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创新成为2025年主线 能打的产品肯定有它!

当机器人踏上跑道、踢起足球、跳起舞蹈,甚至能精准完成各种场景任务,人工智能产业链又一次沸腾了……

8月13日,沪指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创近4年新高。创业板指大涨,通信、创业板人工智能相关ETF涨幅居前。其中,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159382)当日涨幅达到5.78%。该基金跟踪的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近一年涨幅超116%。

今天(8月18日),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159382)强势走高涨近5%,盘中价格创上市以来新高。

从虚拟世界走向物理世界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板块催化不断。4月中旬发布的《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82.39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球50%。

8月8日至12日,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会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发布。据悉,到2027年年底,北京经开区将形成万台级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规模能力。经开区将通过十条“硬核”措施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精准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

紧接着8月14日至17日,全球首个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盛大启幕,这里汇聚了全球顶尖科技、运动精神与工程艺术的巅峰对决,通过多种竞技赛项与真实场景测试,来检验机器人成果,推动技术升级。

同样在8月,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提升科技金融质效,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时空信息、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网络和数据安全等新兴产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为AI产业发展提供金融助力。

今年上半年,机器人行业融资事件已达到39起,披露金额合计近42亿元,包括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云深处、傅利叶智能等多家人形机器人头部厂商获得战略投资。上市公司积极参与人形机器人厂商的并购整合或技术合作。

再结合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来看,截至8月11日,在Wind资讯的人形机器人板块中,有31家发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其中不乏业绩大幅提升的公司。

机器人产业的爆发本质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具象化落地。随着VLA模型、强化学习等技术突破,AI正从虚拟世界走向物理世界,形成“感知—决策—执行”闭环。这一趋势将直接推动相关产业链企业业绩持续增长,投资这个产业的基金有机器人ETF南方(159258)等。

国产AI产业链优势显现

如今,全球的科技巨头都在AI战场上角逐。近期,OpenAI、谷歌等国际巨头陆续推出性能更强、适用性更广的新一代大模型,并在办公自动化、创意设计、数据分析等场景率先落地商业化,显著提升了全球AI关注度。

从全球视角看,AI产业正处于由技术突破向大规模应用转化的临界点,行业景气度高且增长曲线陡峭。在国内,大模型研发、算力安全可控以及行业应用等环节持续加码投入,使得国产AI产业链在国际竞争中逐渐形成差异化优势。

●上游:国产GPU与高性能服务器供应能力持续提升,部分厂商在制程工艺与性能上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提供了硬件保障。

●中游:云计算与算力服务企业订单饱满,尤其是面向大模型推理与行业定制化AI服务的算力租赁业务,收入增长显著加快。

●下游:应用企业的商业化也进入加速期。医疗领域,AI辅助诊断的落地率持续提高;金融领域,智能风控与投研辅助已进入实际运营阶段;制造业与交通运输行业也在探索AI赋能的自动化与调度优化方案。

在人工智能产业趋势下,产业链已从单纯的技术炒作阶段,逐步进入业绩兑现周期,这对于ETF的中长期配置价值构成有力支撑。可以说,人工智能板块兼具高成长性与政策确定性,中长期投资逻辑清晰。

如何把握增长机会

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把握当下这一确定的增长机会?A股看人工智能,港股看科技股。

如今,A股正处于一轮由资金推动、结构分化的“慢牛”行情中。科技创新,特别是围绕AI、芯片国产替代和算力基建的投资机会,正在成为主线。慢牛行情中,光模块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占据了核心环节,其表现代表了市场对AI这一产业趋势的认可程度。

光模块的任务是将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使得其能长距离传输。这样,AI服务器便可以进一步组装成为大规模集群,完成复杂的运算。换言之,光模块是数据中心组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由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关系,光模块的核心份额聚焦在中国大陆,北美相关厂商的需求也主要由中国大陆的企业来完成。所以,光模块无疑是A股AI行情中的核心环节之一。

说到光模块,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不能不提。该指数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链,既包含硬件设备端,也包含软件应用端。相比较而言,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的成份股显著超配通信(光模块)、传媒、计算机,减配电子,软硬件平衡,同时受益于下游端侧AI的持续爆发。

据国证指数公司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的成份股中,前三大光模块龙头(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的合计权重占比高达28.21%,该指数也是全市场特色鲜明的“高光”海外AI链指数。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159382)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覆盖AI上中下游全产业链,侧重通信设备和光模块龙头,或许能满足众多投资者对于人工智能这个热门赛道的投资热情。

如果要进一步扩大投资半径到港股市场,可以看到尽管经历了一轮上涨,港股科技的估值依旧不高。截至8月12日,港股通科技指数市盈率(TTM)为23.59倍,位于近5年16.86%分位。这意味着,当前估值仍处于较低区间,并未达到历史过热水平。

而市场资金流向也清晰地显示,除银行等红利股外,科技、医药、汽车行业成为南向资金增持的核心领域,这无疑为港股通科技指数的企稳回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港股科技板块正站在新一轮周期的起点,呈现出低估值、高成长和高流动性的三重优势。港股通科技ETF南方(159269)作为一键布局该赛道的优质工具,同样值得关注。

当然,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港股科技股,高弹性往往伴随高波动风险,投资者需理性对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科技   主线   产品   人工智能   机器人   产业链   指数   模块   智能   人形   全球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