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巴基斯坦5月7日交火之后,紧张局势持续。在军事领域之外,两国还在农业、贸易、经济援助等其他方面较劲。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近日发布报告《巴印紧张局势升级将拖累巴基斯坦经济增长》,称紧张局势升级对巴基斯坦本已紧张的经济构成了重大威胁。相比之下,印度的宏观经济状况将保持稳定,预计其经济活动不会受到干扰。
要知道巴基斯坦这日子,真不是一天两天难熬了,2008年那场全球金融海啸,更是把它往悬崖边上猛推了一把,贸易逆差一下子干到120亿美元,外汇储备瘪得像被戳破的气球,通货膨胀率更是吓人,高达25%!老百姓连买面粉都得靠抢,这日子还怎么过?
前总统穆沙拉夫,99年政变上台,干到08年辞职,他在位时,因为帮着美国反恐,跟美国关系铁,拿了不少援助,可也在国内得罪了不少人,他一走,就去了伦敦,后来想回国选总统,结果没选成还被抓了,最后2023年在迪拜病逝,扎尔达里接手的就是这么个千疮百孔的局面。
眼看国家就要瘫痪,扎尔达里政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满世界找钱续命,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我国,中方评估之后,二话不说,先批了5亿美元的无息贷款,还透了口风:后续不够,咱再商量,这笔钱数额不算顶天,但在当时,绝对是救命的甘露。
可谁也没想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撑腰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那反应速度和砸钱的规模,简直让人瞠目结舌,11月份,IMF大笔一挥,76亿美元的贷款就批下来了,足足是中国的15倍还多!这笔巨款,硬是把巴基斯坦从破产的悬崖边上给拽了回来。
但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可不是白吃的,IMF的钱袋子一开,条件也跟着来了,而且不是一般的苛刻:巴基斯坦必须大刀阔斧削减政府补贴,老百姓的日子更紧巴,税收得往上加,企业的压力也更大,市场还得进一步敞开大门,本土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巴基斯坦政府签这份协议的时候,心里头估计也是五味杂陈,明知道这些条款一公布,国内肯定要炸锅,果不其然,协议内容一出来,卡拉奇这些大城市立马就爆发了大规模抗议,反美情绪跟火山似的往上喷,是啊,拿生活质量换贷款,这账怎么算,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
西方国家这次为什么这么快、这么“大方”地掏钱?真是活雷锋雪中送炭吗?当然不是,他们盯着的,正是瓜达尔港这块肥肉。
这港口可不一般,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紧挨着印度洋,离霍尔木兹海峡也就400公里,全球差不多五分之一的原油都得从这儿过,谁要是能把这地方捏在手里,那在国际能源运输的大动脉上,可就有了响当当的话语权,这就好比武侠小说里的兵家必争之地,谁占了,谁就能号令一方。
中国早在2002年就看出了瓜达尔港的潜力,开始帮助巴基斯坦建设,2007年港口建成后,运营权交给了新加坡港务集团(PSA)。
新加坡人接手后,瓜达尔港一直不温不火,货运量低迷,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潜力,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扎尔达里总统访问中国时,与中方商议收回瓜达尔港的运营权,并将其纳入中巴经济走廊计划。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美国佬立马就警觉起来,他们心里明镜似的,要是让中国把瓜达尔港给盘活了,那中国在印度洋的航运影响力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直接威胁到美国的能源安全和它在那个地区的战略小算盘。
印度也坐不住了,赶紧跟伊朗联手,加快开发离瓜达尔港才170公里的恰巴哈尔港,明摆着就是要跟瓜达尔港打擂台,就连新加坡,也怕瓜达尔港抢了马六甲海峡的生意,在背后嘀嘀咕咕,想劝巴基斯坦别把港口交给中国。
IMF那笔又快又多的贷款,除了救急,更像是一副“金手铐”,想用经济手段把巴基斯坦往西方阵营里拽,顺带着把瓜达尔港的控制权也捞过去。
瓜达尔港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挨着印度洋,离霍尔木兹海峡才400公里,是全球20%原油的必经之路,谁控制了这港口,谁就在能源线上捏了把汗。
可巴基斯坦也不是傻子,没有完全照着西方的剧本走,到了2011年,新加坡港务集团自己也觉得干不下去了,经营不善加上安全问题,干脆撂挑子不干了,机会来了!
