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中医“夜”焕新!郑州中医药夜市燃爆二砂文创园,年轻人成打卡主力

大河网讯 “脖子一下子松快了!”10月31日傍晚,郑州中原区二砂文创园广场上,刚做完推拿的欧女士一边转动脖颈,一边对着中医专家笑着说。

10月31日晚,“一带一路”中国针灸技术交流牵手郑州中医药文化夜市暖心启幕,璀璨灯光下,千年中医智慧与现代生活碰撞出别样火花——这场持续至11月1日(周六)16:00-20:00的健康盛宴,不仅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顶尖中医服务,更成了年轻人争相打卡的“养生地标”。

现场:烟火气里藏着“健康密码”

傍晚5点,二砂文创园广场的入口处已排起长队,市民们拿着活动指南,踮脚望向各个体验区。“早就听说中医夜市有意思,今天特意提前下班过来!”家住附近的市民张先生手里攥着挂号单,快步走向“名医天团”义诊区。

义诊台前,5位资深中医专家正忙着搭脉问诊,诊桌前的队伍绕了两圈。“最近总咳嗽,晚上睡不好。”市民李阿姨坐下后,专家一边把脉,一边询问生活习惯,“秋季干燥,你这是肺燥犯了,平时多喝麦冬茶,少吃辛辣。”说着,便在纸上写下个性化养生方案,还贴心标注了食材配比。不远处的体质辨识区,护士拿着中医体质量表,逐一向市民讲解“阴虚”“痰湿”等体质的特点,“你的舌苔偏厚,平时要少熬夜,多吃山药健脾。”

最热闹的当属非遗技法体验区。“常氏三绝”展台前,医师用特制手法为市民推拿肩颈,体验者闭上眼,不时发出“舒服”的感叹;“苟氏功能针刀”的展示台前,传承人耐心讲解针刀疗法的原理,不少有颈肩问题的市民纷纷预约体验。旁边的葫芦灸、火龙罐体验区,袅袅艾香弥漫开来,市民王女士刚做完葫芦灸,额头沁着细汗:“浑身暖暖的,比贴暖宝宝还舒服!”

“这个香囊闻着真安神!”中药香囊DIY台前,00后女孩小林正跟着工作人员挑选艾草、丁香、藿香,她手里的手机架支在桌上,实时记录制作过程。“本来是陪爸妈来吃饭,看见夜市就挪不开脚了。”小林笑着说,自己平时就爱用艾灸贴、煮养生茶,“亲手做的香囊既能驱蚊,又能当装饰,必须发朋友圈‘安利’!”她身边,几位年轻人围在一起,比试着各自做的养生经络锤,锤柄上缠的彩绳五颜六色,“这个锤子里有艾草和决明子,敲腰特别舒服!”

舌尖上的“养生味”同样让人驻足。秋季养生茶品尝区,工作人员端着刚泡好的药茶,茶香混合着桂花的清甜,引得市民纷纷驻足。“这是麦冬百合茶,适合秋季咽干咳嗽的人喝。”工作人员一边递茶,一边讲解,“要是脾胃虚,就试试陈皮茯苓茶,记得别喝凉的。”市民刘先生端着茶盏,边喝边记:“比奶茶健康,回家我也试试煮!”旁边的“识百草”展台前,黄芪、麦冬、茯苓等中草药整齐摆放,标签上写着功效和用法,孩子们凑在跟前,好奇地摸着凉凉的茯苓片,家长则拿着手机拍照,“回家教孩子认中药,比看书直观多了。”

晚上6点,八段锦表演准时开始。专业教练身着传统服饰,随着舒缓的音乐抬手、转身、下蹲,动作行云流水。“跟着做!”教练话音刚落,市民们纷纷站成队列,跟着抬手、扩胸,虽然动作略显生涩,但眼神专注。“平时总坐着,跟着练一会儿,浑身都舒展了。”刚练完一套的市民赵阿姨喘着气说,她还特意拍了视频,“回去教老伴儿,以后每天早上练!”

背后:“接地气”的坚持,让中医走进生活

“每场都有上千人来,今年年轻人特别多!”郑州市中医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徐学功穿梭在各个展区,看着热闹的场景,脸上满是笑意。他介绍,中医药文化夜市已连续举办多场,慢慢做成了医院的品牌项目,“能这么受欢迎,核心就是‘接地气’——把中医服务从医院搬到市民身边,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徐学功说,夜市的板块设置都是“按需定制”:春季侧重祛湿,夏季主推清热,秋季聚焦润燥,冬季注重保暖,“就像这次秋季夜市,重点解决呼吸道、睡眠、肠胃问题,都是市民最关心的。”而“帖氏飞针”“常氏三绝”“苟氏功能针刀”三个市级流派传承人的参与,更是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非遗中医技法,“这些传承人平时一号难求,夜市上能免费咨询、体验,大家自然愿意来。”

谈及夜市的新变化,徐学功笑着说,最明显的就是年轻人多了,“以前来的大多是中老年人,现在年轻人占了一半还多。”他认为,这得益于互动项目的创新,“中药香囊、经络锤DIY,还有经络拍打操,既有趣又实用,年轻人喜欢分享,也让中医‘出圈’了。”他举例说,上次夜市有个年轻人拍的耳穴压豆视频,点赞量过万,“好多人留言问下次什么时候办,这就是最好的宣传。”

未来:从“夜市”到“日常”,中医要“守正创新”

“夜市不是终点,是起点。”徐学功透露,未来中医药文化夜市将继续坚持公益属性和体验导向,走进更多地方,“除了社区、文创园,还要去商圈、学校,让不同人群都能接触中医。”

数字化、互动化是下一步的重点。“我们计划引入VR经络导航,让市民直观看到经络走向;还会搞线上义诊联动,现场没来得及咨询的,线上就能问专家。”徐学功说,要让夜市“好看、好玩、好用”,比如开发中医养生小游戏,让孩子在玩中认中药;设置“中医小课堂”,教大家简单的推拿手法、食疗方,“让大家不仅来体验,还能把养生知识带回家。”

更重要的是“守正创新”。“传统不能丢,比如非遗技法、八段锦这些精髓,要好好保护、传承。”徐学功说,但也要结合现代生活方式,“年轻人喜欢短视频,我们就拍中医小科普;大家习惯线上预约,我们就开通报名通道,让中医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他希望,通过夜市这个“窗口”,让更多人了解中医、信任中医,实现文化与健康的“双向奔赴”,“让千年中医智慧,真正成为市民的‘健康伙伴’。”

晚上8点,夜市接近尾声,但不少市民仍舍不得离开,有的在义诊台询问后续调理方案,有的在非遗展区预约下次体验,还有的拿着刚做的香囊,在文创园的灯光下拍照。“下届什么时候办?”“记得通知我!”市民们的声音此起彼伏。灯光下,中医的智慧与市民的笑脸交织,勾勒出一幅“健康郑州”的温暖图景——这场跨越千年的“养生之约”,还在继续。

据悉,二砂文创园中医药夜市活动为“2025中国·郑州‘一带一路’中医针灸技术交流大会”其中一场,此外主会场郑州嘉锦酒店、绿城广场两大分会场同步开放,带市民沉浸式感受“针尖上的奇妙世界”。

本次大会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国针灸学会指导,郑州市中医院主办,河南省针灸学会协办,旨在推动中医针灸技术的国际交流与融合发展,搭建一个高规格、多维度、惠民生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青禾 麻文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养生   郑州   夜市   中医药   主力   中医   千年   年轻人   市民   香囊   针灸   经络   秋季   麦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