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若中国不偿还清朝的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华的几千亿债

国那边有些媒体和政客最近老爱翻旧账,把清朝时候的债券拿出来说事儿。简单点讲,就是他们觉得中国欠了美国债券持有者一大笔钱,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发的那些债,到现在算上利息得有上万亿美元。

要是中国不还,美国就可能不认欠中国的几千亿国债,直接抵消掉。这听起来像在玩儿赖账游戏,但背后牵扯到历史、法律和现在的中美关系。咱们一步步来聊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别急着下结论,先看看事实。

先说说这些债的来龙去脉。清朝晚期,特别是1911年左右,政府为了修湖广铁路,从国外借钱发了债券。主要卖给美国、英国这些国家的投资者,总额换算成几百万英镑。这些债券是金本位的,利息挺高,大概5%左右,吸引了不少普通人买。

债券的钱用来建铁路,从汉口到广州那条线,本来是为发展交通,但背景是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逼着借的。清政府没了之后,民国接手,继续还本付息。官员们按时汇钱,到1937年抗日战争打起来,财政吃不消,就停了。

战争期间铁路被毁,资金链彻底断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政府明确不认这些旧债,因为它们是帝国主义侵略下的产物。国际法上,主权国家换了之后,不用继承前面的不公债务,有不少先例支持这点。

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国务院的文件写得清清楚楚,中国不用还那些历史债券。后来几年,美国有些投资者不甘心,上法院告。

比如1980年代在阿拉巴马联邦法庭,原告拿着旧债券去起诉,法庭以主权豁免和时效过了为由,驳回了。类似案子后来又冒头几次,法庭态度都一样。这些债券慢慢变成收藏品,市面上偶尔交易,但法律上没啥价值。

进入2000年代,一个叫美国债券持有人基金会的组织成立了,2001年左右,由琼娜·比安科领头。她收集了上千张债券,代表大概2万名持有者。

这些债券主要是民国时期发的,但也包括清朝的,总价值算上复利现在超过1万亿美元。基金会一直推动这事儿,曾在2018年接触特朗普团队,想用债券抵债。

2023年夏天,这事儿闹得挺大。7月4日,美国媒体《国会山报》发了一篇文章,直指中国欠美国债券持有者上万亿美元的债。

文章作者是安德鲁·黑尔,来自传统基金会。他分析历史档案,说这些债从清朝和民国借款开始,利息滚到现在规模巨大。作者提出,要是中国不还,美国可以收购这些债券,用来抵消中国持有的8500亿美元美国国债。

文章列出债券发行细节,比如由国际银行经手,持有者包括退休民众的继承人。文章一出,华盛顿政界就热闹了。

支持者团体美国债券持有人基金会跳出来,推动在线请愿,收集签名。他们分享债券扫描件,解释中断原因。基金会负责人琼娜·比安科多次接受采访,强调债务从未清偿。

几个月后,国会金融服务委员会开了听证会,一位共和党议员发言,要求国务院把这事儿纳入对华政策评估。听证会上,分发文件副本,议员们讨论贸易不平衡。2024年4月,参议员J.D.万斯推出了一项法案,限制中国进入美国资本市场,除非偿还旧债。

法案文本算出复利总额,强调美国人权益。基金会组织游说,在国会走廊分发资料。法案虽没通过,但辩论激烈,反对党引用建交文件,说1979年已放弃索赔。反对意见也没闲着。

国际法专家在媒体上表示,这种抵消违反条约法公约,旧债时效已过。经济学家用数据演示,如果美国单方面扣债,会动摇全球债券市场信誉,引发贸易报复。智库报告指出,这可能影响双边投资协定,潜在损失包括贸易额下滑。

整个过程中,旧债话题被当作政治杠杆。基金会继续研讨会,展示债券细节。媒体追踪报道,采访持有人讲述家族故事。

2025年初,类似提议又在国会冒头,议员们提及与中国经济摩擦。专家报告层出,分析法律无效性,指出清朝借款受列强胁迫,如义和团赔款压力。从历史看,这些债券发行时,中国处于半殖民状态,借款条件不公。

新中国拒绝继承,合情合理。美国一些人翻旧账,更多是借题发挥,针对当前经贸矛盾。债券持有人基金会成立于2001年左右,负责人比安科长期推动此事,曾在2018年和特朗普团队接触,试图用债券抵债。

但国际共识是,主权债务继承不适用于革命后政府,尤其涉及不平等条约。

美国国债是中国外汇储备重要部分,持有量稳定在8000亿美元以上。美国继续付息,没实际扣减。专家认为,强制抵消会破坏金融体系互信,全球投资者可能抛售美债。中国外交部多次回应,这些债源于侵略,不予承认。

国际法庭先例不支持此类索赔,如类似历史债务案。法案推进虽有声势,但国会辩论显示分歧大。支持者强调国家利益,反对者指出风险。

基金会游说持续,媒体报道渐趋理性。旧债计算方式争议多,有人说一万亿,有人算成几千亿,取决于复利算法。但核心是法律地位,已被否认。

再深挖一下,这事儿不是新鲜事儿,早就有先例。英国在1987年,通过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判,逼中国偿还给英国债券持有者。撒切尔说,要想进入英国资本市场,就得还债。中国同意了,设立了基金偿还英国人。

但美国这边,一直没这么硬气。历届政府都回避这事儿,觉得中国会慢慢西化,还会还债。可现在中美关系紧张了,两党都把中国当成威胁,这旧债就成了工具。

文章里提到,国会两党支持了这事儿20年,有好几个决议和联名信,但政府没行动。现在拜登政府有机会,但还没动静。

从金融角度看,美国欠中国的债是8500亿左右,每天利息就95万美元。要是抵消,能省不少钱,还能降低国债负担。美国国债总规模巨大,接近35万亿,这笔抵消虽小,但象征意义大。智库报告说,这能改善美国全球金融地位。

但风险也大,全球市场靠互信,要是美国单方面扣债,其他国家可能不信美国债了,导致美债抛售,利率上升,经济受伤。中国持有美债是外汇储备的一部分,稳定在8000亿以上,没大变化。美国继续付息,没扣过。

继任政府原则说,PRC得还ROC的债。但PRC不认,因为是旧政权的不公债。国际法有例外,尤其是革命后不继承不平等条约债。俄罗斯1918年布尔什维克革命后,不认沙皇债,后来1986年苏联还了英国的,1996年俄罗斯还了法国的,为进资本市场。

中国跟英国的协议是先例,但美国没逼。中国外交部说,这些债是侵略产物,不认。法庭案子都输了,时效过了,主权豁免。

基金会ABF持债券价值超1万亿,代表2万持有者。他们说,这是普通美国人的钱,退休金啥的。比安科是基金会主席,从2001年起就干这事儿,收集债券,游说国会。2024年万斯法案是她推动的结果之一。

法案S.3945,说要禁中国和国企进美国债券市场,除非还债。类似还有众议员安迪·奥格尔斯的提案。国会听证会上,议员说,这能结束中国选择性违约,遵守国际规范。

但反对声不少。华尔街和中国有大生意,反对这事儿,怕影响投资。政客被游说集团影响,国会虽叫得凶,但法案没过。

2025年又提,但分歧大。经济学家说,这会引发报复,中国可能卖美债,市场乱套。智库说,BRICS国家挑战美元霸权,这事儿加剧对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1

标签:历史   美国   清朝   债务   中国   债券   基金会   国会   法案   持有者   英国   国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