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名中医、张氏正骨第七代传人王勇教授加盟泰和医院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27日讯(通讯员 王谦 小姿)著名中医骨科专家王勇教授近日加盟长沙泰和医院中医科,将于每周三开展门诊诊疗工作。

作为湖南省名中医、张氏正骨第七代传人,王勇教授深耕中医骨科领域42年,在临床诊疗和学术研究方面均取得显著成就。在学术领域,王勇教授现任湖南省中医院骨伤传统疗法学科带头人,兼任湖南省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等重要学术职务。他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6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学术影响力获得了业内广泛认可。

此次加盟长沙泰和医院,王勇教授将充分发挥其中医骨科专业特长,为患者提供融合传统正骨精髓与现代医学理念的优质诊疗服务。

接棒“张氏正骨”,传承岐黄仁术

湖南省骨伤科有两大学术流派,号称“南詹北张”。其中“北张”指的是张光靖创始的“张氏正骨流派”,以“先识骨骼辨体形,察形摸骨认得清,临证整复施以法,手随心转接骨灵”为秘诀。

张光靖后辈将张氏正骨代代相传,到玄孙张紫赓手中已传至第五代。作为流派发展的关键推动者,他更将张氏正骨发扬光大。1958年,张紫赓响应政府号召,贡献家传秘书验方,入职湖南省中医院,创立骨伤科,因此被业界誉为“湖南省骨伤科泰斗”。他一边行医一边收徒,其得意弟子张茂珍、张禄初、詹经山、孙达武等四人,作为张氏正骨第六代传人,在湖南省中医院并称骨伤“四大金刚”。

1983年,王勇教授从湖南中医药大学(原湖南省中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分配至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科工作,主动拜师全国名老中医孙达武教授(“四大金刚”之一),潜心钻研张氏正骨手法,一步一个脚印,逐步熟练掌握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逻辑,积累了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骨髓炎及颈肩腰腿痛等疾病的丰富经验。2010年,王勇教授正式成为孙达武教授第三批学术经验继承人,顺理成章地接过“张氏正骨第七代传承人”的接力棒,让这一百年流派的技艺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发扬。

中医融合,打破诊疗局限

随着现代社会高能量损伤引发的复合损伤、多发性骨折等重症急症增多,传统单一诊疗已难以适配复杂病情。王勇教授精准把握这一需求,提出“以中为主、中西结合”的诊疗思路,在传承中医优势的同时,积极融合现代医学技术。

1992年,依托医院“两条腿走路”的发展理念,王勇教授赴西医院进修,系统掌握现代外科手术与重症救治知识。学成归来后,他率先开展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首例髋关节全髋置换等突破性项目,创新研发空心钉减压加植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筛状夹板外固定配合电针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等特色疗法,填补了科室多项技术空白。

临床中,王勇教授坚持“辨证选法”:对于关节内骨折、脊椎压缩骨折等需精准复位固定的病症,他会借助西医手术优势保障疗效;而针对四肢闭合性骨折、骨伤慢病调理等场景,则优先采用张氏正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中药外敷等传统疗法,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创伤与恢复时间。

宁乡流沙河镇一位50多岁的骨关节炎患者,左侧膝关节无法伸直,外院建议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因担心风险与恢复周期辗转求助。王勇教授辨证后制定中医内服方案,患者调理3个月便恢复膝关节功能,重返劳动岗位。后来,这位患者主动介绍五六位同乡前来就诊,用实际疗效印证了中医的魅力。

守正创新,传承中寻突破

王勇教授始终以张氏正骨“以筋束骨,以骨张筋,筋骨并重,内合肝肾”的百年核心思想为诊疗根本,在坚守传统的同时积极创新,让老流派适配现代医疗需求。

针对骨伤患者术后易出现的肿胀、血栓问题,他依据中医“气为血之帅,活血需补气”理论,反复研配出“消栓饮”方剂。该方剂由黄芪、桂枝、芍药等药材组成,兼具利水消肿、行气止痛功效,临床应用中,多数患者服用三五天即可明显缓解肿胀,有效降低术后血栓发生率,成为传统理论的现代临床延伸。

图为王勇展示正骨用具小夹板

此外,王勇教授还重点传承并改进了张氏正骨夹板固定法。该方法通过四块夹板配合扎带捆扎,借助肢体张力与夹板挤压力固定骨折,辅以压垫纠正残余移位,还可每日调整扎带松紧度适配恢复进程。相比石膏固定,其适用范围更广(覆盖95%以上闭合骨折),且避免了消肿后束缚力不足的问题。经技术改进后,夹板可灵活塑形,适配手腕、脚踝等复杂关节,实用性显著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养生   泰和   湖南省   传人   中医   教授   医院   王勇   夹板   患者   流派   传统   学术   湖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