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寻味”到“寻道”:美食驱动文旅转型的佛山新逻辑|双节文旅观察

2025年的国庆中秋长假,文旅市场迎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景点打卡”式旅游正在让位于“深度体验”式漫游。

在这场变革中,美食,不再仅仅是旅途的附属品,而是强势崛起为引领文旅消费的主流引擎。

佛山,这座以“食在广州,厨出凤城”闻名遐迩的城市,凭借其深厚的美食底蕴与创新的业态融合,提供了一个观察这一趋势的绝佳样本。它以“美食”为支点,成功撬动了全域旅游的大棋局,展现了“因一顿饭,赴一座城”的强大吸引力。

从“为吃而来”到“为体验而留”:美食成为全域旅游的“引流入口”

“这个假期,我们核心目标就是寻味顺德!”游客陈先生一家,在顺德黄连画家艺术村,不仅品尝了闻名遐迩的大头华烧鹅,更在看展、品咖、选陶中完成了一场深度体验。

他们的旅程,精准诠释了当下旅游模式的嬗变:美食是出发的理由,而多维场景下的复合体验,才是让人真正停留的原因。

佛山对此有着深刻的洞察。它精准把握“体验经济”的脉搏,将美食作为最直接、最具烟火气的“引流入口”,再通过“美食+”实现消费场景的无限裂变,推动游客动机从“为吃而来”向“为体验而留”的根本性转变。

其中,“美食+文化/潮流”成为打造沉浸式节庆体验的关键路径。在“武韵樵山·味动中华”2025西樵岭南美食文化周,味蕾仅仅是序章。从本地的西樵大饼、均安蒸猪,到湾区的潮汕蚝烙、澳门葡挞,乃至全国的特色小吃,上百个摊位、上千款美食共同构成一场美食博览会。

然而,真正让流量转化为“留量”的,是那超越美食的立体氛围。缭绕的烟火气中,功夫表演与潮流音乐派对交替上演;飞鸿馆的“西樵牛仔生活节”与有为馆的全国优秀美术展,更将“吃喝玩乐游娱购”无缝串联,形成完整的假日体验闭环。

据统计,西樵岭南美食文化周累计吸引市民游客38万人次,线上曝光量达1.1亿次。

同样的逻辑在陈村上演。2025粤港澳大湾区(顺德)美食文化周,巧妙地将“演艺+焰火”、“动漫展+音乐会”与五大特色美食区编织在一起。一连十晚的主题音乐会和“七彩祥云”烟花汇演,将白天的味觉盛宴自然过渡至夜间的视听狂欢,成功实现“由日至夜”的全时段留客。

正如带着全家前来的广州张先生所说:“既能品尝地道美食,又能带孩子看美术展、参与音乐派对,比单纯的吃喝更有意义。”这句话,精准道出了当下游客对文旅产品复合价值的深层期待——人们追求的已不仅是美味本身,更是以美食为起点、融合文化认同与情感记忆的完整体验。

从情绪价值到氛围营造:构建超越味蕾的沉浸式体验

在西樵岭南美食文化周上,“鸡翅哥”的摊位前总是围满食客。他一边娴熟地翻动烤架上的蜜糖鸡翅,一边用粤语与排队顾客妙语连珠地互动,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连续两天前来光顾的大学生吴同学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吸引我的不仅是外酥里嫩的鸡翅,更是那份独特的快乐氛围。”

在物质极度丰富的今天,消费者追求的已不仅是产品的功能价值,“情绪价值”正成为影响选择的关键要素。佛山双节期间的美食活动,恰恰印证了这一点——美食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情感的连接、文化的体验。

故事化叙事,为美食注入灵魂。 歌手林忆莲在演唱会前夕化身佛山“文化代言人”,从一碟“大良野鸡卷”展开,解读出这道小吃背后“岭南人的脾气和性格——细致、实在,又懂得在平常里做出滋味”。这种由名人引领的、饱含情感与洞察的美食叙事,极大地提升了佛山美食的文化格调,让一道传统小吃升华为游客心向往之的文化符号。

市井烟火,最抚凡人心。 火上央视的高明三洲墟市,则展现了美食文旅的另一重魅力——蓬勃的市井生命力。重达四五十斤的养殖鳄鱼、少见的龙虱禾虫,500多个摊档货品千奇百怪、包罗万象。广西游客陆小姐的感叹“第一次见,很新奇”,道出了墟市的独特魅力。

这种延续千年的“趁墟”传统,本身就是一场大型的、活态的民俗文化与生猛美食现场秀,满足了现代游客对“原真性”体验的深层渴望,成为吸引一批批人“跟着墟市游佛山”的独特磁极。

