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重压下,加拿大转对华示好,访华刚结束,火速减税求合作

文 | 普朗鸣

编辑 | 普朗鸣

加拿大外长访华刚结束,加拿大财政部马上就落地了钢铝关税减免政策,但加拿大之前在对华经贸上态度并不算积极,现在却在访华后这么快推进合作,反差实在太大。

而且加拿大总理说,只要特朗普的核心盟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敢入境,就会依法逮捕他,在美国一直加征关税、压缩资源配额的压力下,加拿大选择对华示好,真能把国内经济从困境里拉出来吗?

加拿大这次转向中国,真是被美国的经济挤压逼到了必须自救的地步,今年3月,特朗普政府把加拿大钢铝关税从25%直接提到了50%,钢铝产业本来就是加拿大经济的重要支柱,这一下简直是往要害上打。

而且美国还放话要重新审查《美加墨协定》里的农产品配额,农产品出口可是加拿大农业大省的命根子,要是配额真被砍了,几十万农户的收入肯定要大减。

受关税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钢铁厂,从去年开始,当地钢铁厂因为原材料成本涨得太厉害,三条主要生产线停了两条。

当地工会看不下去,组织了好几场抗议,这不仅让卡尼政府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也把加拿大制造业的脆弱家底彻底暴露了出来。

可美国的施压还没停,不光是钢铝和农产品,4月的时候,美国又威胁要削减加拿大能源出口配额。

因为加拿大70%的能源出口都靠美国市场,一旦配额缩减,不光能源行业12万从业者要受影响,国内能源价格都可能跟着波动。

到了6月,美国又在北极资源开发上跟加拿大抢利益,甚至有美国官员公开说加拿大应该更听美国的话,这种带着霸权味儿的话,彻底把加拿大民众的不满给点燃了。

到这时候,美国等于是把加拿大的求助路全堵死了,从美国买原材料成本太高,自己的出口市场又被美国压缩,要是再找不到新的合作伙伴,加拿大国内的产业体系说不定真要撑不住了。

面对美国一步步紧逼,加拿大把目光投向了中国,而且这场自救根本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规划。

9月纽约联合国大会的时候,中方高层和加拿大总理卡尼见了面,当时中方提出双方相向而行的合作想法,卡尼马上回应说愿意深化能源、旅游合作,这段对话其实已经为之后的合作埋下了伏笔。

进入10月,加拿大对华动作就跟按下了加速键似的,第一步就是派外长阿南德专门访华。

这次访华中,阿南德不光跟中方敲定了贸易、农业、能源三大领域的合作方向,还特意强调卡尼总理特别重视对华合作,明摆着是想让中方知道,加拿大政府层面是真心想推进合作的。

在农业合作上,中方同意重启农产品关税谈判,这对加拿大来说太重要了,加拿大的油菜籽、小麦品质都不错。

但之前因为关税问题,进中国市场的成本一直很高,要是谈判能顺利推进,加拿大农户就能有更大的销售市场了。

访华刚结束,加拿大马上迈出第二步,落地钢铝关税减免政策,加拿大财长商鹏飞在记者会上解释说这些产品是维持供应链必须的。

这话的意思其实很明白,加拿大自己造不出足够的钢铝产品,从美国买又因为关税太高不划算,只能找中国要更划算的货源。

为了让政策快点起作用,加拿大把生效时间定在10月15日,访华结束没几天就落地了。

还有就是加拿大在细节上为合作铺路,虽然钢铝关税减免的细则要到11月15日才公布,但这次减免可能覆盖了建筑用钢、汽车用铝这些跟民生和工业都相关的品类,而这些正好是加拿大当前供应链里缺的。

同时,中方也拿出了合作的诚意,除了重启农产品关税谈判,还表示愿意在能源领域加强合作,比如探讨让加拿大液化天然气进入中国市场,这对靠能源出口吃饭的加拿大来说,无疑是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9月高层见面聊合作,到10月外长访华、落地关税减免,加拿大每一步都衔接得特别紧,显然是早就想好了的经济自救计划。

