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无人,我国双潜器在北极深海实现多个首次

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完成考察任务。除了“蛟龙”号在北极冰区的首次下潜,这次任务还有另一个突破,就是完成了全球首次极区载人与无人潜水器的水下协同作业。

载人无人协同

双潜器首次“携手”闯深海

本航次最北到达北纬77.5°,填补了我国大洋航次在高纬度海域精细综合调查的空白。载人潜水器能够在常规设备难以到达的极端复杂地理区域,开展抵近观测和精准取样工作。

此次考察“蛟龙”号采集了大量的岩石、沉积物和海水样品,获得了海鞘、海葵、蛇尾、钩虾、海蜘蛛等12大类183件生物样品。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助理研究员 李梦娜:此次载人深潜获取的生物样品相较于传统的底栖拖网等被动采样方式,质量更佳和完整度更高,有利于后续形态鉴定和科学研究。

此外,中国第15次北冰洋考察中,首次按不同水深梯度和时间尺度布放多套海底生物影像观测系统,获取了多要素、多层次、多时空尺度的冰边缘区调查数据。

在海洋深处,有一种特有的类似雪花飞舞的现象被称为“海雪”,实际是由海洋悬浮颗粒碰撞粘连形成的大型絮状悬浮物,科学家通过深海潜水器才能肉眼观察到这个现象。而本次北冰洋考察也增进了对北极“海雪”形成机制的理解,为研究北极冰边缘区生态系统对海冰消退的响应奠定了基础。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科技   北极   深海   我国   北冰洋   航次   样品   蛟龙   生物   尺度   中国   拖网   絮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