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蒗火把节倒计时!花样玩法抢先看,就等你赴约!

宁蒗火把节倒计时!花样玩法抢先看,就等你赴约!

7月4日下午,“宁”静山城 “蒗”漫彝乡——宁蒗彝族自治县2025年“火把节”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丽江宾馆召开。宁蒗县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部分中央驻滇、省级驻丽,市级主要新闻单位,市内各新媒体,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

宁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凌仁勇在会上详细介绍,7月,宁蒗将迎来最盛大且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此次宁蒗县深度挖掘民族传统节庆文化,旨在营造欢庆氛围,推出宁蒗特色文旅产品,提升宁蒗文旅 IP 品牌影响力。7月5 日至 25 日,以“宁”静山城 “蒗”漫彝乡为主题的 2025 年“火把节”系列活动将精彩上演。

活动期间,亮点纷呈。7月15至17日,将举办第二届泸沽湖诗歌季,诚邀您一起在泸沽湖吟诗作赋;泸沽湖历来被冠以“自由恋爱”的圣地,7月14日将开展泸沽湖集体婚礼活动;为传承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培育本土网红、赋能电商产业,7月10日至25日将开展火把节“美食季”和“网络赶街”网红助农直播带货展销活动;为增强群众体质,引领全民健身新风尚,7月5日至15日将举行“火把杯”篮球和足球比赛;7月17日晚将精心打造,隆重举行2025年“火把节”文艺晚会,晚会将集中展示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展现宁蒗各民族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7月18日的夜晚将是狂欢之夜,将举行“火把节”点火仪式暨火把游行活动,欢迎大家加入火把游行队伍,体验“火的热情、火的节日、火的民族”。宁蒗县各级各部门将精心组织、做好保障工作,确保各项活动顺利举办。

近年来,宁蒗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聚焦市委“做特”宁蒗定位,凝心聚力,奋斗拼搏,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呈现出经济平稳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202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5.3亿元,增长5.2%,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15元,增长7.1%,增速全省排名第一。2024年共接待游客517万人次,同比增长12%,旅游综合收入89亿元。宁蒗县紧紧围绕建设“全省文化旅游特色县”目标,将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生态及特色美景有机融合,集聚发展、各展所长,差异化打造旅游项目,创建多点开花、多业融合的文旅发展新场景。

记者提问

问:宁蒗县第一届集体婚礼活动选择在泸沽湖举行,在推动宁蒗文化旅游发展方面有哪些积极作用,目前筹备情况如何?宁蒗县在倡导婚事新办简办,推动移风易俗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宁蒗彝族自治县民政局副局长 朱艺欣:泸沽湖,有最纯净的湖水,有最神秘的女儿国,有最自由的爱情,历来被冠以“自由恋爱的”圣地。第一届集体婚礼活动纳入宁蒗县2025年“火把节”系列活动之一,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这一活动的认可和肯定,意味着县委、县政府从全县文化旅游发展大局着眼,从发展婚庆经济和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高度布局。我们积极把握集体婚礼这一重要平台,通过电视、报刊、网络新媒体等形式的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写好、说好、拍好、传播好泸沽湖这张名片,让更多的海内外人士来泸沽湖旅游,投资兴业。本次集体婚礼的筹办,不仅是20对新人的幸福启程,更是宁蒗县婚俗改革与文旅发展的生动融合,标志着宁蒗县 “甜蜜经济” 与婚俗改革迈出新步伐。目前筹备情况如下:邀请函通过新媒体进行发布,开展新人招募,目前进展顺利。集体婚礼活动部署会议已召开,各责任单位任务明确,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组委会的统一安排有序开展工作,确保活动顺利举行。

社会关心的婚丧陋习、天价彩礼等问题正是我们婚俗改革的重要内容,民政婚姻工作已从单一的婚姻登记向婚姻家庭综合服务转变,优化拓展婚姻管理服务,积极回应群众对美好婚姻家庭生活新期待。一直以来,我们引导基层组织将婚事新办、喜事简办纳入村规民约,列入“文明村户”“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选,指导红白理事会针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研究制定“负面清单”,强化日常执行。下一步,我们还将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深入人心,让文明婚俗走进千家万户,让“婚事简办、喜事新办”等文明风尚在城市乡村间蔚然成风。

问:请介绍一下宁蒗县2025年“火把杯”篮球赛和足球赛的筹备情况?宁蒗如何以此为契机,引导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进一步推动宁蒗体育事业发展?

