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强回忆录才知道陈诚不救吴石的两个原因:他的处境有多危险?

看《沉默的荣耀》中吴石将军暴露被捕,很多人都抱怨陈诚“不讲义气”:陈诚当过参谋总长,吴石被捕的时候,他刚当上“行政院院长”,几乎是老蒋之下的“二号人物”了,而“建丰同志”只是“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也就是说小蒋能管住毛人凤,却在名义上依然是陈诚的“下属”,而且小蒋还得管陈诚叫一声“姐夫”,陈诚说话,小蒋怎么也得给他三分面子。

1898年出生的陈诚,娶了1906出生的谭祥,谭祥是老蒋的义女,1910年出生的小蒋,还真是不能不给陈诚几分面子,而且刚进台湾的时候,这对郎舅还做过搭档:陈诚任台湾省主席兼警备总司令,小蒋任省党部主任委员。

小蒋和陈诚表面上“合作愉快”,但当时还在战犯管理所的文强知道,这二位实际是竞争对手,如果陈诚敢出面力保吴石,那么连吴石的夫人王碧奎也保不住了——吴石中将和陈宝仓中将的生死,并不是毛人凤和小蒋决定的,彻底触怒了老蒋,陈诚后来就没有机会帮助吴石将军的遗属了。

陈诚有没有“义务”保吴石,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当然知道,吴石不但是陈诚在保定军官学校的学长,而且有恩于陈诚,而且是救命之恩——吴石如何救陈诚,看过相关文章的读者都知道,笔者再复述就是浪费大家的时间了。

吴石救陈诚一命,但时位之移人,陈诚在1950年是不可能救活吴石的,因为他说得不算,而且说多了是给自己找麻烦。1949年以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中将副参谋长、代参谋长身份被俘的文强,在《口述自传》中这样的评价:“上海一家外国报纸上登文章预测蒋介石百年之后谁是接班人。文章提出了三个人,第一个是何应钦,第二个是陈诚,第三个是胡宗南。我直到现在还想,蒋介石手下的这些人,陈诚很能干,很有办法,胡宗南是真善义,但是才干不够。”

文强之所以只评陈诚和胡宗南,是因为何应钦跟老蒋一向面和心不和,尤其是在西安事变的时候,何应钦表现得有点着急,给外人的印象,似乎是更希望老蒋在西安挂掉,所以他很是做了一些火上浇油的军事部署。

何应钦已经被排除在核心决策圈之外,胡宗南在内战中屡战屡败,就像1948年有人在军事会议上呐喊“杀陈诚以谢天下”一样,胡宗南的日子也很不好过。

全国政协回忆录专刊《纵横》1994年第六期刊发的《弹劾胡宗南风波》,摘录了四十六名“监察委员”联署弹劾胡宗南的文字:“国家岁靡巨饷,为胡宗南所养之数十万大军,今皆何在?所畀予之重地,节节放弃,以至于寸土无存,丧师失地,事实昭然,全国之人,共见共闻,何庸更问其他。事实俱在,焉能为讳……除丑类而奠神州,奈何使纪纲不立?”

这帮“言官”的嘴也真够损的,他们居然直接称胡宗南为“丑类”,摆明了是认为胡宗南再也没有翻身之日,这也是陈诚不敢救吴石的第一个原因:虽然他已经打消了接老蒋班的念头,但是在外界和小蒋看来,他却是一个“敏感人物”。

其实在文强看来,上海那家外文报纸的预测并不准确,真正能跟小蒋成为“竞争对手”的,其实只有一个陈诚而已,熟悉蒋家内部关系的人也知道,小蒋跟继母关系并不融洽,而陈诚跟那位“岳母”的关系则更近一些——谭祥首先是宋的义女,然后才把老蒋当义父。

陈诚处在瓜田李下,就是他没有“夺嫡”的野心,小蒋对他也不能不防,所以陈诚那个“行政院长”,在军中的说话分量,既不如参谋总长,也不如“台湾警备司令”。

文强在《口述自传》中对陈诚有褒有贬,甚至时任军统局东北办事处处长兼东北行营督察处处长、东北保安司令部督察处长的文强之所以离开东北,也跟陈诚有关——陈诚一向跟特务不对付,跟戴笠的关系很僵,也很瞧不起戴笠的继承人毛人凤,这就是陈诚不能“救吴石”的第二个原因:他不说话还好一些,如果他站出来指责毛人凤,那么毛人凤就可能深挖下去,陈诚就是想保吴石的夫人王碧奎,也会变得更加困难。

文强一方面说是因为戴笠死后,他不愿意参与郑介民、毛人凤、唐纵的权力之争,另一方面也说他再不走,陈诚就要收拾他了,《文强传》记载:“文强深知自己既是杜聿明、熊式辉的旧人,又是陈诚一向反感的军统局的重要角色,必然成为陈诚排挤、整肃的对象。果然,一天,随陈诚来到东北的国防部第二厅国际情报处处长叶楠(国民党元老叶楚伧之子,文强在北伐时期结识的朋友),暗中告诉文强:陈诚对他已经十分注意,说他是杜聿明的人。叶楠劝他最好趁各部门改组时自动离开,以免挨整。”

陈诚与特务系统积怨甚深,而且还一度被当错小蒋的竞争对手,小蒋和毛人凤一起操办“吴石案”,陈诚干着急也没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在事后暗中资助吴石的夫人王碧奎和子女,也是尽到了老同学的情义,同时也是在尽可能地报答吴石的救命之恩。

文强于1975年特赦后写了很多回忆文章,1960年第二批特赦的宋瑞珂(土木系干将,被俘时任六十六军中将军长)也写了一篇《陈诚及其军事集团的兴起和没落》(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八十一辑),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还能发现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陈在台湾的军事力量,除第十军、第十八军,还有从上海撤退去的五十四军、七十五军、青年军二零四师、九十九师,从青岛撤退去的五十军,在台湾收容编成的第六军,共约七到八个军的兵力,约占台湾蒋军的半数以上。”

在台蒋军半数以上是陈诚嫡系,“空军司令”兼“参谋总长”周至柔是“土木系四大金刚”之一(另外三位是罗卓英、林蔚、郭忏),陈诚要么不说话,说话老蒋和小蒋就得掂量掂量,您说在那么敏感的时期,手握重兵的陈诚敢轻易说话吗?

陈诚和周至柔既是“保定系”也是“土木系”,更难办的是白崇禧也是保定军校毕业的,而且跟吴石将军是同期同学。

吴石将军还当过桂林行营办公厅参谋处处长、桂林行营参谋长、第四战区参谋长、第二方面军参谋长、第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在军队中也算重量级人物,老蒋在决心杀害他之前,肯定也是做了充分考量,并且有“敲山震虎”之意,而陈诚、周至柔、顾祝同、白崇禧等“保定系”将领,都在他敲打的范围之内,读者诸君可以试想一下:如果陈诚当时“力保吴石”,会不会更加激怒老蒋并引起更大范围的株连?吴石坦然承认自己的身份并承担责任,让毛人凤无法继续调查下去,陈诚才能半明半暗地照顾吴石家眷,这是不是他们早已达成的默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历史   回忆录   处境   危险   两个   原因   文强   陈诚   周至   参谋长   保定   行营   参谋   中将   说话   国防部   总长   丑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