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席卷全球,一座创新之城该如何领跑未来?
9月20日,杭州市余杭区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暨打造“模域空间”人工智能高地大会召开,会上正式揭牌启动“模域空间”,即构建一个聚焦算力、数据、模型及智能体、智能终端及应用四条赛道的AI+产业生态园区,助力余杭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大会现场,《“模域空间”建设方案》正式发布。“模域空间”由余杭区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共建,选址于新投用的未科·阿里中心,以约6.5万方产业空间为核心载体,同步打造AI杭州开发者线下社区,是一个“聚焦垂直领域的AI大模型创新开发空间”。
“模域空间”将重点围绕算力、数据、模型及智能体、智能终端及应用四条细分赛道,建设以高性能智能算力和高质量数据集为基础设施,以模型与智能体开发为核心生产力,与行业应用场景深度融合的AI+产业生态园区。
当天,余杭区发布系列支持举措,涵盖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扩大丰富应用场景、做强做优发展环境等多个维度,全方位托举“模域空间”发展。除设立AI产业基金外,园区还将为入驻企业提供资产运营、产业链招商、人才、品牌建设等全生命周期的“保姆式”服务。这里还会定期举办工作坊、黑客马拉松、投融汇及技术沙龙,打造AI+领域的活力创客社群。
活动现场,“AI杭州开发者线下社区”正式揭牌,“模域空间”正式启动并迎来首批企业入驻,翊奇科技、鸿欢网络、同济科技等8家公司拿到入驻钥匙。据了解,“模域空间”已吸引相关企业40余家。
不仅如此,余杭区围绕“人工智能+”社会民生、教育医疗、城市建设等领域推出11项政府需求,发布了一批人工智能城市机会场景,为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提供首试、首用机会。
如,“科技助残”多模态机器人居家康复场景需求、基于人工智能的育教融合智慧场景需求、智慧公共服务场馆建设运营场景需求等,均面向广大创新企业开放,“有能力”的企业可以与“有需求”的政府,共同构建“全天候智能服务、全场景协同治理”的余杭未来城市新图景。
近年来,余杭区已经在“人工智能+”赋能百业上孕育出不少成功范例。前不久,之江实验室开发的AI科学大模型GeoGPT和OneAstronomy亮相2025年“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全球峰会”;菜鸟L4级公开道路物流无人车已在全国超30个县、市级行政区域完成部署和应用;全区70余所中小学实现AI课程全覆盖……当下,余杭区正朝着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奋力进发,走出一条两新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新路。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