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集团被立案调查 背后是中国奢侈品教父 未履行余额超70亿元
海闻社观察 中国不需要LVMH?
邱亚夫,曾经全中国最懂奢侈品的企业家,如今似乎和他掌握的公司一起深陷旋涡之中。
10月14日,如意集团一纸公告宣布,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送达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
如意集团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将积极配合调查工作,并称目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本次立案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造成重大影响。
这已不是如意集团首次因信披问题被监管关注。此前,公司就曾因多项违规行为被出具警示函。
和法国那位世界奢侈品教父,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LVMH)的创始人贝尔纳▪阿尔诺不同,邱亚夫是真正的草根出身。
1975年,邱亚夫17岁,他进入济宁毛纺织厂,成为了一名学徒工。2年时间,他就顺利从工人变为管理层,成为一名车间主任。
对不少人来说,进厂打工只是一时苟且,但对邱亚夫来说,纺织行业真是他的诗与远方。工作8年后,邱亚夫赶赴西北纺织工学院进修,毕业后回归纺织厂,逐步成为企业高层。
1997年,济宁毛纺织厂已经经过了改制,成为了山东如意集团,但时代的浪潮早已将这家企业击败,39岁的邱亚夫临危受命,成为集团的一把手。
他果断地带着公司骨干赶赴欧洲,带回来了200多条整改建议与价值2亿元的高端设备。此后公司顺利扭亏,并依靠公司纺纱技术的突破,接触到了LVMH等奢侈品企业的订单。
可是,邱亚夫见过了欧洲奢侈品厂商的吸金能力之后,哪里还满足于面料的盈利能力。他也想做自己的LVMH。
2010年开始的8年时间,邱亚夫先后投入400多亿元买下了包括日本、法国、香港、瑞士和美国等多个国家的40多个奢侈品品牌。
集团哪有那么多现金流,为了达成目标,公司借了大量的钱又发了巨额的债。在这种背景下,一旦收购的资产不及预期,如意集团的财务情况是相当脆弱的。
不巧的是,2020年开始,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爆发。负债高企的如意集团首当其冲,2020年3月,如意科技首次债券违约。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如意科技总负债飙升至398亿元,其中短期债务就高达205亿元,而账上现金仅18.37亿元。
在债务危机爆发的同时,如意集团在公司治理方面也问题频发。
根据山东证监局于2025年4月30日发布的公告,如意集团在2024年半年度报告中错误确认了1.04亿元的营业外收入,未符合确认条件。2025年1月25日的业绩预告与4月17日的修正公告中,净利润预告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与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邱亚夫等存在未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的关联交易。
2024年,邱亚夫被证监会公开认定10年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也就是在这一年,邱亚夫将如意集团董事长的位置交给了女儿邱晨冉。
如意集团自身的经营状况也岌岌可危。
财务数据显示,如意集团正经历着严重的业绩滑坡。根据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49亿元,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为-5.77亿元。
进入2025年,亏损的局面仍在持续。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4亿元,同比下降32.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72.57万元,亏损额同比扩大105.00%。
公开财务资料显示,如意集团已连续五年亏损。五年半的时间,公司累计亏损达22.05亿元。邱亚夫也从奢侈品大王变成了失信被执行人。天眼查显示,目前,邱亚夫名下终本案件未履行总余额超过70亿元。
是中国不适合奢侈品企业生存吗?显然不是。疫情后,国内诸如老铺黄金等依靠附加价值卖出高溢价的商业模式焕发新生。
显然,盲目追求规模扩张才是如意集团失败的最大症结。邱亚夫对于奢侈品战略的布局太过激进,却遗忘了公司本身的现金流动能力与企业并购本身需要的磨合期,巨大的杠杆规模极大地压缩了公司的容错空间,买来的企业也没能强化成自己的品牌能力。最终,在不可抗力的危机的冲击下,如意集团被大浪淘沙几乎是必然。
中国有中国的文化土壤,国内的传统文化积累与现代设计理念远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丰富,只是简单复刻西方奢侈品商业模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奢侈品巨头的建设。
从曾经的毛纺大王到如今的失信被执行人,邱亚夫和他的如意集团的兴衰历程,成为中国商业史上一个值得深思的案例。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