宁蒗彝族自治县教育体育局局长胡建文:为确保赛事顺利举办,我们及时制定了方案,专门成立赛事组委会,下设综合协调、医疗卫生及食品安全保障、安全保卫及交通管制、宣传报道、赛事场地、电力及通讯保障6个专项工作组,多次召开联席会议,有序推进筹备工作。目前,比赛报名、比赛设施设备准备、裁判员培训等前期工作基本就绪,7月5日足球赛可顺利开赛,7月9日篮球赛顺利开赛。届时,欢迎大家来现场观看或收看网络直播,领略彝乡火把节的独特魅力。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将本次赛事办成一场精彩纷呈、安全有序的体育盛会。

我们将从以下4个方面发力。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泛宣传赛事举办情况,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体育的魅力,激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二是丰富赛事活动。充分发挥“火把杯”篮球赛、足球赛的带动效应,积极开展每年的“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开展“社区运动会”、“职工运动会”、“民族健身舞大赛”等群众体育活动;持续办好“泸沽湖女子半程马拉松”、“泸沽湖摩梭女子徒步大会”等精品赛事,让群众在参与中享受运动的快乐,并带动体育产业发展。三是加强人才培养。推动“体育+教育”融合发展,加强青少年体育优秀人才培养;加大裁判员、教练员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和改进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广泛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四是加强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足球场、篮球场、健身步道、游泳馆等便民公共健身场所,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体育资源,引领全民健身新风尚。

我们相信,在“火把杯”篮球赛、足球赛的带动下,宁蒗的全民健身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必将进一步推动全县体育事业的发展。

问:宁蒗县2025年火把节系列活动中将举办线下美食季和线上“网络赶街”活动,举办这些活动的出发点是什么?为保障美食季和“网络赶街”直播带货活动,宁蒗做了哪些保障工作?

宁蒗县工业经贸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熊永杰:举办这次活动,我们的核心出发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促消费、活经济。美食季汇聚本地特色美食、农副产品、手工艺品,通过线下集中展销,直接刺激本地消费市场,为商户搭建增收平台,拉动内需。二是强品牌、兴产业。这是展示宁蒗味道”和“小凉山特色”的绝佳窗口。我们希望通过美食季,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宁蒗的生态食材,如苦荞系列、高原畜牧产品、特色菌类等,提升“宁蒗产”“宁蒗造”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推动相关产业及旅游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三是惠民生、便生活。同步推出的“网络赶街”活动,是我们拥抱数字经济、创新消费模式的重要尝试。它打破了时空限制,为本地农产品上行拓宽了销路,让农民“足不出户”也能对接大市场,实现“指尖上的增收。”

本次活动的最大亮点和创新,就在于我们首次系统地尝试了“线下沉浸式体验+线上便捷化购物”的融合模式,除了传统的美食季品鉴展销,我们特别融入了直播活动,让更能打动观众的自媒体讲述宁蒗美食背后的宁蒗故事和文化底蕴,打造不一样的体验。

为顺利举办此次活动给消费者的良好体验,我们成立了活动专项工作组,统筹工信、市场监管、文旅、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宣传等多个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全程介入做好对线下参展商户资质、食品安全及线上商品质量进行严格监管和抽检,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我们还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涵盖人流管控、食品安全事故、网络安全、物流保障等方面。我们力求通过周密的部署和扎实的保障,让每一位参与者,无论是线下的游客、商户,还是线上的消费者、卖家,都能享受到安全、便捷、满意的活动体验,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问:2025年泸沽湖诗歌季有哪些具体的活动安排?这一活动有什么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时代内涵?

宁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陈学忠:具体活动安排,一是6月20日至7月5日,向社会各界征稿,开展诗歌征集活动。参赛作品为现代诗歌,每人限投3首,每首不超过50行,提倡精短,内容要求健康向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具有时代性、思想性、文学性、探索性的原创佳作。二是7月6日至7月1 2日,对征集到的作品进行分类汇总,由市作家协会、县文联负责邀请组建专家评审团,评审团根据分值安排进行打分,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求均,根据奖项设置及得分,从高到低择优评定获奖作品。对接联系出版社或编辑部对入围作品进行编辑,出版《“宁”静山城“蒗”漫彝乡诗歌作品集》。三是7月1 6日上午,在泸沽湖举行“宁”静山城 “蒗”漫彝乡——宁蒗彝族自治县2025年泸沽湖诗歌季开幕式,邀请一些国内著名诗人、评论家及业内优秀刊物主编参加。四是,7月1 6日下午,参加泸沽湖诗歌季的嘉宾及县内诗歌爱好者到国家级传统村落宁蒗县永宁镇温泉村委会瓦拉壁村,结合诗歌季主题及当地风俗、美景开展采风创作活动,举行诗歌艺术创作和小凉山诗歌作品研讨会。五是,7月1 7日上午,诗歌朗诵暨音乐演唱会在美丽的泸沽湖上举行,坐上猪槽船,泛舟泸沽湖,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在湖光山色中,朗诵者们伴随着音乐,诵读着一首首耳熟能详的优美诗歌。人、船、湖仿佛成为一体,如仙境般的画面映入眼帘,令人赏心悦目。六是,7月17日下午,参加泸沽湖诗歌季的嘉宾及县内诗歌爱好者到宁蒗县红桥镇番人古寨,结合诗歌季主题及当地风俗、美景开展采风创作活动。