氛围营造,构建沉浸式体验。佛山市咖啡文化周集结120多家顶流品牌,300名挑战者共同冲击“最多人同时冲煮咖啡”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盛况,将单纯的咖啡品尝升华为热血的集体记忆;2025顺德啤酒美食节则把“啤酒博物馆”搬到现场,1200平方米的啤酒大棚汇聚全国各地老牌啤酒,游客一手烤串、一手举杯——吃的不仅是美食,更是无可替代的氛围。

这种以美食为载体的“软实力”,正成为推动文旅产业从浅层观光走向深度体验的重要力量。

从“消费点”到“生态圈”: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的能级跃升

佛山美食文旅的突破性成就,在于打破了传统餐饮业的“孤岛”状态,通过系统性的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实现了从孤立“消费点”到连贯“体验线”的能级跃升。

在消费生态层面,顺德推出的“旅游美食一卡通”是一次制度创新。该卡整合了区内13家热门景区、50余家知名餐厅及20多家品牌酒店,提供180天内无限次入园与多项专属权益。

据测算,以一家三口两天一夜顺德游为例,平均一个家庭可获得超过1700元的让利优惠。此举以“让利”为表,以“引流”为里,实质是构建了一个闭环式的消费生态——既显著降低了游客的决策成本与消费门槛,又有效激活了景区、餐饮、住宿及文创等环节的二次消费。

美食展位前市民游客排队等候。

在时间维度上,佛山敏锐捕捉到“夜经济”的消费潜力,通过精准的政策设计将文旅热情从白昼延伸至深夜。全市通用的夜间消费券支持在餐饮、夜市、娱乐等多场景叠加使用,覆盖从顺德欢乐海岸PIUS到佛山创意产业园等主要夜间消费聚集区。配套推出的“深夜入住福利”,如凌晨1点后入住指定民宿立减50元并与夜市美食券捆绑,不仅精准回应了“夜猫族”游客的实际需求,更巧妙串联起“住宿”与“餐饮”场景,实现了夜间消费链条的有机延伸。

更深层次的融合,体现在产业与文旅的相互赋能与价值共塑。佛山市咖啡文化周特设“顺德智造”专区,让百胜图、格米莱等本土咖啡设备品牌从供应链后端走向消费体验前端。这既是一场消费活动,也是一次产业实力的全景展示,成功将“顺德制造”的认知边界从传统家电拓展至高品质生活领域。

佛山首条以新鲜牛肉为主题的美食街“高明牛街”10月1日开街,则是“美食+产业链”模式的典范之作,8天假期共吸引34万人打卡牛肉。

高明牛街凭借“10分钟从屠宰场到餐桌”的极致供应链效率,将“会跳舞的牛肉”打造成具有强烈味觉辨识度的产品IP。

更为前瞻的是,高明牛街牛街正从单一餐饮街区向融合购物、休闲与活动的复合功能区演进,并与周边景点形成联动。这已超越一般意义上的街区升级,是一场将产业硬实力转化为文旅吸引力、塑造“可品尝的城市IP”的战略实践。

从“寻味”到“寻道”:美食文旅的佛山范式与品牌升华

9月29日,2025广东秋季促消费暨“食在广东”美食活动在佛山启动,这既是对“食在广东”这一省级品牌活动的持续推进,也可以看作是对佛山在美食与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所做探索的一种认可。

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广府菜的重要源流地之一,美食文化早已深深融入佛山城市生活肌理。2014年,顺德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美食之都”称号,佛山全市也是“中华粤菜美食名城”,这些都为佛山发展美食旅游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从禅城张槎的国笋宴、南海大顶苦瓜宴,到顺德陈村花宴、高明濑粉节、三水西江河鲜文化节,丰富多彩的美食活动贯穿四季,构成了佛山独特的美食文化景观。这些活动不仅受到本地居民喜爱,也通过媒体传播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

在实践中得以观察到,传统文化需要与当代生活相结合才能保持活力。近年来,佛山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也在尝试将美食与音乐潮玩、非遗展示、互动体验等新颖形式相结合,努力推动美食旅游体验的多样化发展。

在这样的探索中,“寻味佛山”逐渐从一句口号,转变为引导游客深度体验这座城市的一条线索。

从早茶茶楼里的“一盅两件”,到古村落的悠闲时光;从街头小摊的市井温情,到世界美食之都的品牌魅力——佛山试图通过美食这个载体,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文旅体验,让简单的味觉享受延伸为包含文化认知与情感连接的综合体验。

这个双节假期,可以看到不少游客因为一道特色菜肴、一个美食故事或一场美食文化活动而来到佛山。他们带走的不仅是味蕾的满足,更是一座城市的温度、故事与认同。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卢丽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0

标签:美食   佛山   逻辑   顺德   游客   文化   岭南   精准   旅游   味觉   文化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