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祝愿王火先生丹心永驻 不断引吭高歌家国情怀‖袁征

祝愿王火先生丹心永驻

不断引吭高歌家国情怀

袁 征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成都市一所居民住宅里,权威媒体将103岁的文坛巨匠王火先生的闪光形象和家国情怀,推向华夏大地,传至全球天宇。

王火,男,原名王洪溥,江苏如东人,1922年7月生于上海。中共党员,中国作协名誉委员。194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四川文艺出版社原书记、总编辑,四川人民出版社原副总编、编审,四川省第五、六届政协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1987年春离休。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正在复旦大学新闻系就读的王火先生毛遂自荐,走出校门当起了记者。他以笔为刃,接连采访了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梁廷芳、陈福宝和李秀英,撰写出长篇通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记南京大屠杀中的三个幸存者》。当时,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教授多是各大报刊的主编。王火先生采访完成后,便将稿件交给教授们审阅。教授们看后深感震惊,相继推荐在《大公报》《时事新报》等报刊上予以刊登,引起国内外轰动。于是,王火先生成为全国第一个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记者。

在审判和处决日本战犯的时候,王火先生始终置身在场。他用犀利的笔锋,及时发表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新闻报道。

在8年全面抗战中,王火先生亲眼目睹了战与火、血与泪。所爱、所恨结合着满腔斗志发酵、沸腾、奋力呼喊,他感到“不吐不快”,下定决心要用一部长篇小说反映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他原名王洪博,在小说中为自己取了王火这个笔名:“因为高尔基讲过一句话:用火烧毁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火字简单明亮,轰轰烈烈。”在那段时间里,王火先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写出了《一去不复返的青春》的初稿。这部长篇小说中,在南京大屠杀惨案里宁死不屈的妇女庄嫂,原型就是他采访过的李秀英。

1997年,王火先生的长篇史诗三部曲《战争和人》以全票问鼎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成为记录中华民族那段苦难与抗争的文学丰碑。

2025年7月17日,中央电视台和成都日报记者一行来到王火先生家,采访了这位传奇人物。

当记者问及王火先生当年的创作初衷和创作经过时,世纪老人眼中顿时迸发出炽热的光芒。他挺直脊背,用坚毅的嗓音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他口中发出的每一个音符,都像淬火的钢铁铮铮作响。那苍老而有力的声线,翻滚着穿越了80个春夏秋冬的烽火硝烟。歌声在客厅里盘旋攀升,无数浴血奋战的英魂仿佛正借助文坛巨匠的身躯和歌喉,向新时代发出震彻心灵的呐喊。

王火先生深情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泽登旺姆 摄,图源:成都日报)

笔者有幸于本世纪初结识了王火先生,并到他家拜访过多次。

当时,笔者发自肺腑地称王火先生为“中国抗战老记者”“世界反法西斯老作家”。每当遇到这种情形,老人家都急忙摆手加以制止。由于王火先生比笔者的父亲袁学邦年轻几岁,因此,笔者按王老的要求称他为叔叔。

父亲在世时,曾以《岁月的追思》为题写了一部回忆录。笔者将这部著作打印出来,装订整齐,作为生日礼物送给父亲。父亲看了后,激动得老泪纵横。他对笔者说:“孩子,这是我收到的最珍贵的生日礼物!”

那时,笔者和家人缺乏出版意识,竟然没有想到将父亲的回忆录送交出版社。父亲去世后,母亲罗彦芳与我和姐姐们商量,一定要弥补这个遗憾。于是,笔者拿着父亲回忆录的初稿来到王火先生家,请他老人家帮助修改定稿,并撰写一篇序言。

半个月后,笔者应约再次来到王火先生家。老人家竖起拇指对笔者说:“你是一个大孝子,做了一件大好事!”接着,老人家对笔者说:“这部回忆录的初稿很完满,我不作修改了!”随后,王火先生将《岁月的追思》初稿和他为之撰写的序言一并交给了笔者。

王火先生撰写的序言主标题为《高山仰止 典范永存》,文章篇幅较长,其中有一段话特别震撼人心:“当上个世纪30年代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滚滚铁流造成的旷世奇迹传向世界后,‘红军’这个光辉的名称便引起世界瞩目。提起工农红军,人们都肃然起敬。这是一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怕死,不畏难,勇往直前,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他们为了革命,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当时为了抗日,历经难以想像的艰难苦辛,众志成城胜利完成了爬雪山、过草地、北上抗日的任务。像播种机,像宣传队,是工作队,也是战斗队。他们立下的丰功伟绩,是与天地齐光、与日月共辉的。”

王火先生为《岁月的追思》所作的序言(袁韧 摄)

今天,笔者看完中央电视台和成都日报工作人员采访王火先生的报道,倍感兴奋和欣慰,由衷祝愿先生将不老的家国情怀不断引吭高歌下去!

写于2025年7月18日

参考资料:

1.泽登旺姆,《王火103岁生日高唱国歌:我写战争,但我对战争深恶痛绝》,方志四川,2025年7月18日。

2.毛渝川、任宏伟、李洁,《文学巨匠王火迎来102岁》,红星新闻,2024年7月17日。

3.《岁月的追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

4.《王火》,百度百科。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袁 征(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四川阆中,现居成都。退休前为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副巡视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0

标签:历史   引吭高歌   丹心   情怀   周年   笔者   父亲   复旦大学   初稿   序言   回忆录   新闻系   采访   巨匠   人民出版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