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如何改写人生轨迹与心灵风景

在生活的长河里,常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读过的书都忘了,读书还有啥意义呢?就像每天吃的饭菜,大多都记不清具体模样,那读书不也如此?但细细琢磨,吃饭塑造了我们的身体,读书,又何尝不是在雕琢我们的灵魂。

有位作家曾讲过,一个不看书的人,其价值观只能由亲朋好友来定,因为没有其他输入途径。这就好比坐井观天的青蛙,以为头顶那方小小天空就是世界的全貌。我有个朋友,曾经就深陷这样的困境。25岁的她,被家人疯狂催婚。家人的话语像紧箍咒,“现在你挑别人,再过几年别人挑你,别挑三拣四”,一遍又一遍地在她耳边回响。

在本该尽情绽放青春光彩的年纪,她却奔波在一场又一场的相亲中。这个不合适,马上约下一个。次数多了,“剩女”这个词就像阴影,让她陷入无尽的焦虑与内耗。她迷茫无措,不知道如何解脱。直到她开始读书,读周梵的《先学会爱自己,再遇见对的你》,才看清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脆弱与不成熟,从而踏上自我成长之路。读李筱懿的《先谋生,再谋爱》,她懂得自身价值才是爱情价值的基石,无论何时,提升自己能力才是关键,而不是幻想白马王子来拯救自己。读《情绪自由》,她找到了糟糕情绪的源头,学会理解、接纳与释放,从焦虑走向自洽快乐。

这些书,如同黑夜里的明灯,治愈了她内心的伤痛,驱散了心灵的阴霾。她意识到,身边人的话不过基于他们的认知,未必正确。而自己之前的痛苦,源于认知局限,盲目认同那些话语。读书,让她学会屏蔽外界杂音,构建自己的认知判断,看到更广阔的天地,去过自己心仪的生活。

读书之后,人的心境也会悄然改变。演员宋佳说过,得自己哄自己高兴,学会让自己快乐的能力。我自己也是如此,比起20多岁时,我更爱30多岁读书后的自己。曾经的我,郁郁寡欢,情绪极易受他人影响。读书后,我学会摆脱内耗与空虚,走出“心无力”的状态。读《走出心无力》,我知晓倦怠感的来源,学会自我救赎。读《被讨厌的勇气》,我不再渴求他人认可,明白让自己快乐才是我的课题。

正如有人说的,人一生最该学会的,是无论风雨多大,都能让自己快乐起来。心情愉悦时,看万物皆美好。何必为难自己,先让自己快乐,生活才会明媚起来。周国平老师也讲,通过读书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就不会被生活轻易打倒。


越成长越明白,能拯救自己的唯有自己。不读书,就难以打破固化思维,构建自身价值体系,去过喜欢的生活。世界上最昂贵的并非奢侈品,而是认知升级的门票,而读书是最便捷的方式。与其每日刷着无尽的视频短剧,不如留半小时给自己,静静翻开一本书,去见识更宏大的世界。

愿读书,如何改写人生轨迹与心灵风景我们都能在书中找寻真实的自己,在文字的滋养下,悄然成就与众不同的人生。让读书成为改写人生轨迹与心灵风景的魔法棒,引领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7

标签:美文   轨迹   心灵   风景   人生   认知   快乐   内耗   情绪   价值   焦虑   价值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