2013年,瓜达尔港的运营权正式移交给了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美国人虽然心里一百个不乐意,但也只能干瞪眼,没辙,中国一接手,那可是下了血本,马上砸钱升级改造港口,修配套的公路,建工业园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瓜达尔港对中国的战略意义显而易见,它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龙头,直接打通了中国西部地区通向印度洋的大门,新疆等内陆省份的货物,以后就能从这里直接出海,大大提升运输便利性。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能源和贸易运输上,能在一定程度上绕开马六甲海峡这个战略瓶颈,提高安全系数,对于巴基斯坦和中亚那些内陆国家而言,瓜达尔港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显著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和成本,这无疑是一把打开区域发展新局面的钥匙。
正因为这地方太重要,地理位置无可替代,瓜达尔港自然就成了各方势力掰手腕的焦点,中国能最终拿到并且努力维持住运营权,靠的不仅仅是长期的真金白银投入,更是和巴基斯坦之间那种“铁哥们”的战略互信。
在中国接手后虽然使出了吃奶的劲儿,但瓜达尔港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2015年港口扩建开工,2016年第一艘中国货轮从这儿开出去,才算真正开始转起来。
但俾路支省那地方不太平,安全形势一直是个大麻烦,2018年还发生过针对中方车队的袭击,港口的吞吐量也迟迟上不去,到了2021年,连巴基斯坦三个主要港口总吞吐量的1%都不到,这可有点尴尬。
困难再多,中国也没打退堂鼓,2022年,连接瓜达尔港和内陆的东湾快速路通车了,货物进出港口的时间一下子缩短了不少,2023年,港区又升级了设备,还建了个海水淡化厂,解决了当地老大难的淡水问题,这些持续不断的投入,就像给病人输血一样,一点点在改善港口的运营基础。
可外边的压力和捣乱也从来没停过,比如,2022年IMF跟巴基斯坦谈新一轮贷款的时候,美国就跳出来,非要巴方公开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债务细节,明摆着就是想借机限制中国在当地的影响力。
西方媒体呢,也跟着起哄,天天炒作什么“债务陷阱”,好像中国就是放高利贷的,但巴基斯坦人心里有数,他们觉得中国主导的项目给当地带来了差不多20万个工作岗位,那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比西方那些口头支票靠谱多了。
回头看,中国那5亿美元无息贷款,虽然数目上跟IMF没法比,但人家不附加乱七八糟的政治条件,这一点巴基斯坦显然更受用。
西方的援助倒是又快又多,可那背后藏着的算盘珠子和一堆附加条款,让巴基斯坦花钱都花得提心吊胆,他们明白得很,经济上要是被人彻底拿捏了,国家主权和政策的独立性可就悬了。
到了2024年,瓜达尔港的货运量总算开始慢慢往上爬了,但离成为地区性的大型贸易枢纽,那路还长着呢,俾路支省的动荡,依然是卡脖子的主要问题,严重影响着投资环境,印度那边也没闲着,2024年还在给恰巴哈尔港砸钱,摆明了要对着干,美国呢,则继续挥舞着IMF这些工具,时不时地给巴基斯坦上点眼药。
瓜达尔港的未来,就像这片土地一样,充满了未知数,中国能不能顶住压力,把这颗棋子真正盘活,巴基斯坦自己能不能稳住阵脚,给港口一个安宁的发展环境?这场围绕着“咽喉要道”的角力,看来还得持续很久,大戏,还在后头呢。
来源:阿杰要幸福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1322272623657153&wfr=spider&for=pc
更新时间:2025-05-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