宁蒗彝族自治县俗称“小凉山”,这里一直活跃着“小凉山诗人群”,其成员以彝族为主,涵盖普米族、摩梭人、白族、汉族等民族,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末,2006年随着《小凉山诗人诗选》的出版正式登上中国诗坛。这一群体扎根于小凉山的自然与人文土壤,以诗歌为载体,书写民族记忆、故土情怀与时代变迁,成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代表。截至2025年,诗人群体已有112人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出版诗集20余部,鲁若迪基、阿卓务林等5人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群体入选“21世纪中国十二家影响力现代诗群流派”。自2024年起,宁蒗县举办“泸沽湖诗歌季”,邀请吉狄马加等名家参与,将诗歌与旅游结合,成为继“宁海教育模式”后的又一张地方名片。吉狄马加评价其“展现了多民族文化的共生共融”。可以说,宁蒗是诗歌的故乡,宁蒗就是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

问:当地对于文化赋能旅游方面是如何做的?能给大家推荐一下,宁蒗值得走一走玩一玩的地方吗?

宁蒗彝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永菊: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关于文化赋能旅游方面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一是以非遗产品为载体,创新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品牌。建立和推广泸沽湖旅游伴手礼品牌,积极促进摩梭围巾、藏香、彝族漆器、秘制仙桃膏、汉族香囊等伴手礼提质增效;与涉旅行业建立合作共生关系,放置销售台架、开设销售店面、推广体验工坊,将伴手礼产品前置化,共同推广本土旅游伴手礼;加强非遗产品会展营销,鼓励非遗工坊和文创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和旅游产品推荐会活动。二是结合旅游市场状况,定制差异化的旅游产品。鼓励旅行社根据游客兴趣和实际需求制定小团游项目,设计适合家庭游、个人游的民俗体验以及非遗研学等旅游路线,跳出环湖划船的桎梏,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将农家住宿转变为旅居美宿,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打造泸沽湖田园风景漂流、低空运动营地、扎美寺文化步行街、田园观光小火车、瓦拉壁温泉旅居等旅游项目,提升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丰富景区业态产品。三是打造核心品牌,发挥文旅资源潜力。以花楼恋歌、甲搓舞、渔牧文化、摩梭纺织、成丁礼为体验点和研学基地,对大落水、里格等地现有的农贸集散点进行试点升级,设置文艺路牌、网红打卡点,提升景区道路、公厕、路灯等设施设备的民族文化元素,营造体验氛围。

宁蒗山川秀丽,生态良好,自然风光雄奇秀美,境内山脉纵横,江河交错,峡谷幽深,气势磅礴。立体地形、立体气候、立体社会形态造就了宁蒗县立体的旅游胜景。有牦牛坪高山草甸,有青龙海、石佛山等原始森林公园,有金沙江河谷生态自然景观,还有生长着万亩杜鹃花的光马山等自然景观,最负盛名的是有着“人间仙境”之称的泸沽湖景区。在宁蒗,您可以观光永宁田园自然风光,徒步探险青龙海、石佛山森林公园,探索金沙江山间河谷、吉意溶洞等自然奇观和岩画奥秘,还可以用镜头定格被称为泸沽湖后花园的木底箐花海。

宁蒗共有11个世居民族。有丰富深遂、博大精深的彝族毕摩文化;有独特神奇、享誉全球的摩梭母系文化,被誉为“当今世界唯一的母系王国”和“东方女儿国”;有古老的普米族韩规文化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傈僳族毕扒文化;还有彝族的“火把节”、普米族的“吾昔节”、傈僳族的“阔时节”、摩梭人的“转山节”等民族节庆文化资源。在宁蒗,您可以到毕摩谷景区观摩了解彝族的毕摩文化,可以到永宁参加体验摩梭成丁礼仪式、甲搓舞篝火晚会、摩梭手工纺织等项目,可以到番人古寨体验研学普米族韩归文化等。

宁蒗独特的高原环境造就了丰富的农特物产资源,有着西南最干净的马铃薯种薯、最甜的糖心苹果、最高海拔生长的有机红米、最漂亮的高原土鸡、最生态的青刺果、最美味的黑头山羊。在宁蒗,您可以吃到原生态的特色美食。猪膘肉、坨坨肉、荞粑粑、宁蒗凉粉、马铃薯、酸菜红豆汤等美食独具地方特色,每道菜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凝聚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值得我们亲自去尝尝。

在此,我们宁蒗文旅人诚挚邀请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在火把节期间来宁蒗游玩,尝地道美食、赏民族风情、品民族文化!

(采写/张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5

标签:旅游   火把节   玩法   倒计时   花样   诗歌   文化   宁蒗彝族自治县   普米族   彝族   火把   美食   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