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沙特又“发钱”了。
最近他们搞出了一个价值 1.1万亿美元的工程大单,可即便他们有钱,因为自身环境比较“极端”,找谁去干让沙特犯了难。
经过商讨,他们找上了中国,打算让中国去做。
要知道,我们可是“基建狂魔”,什么高难度工程对于我们来说一般都不在话下,既然沙特“上门送钱”,我们也没啥理由拒绝。
但有一些人却觉得沙特的艰苦环境确实不容小觑,觉得中方应该稳妥起见,三思而后行。
那么,这一单中国接不接?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沙特这次阵仗特别大,规划了一个未来城“NEOM”,光规划面积就有2.65万平方公里了。
而且人家可不是随便画画饼,这城里头啥都有,包括TheLine、Oxagon、Trojena这些子项目,每个单拎出来都是千亿级的买卖。
就说TheLine吧,规划成170公里长、200米宽的一条直线城,设计图上一辆车都没有,全靠磁悬浮和步行解决出行,城里头全封闭、全玻璃、全智能,目标是要住900万人,比上海城区人口还多。
Oxagon更绝,直接建在红海边儿上,像个拼图块似的,主打无人港口、氢能加工和智能制造。
Trojena就更炸裂了,在沙漠国家搞山地旅游度假,冬天能滑雪夏天能爬山,这事儿光听着就觉得不可思议。
但沙特的野心可不止这一座未来城。
按照他们的“愿景2030”,这1.1万亿美元要砸在交通、能源、城市建设各个方面。
交通上,要建3000公里的高铁网络,把麦加、麦地那、利雅得这些主要城市都连起来,还要扩建好几个国际机场,把吉赞港、延布港这些港口升级成区域物流枢纽。
能源这块儿,他们想彻底摆脱对石油的依赖,计划到2030年实现60GW的太阳能发电能力,NEOM新城要完全靠可再生能源供电,还在积极布局氢能产业,想当全球氢能出口大国。
城市建设就更不用说了,红海旅游项目、Qiddiya娱乐城,还有各种智慧城市,全得用上最先进的技术。
当然,沙特这么大动干戈,并不是有钱没处花。
他们现在经济太依赖石油了,石油占GDP的比重超过40%,搞这些项目,就是想创造上百万个就业岗位,把非油经济占比提到70%,从根本上告别“靠石油吃饭”的日子。
而且他们还想借这些超级工程,把自己打造成“中东硅谷”和绿色科技标杆,在国际上刷足存在感,对冲地缘政治风险。
这事儿对沙特来说,可是关系到未来发展的生死之战,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因为这样的重要性,他们找上中国,或许还真找对了。
要说沙特为啥找中国,很大一部分原因肯定是咱中国基建的实力非凡。
中交、中建、中能建这些企业,在埃及新行政首都、阿联酋哈利法港这些项目里,都展现了超强的大规模施工能力。
就说在沙特吧,中国企业承建的阿尔舒巴赫光伏电站项目,不仅按期交付,部分还提前交工了,沙特人可都看在眼里。
而且咱中国企业能从设计、材料到施工、运营一条龙服务,成本还比欧美企业低30%到50%,性价比那是相当高。
像TheLine提出的“零能耗”“零事故”目标,刚好和咱中国的智慧城市技术对上了,咱的AI控制平台、无人配送系统这些,都能派上用场。
除此之外,咱们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沙特的“愿景2030”战略高度契合,2022年到2024年,咱们的代表团多次访沙,跟他们在交通、绿建、AI系统这些领域谈了不少合作。
沙特主权基金PIF还发文说,希望引入中国这样的“超大型基建供应方”参与NEOM建设。
现在欧美企业大多盯着咨询和核心技术那块儿,咱中国企业擅长的是“底层施工+系统集成”,像有家中资大型承包商,已经和NEOM管理局达成协议,承接了至少四个地块的道路、电力、排水、数据中心这些配套设施建设任务。
当然,咱们并非只出力,咱们要是把握住这个单子,还能捞到不少好处。
暂且不谈这1.1万亿美元的大蛋糕,就说咱输出技术这方面,5G、磁悬浮、光伏这些技术,借着项目就能在中东落地,以后打开北非、欧洲市场也更容易。
再说战略上,咱和沙特的能源合作本来就挺紧密,沙特占咱原油进口的17%,通过基建合作,咱能进一步深化和他们的关系,在中东的地缘影响力也能提升不少。
虽说这单子看着诱人,但咱也不能高兴太早,这活儿对咱来说难度可不小。
要知道,沙特那地儿是沙漠啊,夏季有高温,还有强沙尘暴,这对施工设备和人员都是巨大的考验,得用特殊的材料,像耐高温电缆这些,施工方案也得专门设计。
而且中东那地儿局势挺复杂的,也门内战、伊朗和沙特的博弈,都可能影响红海的航运安全,咱们的建材运输供应链就有可能被中断。
再说沙特王室权力交接也存在变数,要是未来政府调整了“愿景2030”的优先级,项目延期或者资金缩水都有可能。
更何况这单子涉及到各方个面,在市场竞争也挺激烈的,Bechtel、西门子这些欧美巨头主导着高端设计和核心设备,咱中国企业要想参与,得突破不少技术壁垒,像磁悬浮控制系统这些。
还有本地化的难题,语言和文化差异可能会拖累施工效率。
而且部分项目依赖沙特主权基金拨款,要是国际油价暴跌,低于50美元一桶,付款延迟也是有可能的,咱得考虑资金回收的风险。
所以沙特这1.1万亿美元的基建大单,对咱中国基建来说,既是一次登上巅峰的机会,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接下这单,咱就有可能在沙漠里再造一个奇迹,让“中国制造”的招牌更响亮;可要是接了,咱也得把自然、政治、技术这些方面的困难都考虑周全。
但回头看看咱的历史,从古代丝绸之路到现在的“一带一路”,咱中国基建可不就是擅长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吗?
新浪财经-1.1万亿美元基建狂潮,沙特正成为全球投资新热土!
更新时间:2025-07-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