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踏上了阿拉斯加的土地,开启了他的“故土”之旅,与特朗普进行会晤。这片如今属于美国的广袤土地,曾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普京站在阿拉斯加的土地上,是否会想起1867年那场“史上最亏本的买卖”?俄罗斯当年为何要卖掉阿拉斯加?如今还有机会收回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段历史与现实的纠葛。
1. 财政困难:沙皇的“甩包袱”操作
19世纪中叶,俄罗斯帝国刚刚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国库空虚。阿拉斯加虽然面积庞大(约170万平方公里),但当时被视为“冰天雪地的荒地”,开发成本高,收益却有限。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心想:“与其留着这块‘鸡肋’,不如换点钱救急。”
2. 地缘威胁:英国虎视眈眈
阿拉斯加与英国控制的加拿大接壤,俄罗斯担心未来与英国爆发冲突时,这块飞地会被轻易占领。与其白白丢掉,不如卖给美国的“朋友”,还能给英国添堵。
3. 交易内幕:720万美元的“白菜价”
1867年,俄罗斯以720万美元(约合每平方公里4.7美元)的价格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这笔钱在当时看似不少,但放到今天,简直是“跳楼大甩卖”。有人调侃:“这相当于用一辆宝马的钱买下了整个海南省。”
1. 历史遗憾:俄罗斯的“战略失误”
普京站在阿拉斯加的土地上,或许会想起这段历史。如今的阿拉斯加不仅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黄金等),还是美国重要的军事基地。俄罗斯媒体曾哀叹:“如果当年没卖,现在北极博弈中俄罗斯将占据绝对优势。”
2. 现实对比:美国的“躺赢”
美国买下阿拉斯加后,先是发现了金矿,后来又在20世纪开发了石油资源。如今,阿拉斯加每年为美国贡献数百亿美元的经济价值。普京看到这些,心里恐怕不是滋味。
1. 法律层面:几乎不可能
条约已定:1867年的《阿拉斯加购买条约》白纸黑字,国际社会普遍承认。
美国不会放手:阿拉斯加是美国最大的州,战略价值极高,美国绝不可能归还。
2. 武力手段:天方夜谭
俄罗斯若用武力夺取阿拉斯加,等同于向美国宣战,后果不堪设想。这种行为会遭到全球谴责,俄罗斯将陷入更严重的外交危机。此外,与美国相比,俄罗斯也没有这个能力,一个乌克兰,美国还仅仅是有限支持,俄罗斯打了三年多都没打下来,它怎么敢从美国手里夺土地?俄罗斯没疯!
3. 唯一可能:美国的“自愿放弃”
除非美国未来因某种原因主动放弃阿拉斯加,比如经济崩溃或内战,否则俄罗斯没有任何合法途径收回。但这种概率微乎其微。
1. 民族主义的“伤口”
近年来,俄罗斯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部分人将阿拉斯加视为“失去的领土”,甚至呼吁政府“想办法拿回来”。这种声音虽不主流,但反映了部分俄罗斯人的历史情结。
2. 北极争夺的筹码
阿拉斯加靠近北极,而北极是未来资源与航道争夺的热点。俄罗斯若控制阿拉斯加,将在北极博弈中占据绝对优势。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人对这段历史耿耿于怀。
3. 普京的“帝国梦”
普京一直试图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而领土是帝国象征的重要部分。阿拉斯加的存在,或许会成为他心中永远的“意难平”。
普京的阿拉斯加之行,更像是一次“故地重游”的感慨。俄罗斯当年卖掉阿拉斯加,是出于现实利益的权衡;如今想要收回,却已无可能。国际政治的规则很简单:弱国无外交,强国不妥协。阿拉斯加的故事告诉我们,历史的决策往往影响深远,而现实中的领土归属,终究是靠实力说话。
至于普京的感受?或许他会默默感叹:“当年沙皇的这笔买卖,真是亏大了!”
更新时间:2025-08-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