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作为宝贵的战略资源,一些国家占据天然优势,拥有大量的储备。其中哈萨克斯坦作为中国的邻居,每年的石油产量不容小觑。
只是没有想到,哈萨克斯坦这个资源大国每年却向欧洲销售80%的石油,却不多卖点给中国。究竟是怎样的原因,导致哈萨克斯坦“舍近求远”?
哈萨克斯坦地理位置优越,是通向国际上的重要节点。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丰富矿产,仅仅是境内的矿产数量就达到了90多种。
石油等宝贵的战略资源更是数量庞大,已经查明的石油储备量就达了48亿到59亿吨,里海地区石油探明储量80亿吨。
在这样的基础下,哈萨克斯坦和欧洲之间的石油交易更加紧密。
而石油的西行记,很大程度上是苏联时代写好的剧本。当年为了服务庞大的苏联和东欧工业体系,一条条粗壮的输油管道如同钢铁巨龙,早已深深扎进欧洲腹地。
几十年运行下来,这套系统不仅技术成熟、运力惊人,每年哈萨克斯坦80%石油都出口给欧洲,更形成了一套稳固的产业链和利益链条,改弦易辙谈何容易。
反观东边的邻居中国,虽然两国间也架起了能源管道,但无论是建设时间还是运输规模,都还像个成长中的少年,无法与西边那位壮汉相提并论。
更让哈国肉疼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本账,通过俄罗斯成熟的管道网络把一桶油送到欧洲,成本大约15美元;可要是调头往东运给中国,同样的黑金,成本翻了个跟头,飙到30美元左右。
这多出来的15美元,在动辄以亿吨计的石油贸易里,积累起来就是个天文数字。精明的能源出口商拨弄算盘,天平自然重重地倾向了西边。
成本也是横跨在两者之间的重要因素,历史铺就的轨道,加上眼前这道高昂的运输成本壁垒,构成了哈国石油“向西流”最硬核的现实逻辑。这还只是经济账的一页,市场的吸引力同样不可小觑。
欧洲,作为老牌工业化地区的代表,对石油的胃口就像一个稳定运转的“吞金兽”,需求量大且持续,购买力强,市场规则成熟透明。
这种长期可靠的大主顾身份,对任何资源出口国都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尤其在全球能源市场风云变幻、价格坐过山车的背景下,一个能提供稳定收益和长期合同的市场,简直就是风雨中的避风港。
欧盟自家油箱不太满,高度依赖外部供油,因此把能源来源多元化当作头等战略。近年来,欧盟对资源丰富的中亚,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展开了更热烈的追求。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大手笔承诺,将向中亚地区豪掷近120亿欧元,其中很大一块蛋糕,就是用来砸向一条新的能源生命线,那就是中间走廊。
这条路线构想宏大,跨越里海、经南高加索和黑海直抵欧洲,力图绕开传统依赖俄罗斯的路径以及受制裁的伊朗。
虽然目前运量还只是涓涓细流,面临不少挑战,但欧盟的决心和财力不容小觑,2024年已承诺投入100亿欧元,目标是把运输时间从30天砍半到15天!
这种志在必得的架势,无疑给哈方传递了强烈的合作信号和利益预期。
一边是成熟稳定、出价优厚且持续加码投资的老伙伴,一边是虽近在咫尺但物流成本高企、大规模高效输送体系仍需时日完善的东方新兴市场。
在商言商,哈萨克斯坦选择把主要筹码押在眼下更稳妥、收益更可观的欧洲市场篮子中,自然是一个基于现实利益的理性决策。
不过,世界在变,邻居也在飞速发展,哈萨克斯坦的目光并未忽视近在咫尺的东方机遇。
当然,说哈萨克斯坦忽视中国这个巨邻,那可真是天大的误会。事实上,中哈两国的经济纽带,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和广度在深化融合。
最新的数据亮眼,2025年头五个月,中亚五国与中国的贸易总额冲上398亿美元新高,哈萨克斯坦稳稳占据着中国在中亚最大贸易伙伴的宝座。
投资领域更是遍地开花,中国在哈注册的中资企业已突破5000家,对哈的直接投资累计超过260亿美元,双方联手推进的合作项目超过200个,计划总投资规模高达600亿美元!
这些项目广泛撒网,覆盖了能源开发、矿产资源、交通运输、现代农业、数字科技等关键领域,为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多元化和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特别值得圈点的是能源物流通道建设取得的关键突破,中国通往欧洲的陆路货运,超过80%的货物选择取道哈萨克斯坦,这条钢铁驼队川流不息。
2025年6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落地,中哈携手共建的里海集装箱枢纽在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港正式开港运营。
港口的吞吐量达6.6万标箱,一跃成为里海沿岸规模最大的集装箱枢纽。
它不仅仅是个码头,更象征着哈萨克斯坦作为欧亚大陆核心过境国的地位得到实质性提升,为未来能源等大宗商品更高效地东向流动埋下了伏笔。
哈萨克斯坦国内的智库和学者们对此趋势看得真切。该国政治研究中心主任艾达尔·阿姆列巴耶夫就直言不讳,中国将长期是哈萨克斯坦最重要的外贸伙伴,稳住并深化这一趋势对哈国经济至关重要。
他特别点明了与中国合作的独特优势,跟中国一起搞生产,质量和成本优势明摆着。这种来自哈国专业领域的评价,清晰传递出对中国市场巨大潜力及地缘便利性的高度认可和务实期待。
石油的流向,从来不只是地图上的两点一线。哈萨克斯坦将“黑金”主要输往欧洲,是历史管道遗产、现实运输成本与成熟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经济选择。欧洲稳定的“钱袋子”和持续的基础设施投入,为这条西行之路铺上了现实的基石。
与此同时,地理的亲近与经济的互补,正强力推动中哈合作进入快车道。从激增的双边贸易到巨额的相互投资,再到阿克套港新枢纽的崛起,东方通道的潜力正在被快速激活。
石油或许暂时偏爱远行,但经济逻辑终将追随效率与共赢。随着中哈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区域互联互通的深化,未来里海的油轮或许会在东西航线上找到新的平衡。
欧盟和哈萨克斯坦能源合作各取所需——光明网2022-11-11
特稿|这里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首倡之地——新华网2024-07-01
欧洲寻求从中亚进口油气资源——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5-30
哈萨克斯坦经济展现强劲韧性——经济日报2025-07-21
中哈油气公司签署协议 扩大天然气、原油贸易领域合作——环球网2025-02-11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