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晚上十点睡觉,是良好的作息习惯,但对于过了60岁的人群而言,睡眠并非如此简单。
医生建议,60岁以上的老人,睡觉要尽量做到以下5点,才能更好地保障健康。
1.规律作息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生物钟也变得更为敏感。
60岁以上的老人,应尽量每天在相同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
例如,每晚9点半到10点半之间上床,早上6点到7点之间起床。
这种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身体的生物钟,使睡眠 - 觉醒周期更加协调。
稳定的生物钟,能让身体各器官,在固定时间做好休息,和工作的准备,从而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夜间觉醒次数,让老人在夜间,能得到更充分的休息。
2.营造舒适睡眠环境
舒适的睡眠环境对老人尤为重要。
卧室温度应保持在22℃ - 24℃左右,这个温度区间能让老人感觉舒适,既不会因过热而烦躁,也不会因过冷而惊醒。
湿度控制在50% - 60%为宜,可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调节。
床铺的选择也关键,床垫应软硬适中,能为老人的脊椎提供良好支撑,缓解因年龄增长,带来的脊椎压力。
同时,卧室要保持安静、黑暗,可使用窗帘、耳塞等辅助工具。
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助于老人更快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提升睡眠的质量。
3.适度睡前放松
睡前过度兴奋会干扰睡眠。
老人在睡前1 - 2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观看紧张刺激的节目,或进行高强度脑力活动。
可以选择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如古典音乐、轻柔的民乐,让身心在优美的旋律中,逐渐放松。
也可以泡个温水澡,水温控制在37℃ - 40℃,泡澡时间15 - 20分钟,温暖的水,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身体疲劳。
此外,简单的伸展运动。或冥想放松练习,能帮助老人,放松肌肉和精神,为睡眠做好准备。
4.合理控制午睡时间
适当午睡,对老人的健康有益,但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来说,午睡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以内。
如果午睡时间过长,老人可能进入,深度睡眠状态,醒来后会感到头晕、乏力,影响夜间睡眠。
可以在午后1点到3点之间,进行短暂的午睡,短暂的休息,能让老人恢复精力,缓解上午活动后的疲劳,又不会对夜间睡眠,造成干扰,使一天的精神状态,都能保持良好。
5.正确对待睡眠问题
60岁以上老人,可能会出现各种睡眠问题,如入睡困难、夜间易醒等。
当出现这些问题时,老人不应过度焦虑。
过度焦虑,会进一步加重睡眠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可以尝试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来改善睡眠,如增加白天的活动量,但避免临近睡前,剧烈运动;避免睡前饮用咖啡、茶等刺激性饮品。
如果睡眠问题,持续存在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自行随意服用,安眠药等药物。
过了60岁,睡眠质量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做到规律作息、营造舒适环境、适度睡前放松、合理控制午睡时间,以及正确对待睡眠问题这5点,有助于老人们,拥有更优质的睡眠,享受健康的晚年生活。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