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合作中国C929后,俄罗斯付出代价,大飞机项目趴窝,面临困境

2023年6月,中国商飞集团在巴黎航展上公布了新一代大飞机模型,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这次展出编号不再是之前的CR929,而是改为了C929,这标志着俄罗斯退出了合研计划,不再参与中国的大飞机项目。

就在俄罗斯退出2年后,中国大飞机项目正逐渐驶入快车道,但俄方却为取消合作,正在付出代价。

8月10日,瑞士航空情报机构ch-aviation对外发表统计数据称,2024年俄罗斯原计划交付15架自研商用大飞机,但一年半过去,却仅仅交付了1架,原定生产171架的计划,也被迫下调到21架。

对此,俄罗斯航空业人士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俄方大飞机项目如此拉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取消与中国的联合研发后,受俄乌战争影响遭到制裁,导致俄方产业链资金断裂,缺乏航空配件、生产设施和足够产业工人所导致的。

一直以来,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可以说十分依赖航空运输业,来满足本土长途物流与旅行需求,目前拥有超过700架民航客机机队,其中主要是欧洲空客和美国波音飞机。

然而,自2014年乌克兰问题爆发后,俄方就开始逐渐遭到制裁,导致进口西方飞机配件受阻,所以开始考虑与中国合研大飞机,规避风险。

不过,尽管俄罗斯计划与中国合研大飞机,却貌合神离,主要目的还是想用中国资金,来重塑俄方航空工业。

此前,有参与中俄大飞机前期谈判人员在2023年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就表示,双方合作谈判期间,俄方一谈到技术问题就毫无兴趣,一谈钱就精神抖擞,这显示出了俄方合研大飞机带有目的性。

再加上随着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遭到西方制裁的升级,这进一步阻碍了中俄间投资合作,让俄方获得中国资金变得更加困难,无法达成想要的目的,所以促使俄罗斯最终选择退出合研C929计划。

实际上,虽然俄方选择退出,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这进一步激励了我国加强自主研发,并且摆脱了对俄方涉及西方制裁的顾虑,能够更好的参与国际合作,便于对外出口与审批。

目前,C929已经在2024年递交了适航审定,签署了首家用户框架协议,并在2025年2月正式立项,预计将以更快的速度设计生产,将成为我国首款远程宽体客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科技   俄罗斯   中国   困境   代价   项目   计划   目的   航空   资金   客机   波音   乌克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