹配的。

第三,美国的金融与数据市场十分发达,很多权威数据由私人机构发布,同时金融机构也在跟踪经济数据。如果政府存在造假行为,很容易被市场发现,也很容易被私人机构的数据所质疑和推翻。

第四,判断非农数据真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价格,也就是工资。市场是不会骗人的,价格只会惩罚撒谎者和相信谎言的人。如果就业情况糟糕,工资自然会下降。但事实上,如上图所示,近两年美国私营企业的工资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处于上涨状态。高工资从何而来?显然,美国劳工部不可能去补贴工资。

近些年非农数据之所以会出现大幅度修正,一个重要原因是疫情、非法移民、就业结构等因素冲击了统计模型,导致一些就业信息无法充分、及时地反馈。例如,兼职工人增多、居家办公普及,这让原来的统计方法遇到了困难,不得不进行事后修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财经   美国   数据   疫情   劳工部   初值   民主党   市场   美国政府   大幅   公职人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