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我是凯哥。
周末跟朋友小聚,聊到当今社会的信息碎片化,感慨我们的深度思考正在慢慢地消退,有感而发,撰文一篇。
1
在当今社会,信息碎片化已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打开手机,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上,充满了简短的动态、图文和短视频。
当我们在上班途中、吃饭间隙等碎片化时间里浏览这些信息时,就像在知识的海洋中匆匆捞取一些零散的贝壳,一点点失去了深度思考的能力。
在我看来,信息碎片化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降低了我们的认知水平。
01 | 注意力分散
在信息碎片化的环境中,信息如潮水般涌来,且更迭速度极快。
一条新闻热点可能在短短几小时内就被新的话题取代,人们的注意力也随之不断转移。
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原本打算在网上查资料,却在不经意间被网页上弹出的娱乐新闻、搞笑视频吸引,点进去后,时间就在浏览中悄然流逝,原本的计划被抛诸脑后。
这种注意力的分散,使我们难以在一件事情上保持长时间的专注。
而专注是深入学习和思考的基础,缺乏专注,我们就难以对知识进行深入地理解和吸收,认知水平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
02 | 知识体系零散
碎片化的信息就像一堆零散的积木,虽然数量众多,却难以构建成一个完整、稳固的知识大厦。
以历史知识为例,在社交媒体上,我们可能会看到关于某个历史事件的简短介绍,或是某位历史人物的趣闻轶事。
但这些信息往往是孤立的,缺乏与其他历史事件、人物的联系。
我们无法从这些碎片化的内容中,了解到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也难以形成对历史全面、深入的认识。
与之相反的是系统化学习。
当我们阅读一本历史专著时,作者会按照时间顺序,详细阐述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析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帮助我们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知识之间的联系是构建认知的重要桥梁,而碎片化信息的缺乏联系性,使得我们的知识体系变得零散,难以形成有效的认知框架,这无疑阻碍了我们认知水平的提升。
03 | 思考能力退化
长期接触碎片化信息,会让我们习惯浅层次思考,失去深入思考的能力。
打开短视频平台,看到的大多是简单易懂、娱乐性强的内容,这些内容以直观的画面和简短的语言,快速传递给我们信息,不需要进行过多的思考。
当我们习惯了这种“快餐式”的信息获取方式,就会变得越来越难以静下心来,阅读一本厚厚的书籍,或是对一个复杂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
在面对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或是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无法触及本质。
而深入思考是提升认知水平的关键,缺乏深入思考能力,我们就难以理解复杂事物的内在逻辑,认知水平也会随之停滞不前甚至下降。
2
正是由于认知水平的下降,滋生了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反智现象。
比如,曾有女子听闻苹果设备会被远程引爆,便信以为真,为了家人的安全,她将家里所有的苹果设备全部砸毁。
她仅仅凭借网络上未经证实的传闻,就做出了如此荒唐的举动,全然没有运用自己的理性思维去判断信息的真实性。
这只是一个极端的案例,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是认知不足的现象,甚至会去取笑。
那么,有没有可能一些反智的言论和行为通过碎片化、病毒式的传播,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达成了共识,我们却没有察觉呢?我相信一定是有的。
这些现象的出现,正是因为人们在信息碎片化的环境中,失去了对信息的分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盲目地接受和传播各种信息,导致一些违背科学的观点得以广泛传播,不仅误导了大众,也拉低了整个社会的认知水平。
3
我想,大部分人应该意识到了信息碎片化对认知的不利影响,为什么还深受其害呢?或许是因为信息碎片化激发了人性的弱点。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这也极大地激发了人性中的贪婪和好逸恶劳。
人们在面对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时,往往追求数量和速度,渴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打开手机新闻客户端,各种标题党文章充斥其中,人们为了快速了解所谓的“热点”,不假思索地点开一篇又一篇文章,却很少去深入探究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和价值。
在刷短视频时,我们也常常陷入一种“停不下来”的状态,手指不断下滑,一个接一个地观看视频,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驱使着。
这种行为背后,反映出的是人性中贪婪的一面。
我们总是渴望得到更多,认为获取更多的信息就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却忽略了信息的质量和深度。
同时,好逸恶劳的本性也在作祟。
相比于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一个问题,阅读一本晦涩难懂的书籍,获取碎片化信息显得轻松、便捷。
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这种即时性的满足让我们越来越不愿意付出努力去进行深度学习。
4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李秋零译本)中写道:“在种种目的的秩序中,人(以及每一个理性存在者)就是目的自身,也就是说,人永远不能被某个人(甚至不被上帝)仅仅当做手段来使用,而不同时自身就是目的,因此,我们人格中的人性对我们自己来说必然是神圣的,这是从现在起自行得出的结论。”
以上这段就是“人是目的,而非手段”的来源。
当我们沉醉在碎片化信息当中、认知水平逐渐降低时,就沦为了资本谋利的手段,丧失了生而为人的神圣目的性。
那要怎么做才能回归目的呢?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网络和社交媒体。
但大部分人毕竟不是离群索居的隐士,工作和生活又离不开网络和社交媒体,所以需要有计划性而非完全地远离。
以下是我的一点个人建议。
01 | 设定专门时间
划拨专门的时间是做好重要事情的基础。
可以制定一个时间表,比如每天晚上8点到10点,或者周末的一个下午,这段时间里,将手机调至静音或飞行模式,或者干脆把手机锁起来。
让我们从信息的洪流中暂时解脱出来,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
02 | 选择深度阅读
选择经典书籍、学术论文等进行深度阅读是提升认知水平的关键。
经典书籍历经时间的考验,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和智慧。学术论文则是对某一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呈现,具有专业性和深度。
深度阅读就像是一场与作者的深度对话,能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提升自己的认知层次。
03 | 记录思考过程
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是提升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写日记、做笔记等方式,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对生活的思考以及脑海中闪现的灵感记录下来。
记录思考的过程,也是我们整理思路的过程,能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现自己的思维漏洞,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合理规划自己的信息获取方式,减少对碎片化信息的依赖,在深度阅读和思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以更好地应对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喜欢的朋友点赞支持,感谢大家。
(公众号:爱读书的凯哥)
更新时间:2025-07-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