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持续打造“零碳酒企” 推进酿酒与自然“和美共生”

冬日,走进五粮液的环保生态湿地,茂密的芦竹、芦苇随风摇曳,黑水鸡、白鹭、赤颈鸭、红嘴蓝鹊等野生鸟类在其间嬉戏......

这个中国白酒行业的首家废水生态处理示范项目,不仅年净化水量达到400万立方米,而且成为本地市民、外地游客休闲打卡的美丽公园。

五粮液“十里酒城”

几公里外,为配套五粮液高质量倍增工程,五粮液投资12亿元,修建了目前国内白酒行业处理能力最大、工艺技术最先进、排放标准最严的集中污水处理厂,不仅能年处理废水约840万立方米,而且还融合光伏发电、碲化镉发电玻璃与沼气发电,可实现年发电5000多万度,能够完全满足污水处理厂自用电需求。

不止于此,五粮液还持续推进能源供给变革,实施“煤改气”工程,100%使用清洁能源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气改电”,进一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量……

这些只是五粮液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持续建设“零碳酒企”,当好中国酿酒行业践行“双碳”战略示范者的部分行动。

作为中国白酒龙头企业,五粮液在业内率先提出创建“零碳酒企”,是大国浓香的责任担当,是一次传统酿酒业的绿色变革,是以“能酿出美酒的标准”守护长江上游生态,以“世界一流企业”的格局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取水一斗,还江三升

长江首城宜宾,自古以来就有“取水一斗,还江三升”的传统。人们感念充沛洁净的长江水,孕育了“中国酒都”和世界名酒五粮液。

五粮液生态园区,与自然和谐相融

整个城市以“能酿出美酒的标准”,想方设法保护好长江上游水质,保护母亲河长江。

五粮液地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核心区,其酿造依赖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与优质水质。多年来,对五粮液而言,绿色不是外在选项,而是内在的生命线。五粮液始终将绿色视为“基业长青的根基”,把生态保护融入企业基因,遵循“生态即品质”的自然逻辑发展。

因此,五粮液把废水处理项目建成了2.3万平方米的生态湿地,成为芦苇、芦竹丛生,郁郁葱葱,水里鲤鱼、草鱼、鲫鱼嬉戏,小白鹭、戴胜、翠鸟、赤颈鸭,以及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水鸡生活其间,与宽阔的岷江融为一体的江畔生态湿地公园。

生态湿地内部,五粮液采用不饱和垂直流滤床系统及表面流滤床系统,利用垂直分布的石英砂、火山石、铁矿渣、砾石四层生态填料形成的微生物菌群及水生植物去除污染物质。其中,湿地的芦苇、芦竹等植物通过“物理拦截、生物吸收、化学转化”进行协同净化水质,根系直接吸收水中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这些植物的根系会向周围的根际区土壤释放氧气和有机物,从而在周围形成一个独特的“好氧—缺氧—厌氧”微环境,又吸引了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附着生长,形成“生物膜”,可对污水进一步脱氮除磷,降解有机物。

五粮液环保生态湿地

经生态湿地处理后的水质,远超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可削减污染物排放COD198吨/年,氨氮23.1吨/年,总磷1.65吨/年。

五粮液投资12亿元新建的集中污水处理厂项目,技术行业领先,充满现代感,采用了白酒行业首例电子束辐照高级氧化工艺,与传统芬顿工艺相比较,更为高效环保;并充分运用AI技术,采用智慧水务系统,实施信息高度集成,控制自动精准,现场实时监控,监管高效可溯,全面确保治理稳定达标。

同时,项目高效利用厌氧发酵产沼气发电,可实现年发电量5000多万度,能够完全满足污水处理厂自用电需求,年可减少约9635吨标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约3万吨;利用沼气发电余热驱动低温干化设备,年可减少污泥排放量5万余吨;项目综合楼已建成碲化镉发电幕墙及楼顶光伏发电组件、生化池上盖停车场已安装光伏发电组件及新能源车充电桩,年发电量约6.43万度,可满足综合楼每日照明及污水处理厂内新能源车用电需求。污水处理厂项目能够实现“零碳”目标,将成为行业新标杆。

