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合作项目刚签约,印尼转身投靠美国开矿,商务部反制说到做到

前言

6月29日,中印59亿美元电池项目奠基仪式刚结束,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还沉浸在"工业化里程碑"的喜悦中。

哪知道不到24小时,印尼经济部长艾尔朗加来了个大转弯:主动邀请美国一起挖镍矿、开发稀土,还承诺给美国农产品开绿灯。

这张"投名状"到底值几个钱?中方会怎么收拾印尼?

作者-彤

中方出手够狠

7月1日,商务部一纸公告,对印尼不锈钢征收反倾销税,税率最高43%。

这招看似平常,实际上直接戳中了印尼镍产业的命门,算是给那些想两头通吃的家伙们上了一课。

时机选得太巧了,印尼前脚刚向美国递了"投名状",后脚中国的反制措施就来了,这速度,比闪电还快。商务部的公告里虽然没点名,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冲着印尼去的

要知道,不锈钢可是印尼的重要出口商品。2024年的数据显示,印尼对华不锈钢出口占了他们总出口的三成左右。

这一块要是被高关税卡住,印尼企业直接就得掉块肉。更要命的是,不锈钢生产离不开镍,而中国在全球镍精炼产能里占了75%以上

印尼想在镍矿上做文章?中国这招就是在告诉他们:别忘了你的产业链是怎么来的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印尼砸了142亿美元,从采矿到冶炼到加工,几乎把整个产业链都给印尼建起来了。现在想用中国的技术去讨好美国?门儿都没有。

这第一击下去,印尼的镍产业直接感受到了什么叫"切肤之痛"。那些原本指望着对华出口不锈钢赚钱的企业,现在得重新算算账了。

中国这手,不光是经济反制,更是在对全世界表态:谁想玩两面三刀,先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

印尼的小算盘

印尼打什么算盘?艾尔朗加这人精得很,想两头讨好。一边拿中国的钱和技术升级产业,一边又想抱美国大腿避免关税,典型的既要又要。

艾尔朗加这人背景不简单。从工程师爬到商界大佬,再到政坛核心,履历横跨制造业、贸易和投资。他当经济统筹部长这些年,一直在推"实用主义"政策,说白了就是谁给好处就跟谁走。这次在中美之间搞平衡,也是他一贯的风格。

印尼手里确实有张好牌。全球镍储量22%都在他们那儿,镍又是电动车电池的核心原料。

眼看着全球电动车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这玩意儿比黄金还抢手。印尼想当"电池界的沙特",这想法倒是挺美。

可问题在于,印尼低估了中国对战略资源的敏感度。中国不光是投资方,还是最大的下游市场和技术提供方。

更关键的是,眼看着7月8日美国关税谈判的最后期限就到了,印尼慌了神。特朗普那边放话,7月9日前谈不拢就加征重税,给印尼准备的"大礼包"是高达32%的惩罚性关税。

这刀刀见血,精准地砍向印尼的出口命脉。印尼想着,与其硬抗美国的关税大棒,不如主动示好,用镍矿这张王牌换取关税减免。

算盘打得挺响,但却没算到中国这边的反应会这么快这么狠。

技术才是硬道理

技术这玩意儿,不是说有就有。

中国掌握着90%的稀土分离专利,印尼以为把镍矿给美国就能帮忙破局,却不知道没了中国的技术,那些矿石就是一堆值钱的泥巴。

全球超过90%的稀土分离技术专利都在中国手里,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美国就算拿到了印尼的原矿,也只能干瞪眼。想要把这些"高级泥巴"变成真正有用的材料,还得求着中国的技术。这就像是有了麦子却没有磨坊,最终还是得找那个掌握磨坊的人

更要命的是,中国在镍精炼产能上的控制力更是压倒性的。全球75%以上的镍精炼产能都被中国掌握在手里。

印尼的镍矿开采出来后,很大程度上还得依靠中国的加工能力才能变成真正的工业原料。想绕开中国?基本上不可能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敢这么硬气地反制印尼。技术垄断就是最大的底牌。过去几年,中国企业不光在印尼投资建厂,更重要的是把整套技术体系都移植过去了。

从湿法冶炼到电池材料制造,印尼的整个新能源产业链都离不开中国的技术支撑

现在印尼想拿着中国的技术去讨好美国,这不是明摆着"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吗?中国要是不给点颜色看看,岂不是显得太好欺负了?技术才是真正的护城河,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话语权。

印尼这回算是领教了什么叫技术制裁的威力。

后续还有好戏看

好戏还在后头,印尼想两头通吃,结果可能两头挨打。中国有的是替代选择,菲律宾、古巴的镍矿也不差,真以为离了张屠夫就得吃带毛猪?

中美印三家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美国想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印尼想在大国博弈中捞好处,中国则要维护自己的战略利益。这场三方博弈,每一步都牵一发而动全身

印尼现在进退两难。一边是中国的反倾销税已经落地,不锈钢出口直接受影响;另一边是美国的关税大棒还悬在头顶,7月9日的期限越来越近。两头都不好惹,两头都得罪不起

中国这边倒是很淡定,菲律宾的镍储量也不少,古巴那边也在眉来眼去。真要是印尼继续不识抬举,大不了换个合作伙伴。反正技术在中国手里,主动权从来都不在印尼那边

更有意思的是,这事儿还给其他东南亚国家上了一课。谁想在中美之间玩平衡,先看看印尼的下场

新加坡、马来西亚这些国家,估计都在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冒然行动。中国这次的反应速度和力度,让所有人都看明白了什么叫底线

未来几个月,印尼政府内部估计要开不少会了。是继续硬扛中国的压力,还是赶紧服软重新谈判?艾尔朗加的"实用主义"这回要面临真正的考验

小国想在大国间走钢丝,一个不小心就得摔个狗吃屎。

结语

印尼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典型的"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国际关系不是菜市场讨价还价,既然选择了合作,就得讲点契约精神。

中方这次反制,不光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更是在告诉全世界:谁想玩两面三刀,先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

技术就是硬道理,掌握了核心技术就掌握了话语权。印尼以为手里握着镍矿就能为所欲为,却没想到离了中国的技术和市场,那些矿石就是一堆昂贵的石头。这一课,不光印尼要学,其他想要投机取巧的国家也该好好琢磨琢磨。

你觉得印尼接下来会怎么办?是继续硬扛还是乖乖服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财经   印尼   商务部   反制   说到做到   合作项目   美国   中国   技术   关税   两头   中美   不锈钢   手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