就在加拿大跟中国频频推进合作的时候,总理卡尼在彭博电视台的表态也引发了热议,只要内塔尼亚胡入境加拿大,就会逮捕他,这表态看起来是加拿大对以色列态度强硬,实际上是在给美国递信号。

其实加拿大不是突然对以色列硬气的,早在9月21日,加拿大就已经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支持两国方案,这次针对内塔尼亚胡的表态,其实是延续了这个立场。

但选择在这个时候公开说出来,更多是因为内塔尼亚胡和特朗普的特殊关系,美国大选时,内塔尼亚胡不光公开帮特朗普站台,还承诺特朗普要是当选就深化美以军事合作。

而特朗普当选后,在加沙冲突里也明着帮以色列拉偏架,美以联盟有多近,一看就知道。

加拿大在这个节点对特朗普的核心盟友来硬的,其实是想跟美国说别再压榨我们了。

面对美国今年以来加关税、威胁砍配额、抢资源这些操作,加拿大要是直接跟美国对着干,既没底气,还可能招来更狠的报复。

但通过对美国盟友表态,既能不跟美国正面冲突,又能让美国明白加拿大已经忍到极限了,加拿大是想靠这个逼美国在经贸上松点手。

另外,这也是卡尼政府争取国内支持的办法,之前美国官员说加拿大该更听美国的话,这话让加拿大民众的民族情绪一下就上来了,卡尼政府得用实际行动证明不会一味妥协。

对内塔尼亚胡硬气,既能让国内民众看到政府在对抗美国霸权,又不用承担跟美国彻底闹僵的风险,等于是一举两得。

不过,这种对美盟友的硬气,可不代表加拿大敢跟美国彻底决裂,毕竟美加在能源、安全上绑了几十年,加拿大的国防安全主要靠美国主导的北约。

能源出口也还有大量份额靠美国市场,真要跟美国划清界限,加拿大目前还没这个底气。

不管是火速对华减税求合作,还是对美盟友放硬话递信号,加拿大所有动作的核心都是自身利益。

这种在大国之间找生存空间的平衡术,短期内确实能帮它缓解经济压力,但往长远看,麻烦其实不少。

因为钢铝关税减免具有不确定性,虽然政策10月15日已经生效,但细则要到11月15日才公布,这期间要是美国施压,加拿大会不会偷偷缩小减免范围,或者提高部分产品的准入门槛,现在谁也说不准。

毕竟2020年美国就曾逼着加拿大放弃跟华为的5G合作,面对美国的压力,加拿大之前就有过妥协的例子。

其次是中加农产品谈判的难度,中方虽然同意重启谈判,但特朗普政府很可能会从中作梗。

美国的农产品产业跟加拿大是竞争关系,要是中加农产品合作顺顺利利推进,美国农产品进中国市场的空间可能就被压缩了。

特朗普政府大概率会通过给加拿大施压,甚至直接跟中方交涉的方式,来阻碍谈判。

但更核心的问题还是美加关系的深度绑定,虽说加拿大这次靠对美盟友硬气给美国递了信号,但在能源领域,加拿大70%的出口还是靠美国。

在安全领域,加拿大的国防预算、军事部署也都跟美国绑得很紧,这种长期形成的依赖,不是靠几次对华合作就能彻底改变的。

一旦美国在关键领域对加拿大下狠手,比如大幅削减能源配额,加拿大很可能就得重新调整对华合作的节奏。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中加合作的积极意义,对加拿大来说,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能给它的钢铝产品、农产品提供新的出口渠道,帮它缓解国内产业压力。

对中国来说,跟加拿大在能源、农业领域合作,也能让国内供应链的选择更多样,实现互利共赢。

但这种合作能不能一直深化下去,关键还是看加拿大能不能顶住美国的压力,能不能保持相对独立的立场。

因为两边讨好的日子通常长不了,未来加拿大要是想真正实现经济稳定,还得在外交和经贸政策上找个更清晰、更坚定的方向,而不是在中美之间来回摇摆。

信息来源:
加拿大减免部分中美钢铝关税--枢密院十号

加诎闶此拿大总理卡尼明确表态:以总理来加拿大就逮捕--看看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3

标签:财经   加拿大   示好   美国   关税   结束   能源   农产品   中方   盟友   配额   硬气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