酒糟循环,节能降碳

土里种出来的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等粮食,经过五粮液工人的匠心酿造和老窖池发酵,变成了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五粮液美酒。

在这过程中,每天也会产生大量酿酒副产物——酒糟,若处置不当,将引发固废堆积、水体污染、土壤破坏等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

五粮液专用粮生产基地

一方面,五粮液创新采用白酒糟多级链式开发技术,推进建设两套“130t/h生物质锅炉+20MW背压汽轮发电机组”,充分利用酒糟中的可燃物质产汽和发电,提升酒糟资源化利用率,不仅每年处理酒糟80万吨,而且发电约1.6亿度,供汽约85万吨。

另一方面,五粮液在酒糟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构建了“种植—酿造—资源化—再种植”闭环链条,将酒糟加工成动物饲料添加剂,复糟用于肉牛养殖,泥糟堆肥产生有机肥,其中动物粪便和有机肥又作为五粮液专用粮种植基地的肥料,实现了“从土里来到土里去”的酒糟资源化循环利用。

能源利用方面,目前,五粮液公司清洁能源使用占比已达到100%。除实施“煤改气”与“气改电”之外,五粮液还推进污水处理厂沼气发电建设,实施酒糟生物质热电联产、光储一体化项目,进一步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耗占比,可再生能源比例提升至约50%。

和美酿造

此外,五粮液充分发挥白酒产业链核心企业的带头作用,联合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校和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组成产学研用一体化联合体,重点围绕纯粮酿造固态发酵白酒绿色设计、原粮种植、加工、包装、资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个环节绿色发展的前沿问题以及白酒行业的共性问题开展工作,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与评价技术体系,形成白酒行业绿色制造典型新模式,建成行业首家纯粮酿造固态发酵白酒绿色设计平台。建成后,制造技术绿色化率提高了33.26%,制造过程绿色化率提高了24.92%,资源环境影响度下降了20.33%,并以此为依托,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及行业唯一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2023年制造技术绿色化率再提高11.82%,制造过程绿色化率再提高2.48%。

绿色发展,守护生态

白酒与自然气候息息相关,高度依赖自然环境,是天人合一的产物。

五粮液作为地域生态优势产业,地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核心区,该区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在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

宜宾产区被誉为“在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

千百年来,一代代五粮液人的努力,形成了自然、和谐、稳定的酿酒生态系统,是五粮液的“无价之宝”。

这份不可复制的生态优势,随着国家“双碳”战略规划目标提出,决定了绿色低碳发展越来越成为五粮液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绿色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五粮液相关负责人表示,五粮液将绿色提升为企业战略的“必答题”,是五粮液永续发展的“自然逻辑”、战略体系的“核心支柱”、践行“和美文化”的实践表达、引领行业发展的“责任担当”、响应国家战略的“行动回应”。

五粮液生态园区

在五粮液“135发展战略”中,“生态”居于“生态、品质、文化、数字、阳光”五位一体高质量发展五粮液的首位,凸显其战略高度。作为行业首家“国家绿色工厂”与“绿色设计示范企业”,五粮液将企业定位为“生态守护者”而非“资源索取者”,不仅自身践行绿色标准,更致力于树立行业生态标杆。

五粮液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环保总监李健说,“生态五粮液”是一个以“天人合一”为魂,以“五位一体”为骨,以“和美共生”为脉的生命共同体。它既是长江上游坚不可摧的生态屏障,也是向世界飘香的中国白酒生态品牌,并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企业典范。

五粮液厂区风景如诗如画

作为白酒行业龙头,实施“生态五粮液”战略,已成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发动机”。未来,五粮液将继续向上游延伸,推动供应链绿色协同,打造“和美种植”的生态原粮基地,将绿色标准传递给农户与合作商;在自身循环,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绿色管理模式,使酒糟、废水等“废弃物”均能资源化、能源化(如酒糟热电联产),成为“吃干榨净”的循环经济典范;向下游与同业输出,通过建立并分享行业“双碳”标准、绿色工艺,带动整个白酒产业集群迈向绿色化、智能化、低碳化,实现整个产业与自然的“和美共生”。

(川经瞭望 杨春山 图片由五粮液公司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8

标签:美食   和美   自然   生态   酒糟   白酒   行业   湿地   污水处理   资源   项目   沼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