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0日,国乒在大运会的赛场上,一天之内,丢掉了男女团两座冠军。
一场输给了日本,一场败给了中国台北。我们二线队伍的短板彻底暴露了 。
女团决赛,对手还是老冤家日本队。
真正的噩梦,是一个叫出泽杏佳的日本选手。她一个人,就拿下了两分,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击溃了我们的防线。
第一盘,杨屹韵对阵出泽杏佳。小杨还是太紧张了,第一局还能僵持,到了第二局,节奏完全被打乱,一个刺眼的1-11,光从气势上就输给了对手。在这种级别的比赛里,基本就等于缴械了。
杨屹韵年纪还小,大赛经验不足可以理解,但这种脆败的方式,确实敲响了警钟。
第四盘,王晓彤上场,面对的还是出泽杏佳。结果,又是一个零封。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去年的大运会,同样是这位出泽杏佳,连续击败了何卓佳和钱天一,也是独得两分。你看,这已经不是偶然,而是我们的二线选手,在面对她这种特殊打法时,集体找不到北。
我们总说要给年轻队员机会,让他们扛大旗。可大旗不是嘴上说说就能扛起来的。
当年全锦赛,何卓佳赛后一句“莎莎拿了两分,我怎么也得给她凑一分”,那种责任感和拼劲,至今让人动容。那是把团队荣誉刻在骨子里的血性。
可这次2:3输给日本,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年轻队员在压力下的技术变形和心态失衡。
女团丢冠已经够扎心了,男团决赛紧接着又给了我们一记重击。
面对中国台北队,同样是打满了五场,同样是2:3惜败。
孙正和陈俊崧的表现不能说差,各自都赢了一场,也输了一场。比分咬得很紧,但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点,没能在决胜盘顶住。
赛后,镜头里中国台北的队员们抱在一起疯狂庆祝手舞足蹈。他们自己可能都没想到能赢,而这种意外,恰恰反衬出我们的失利有多么不应该。
一天丢两冠,这恐怕不只是运气问题,而是王励勤上任后推行“整体发展”策略的一次严峻考验。
王励勤的思路是好的,不想过度依赖某几个核心主力,希望通过大赛锻炼新人,提升整个队伍的厚度。从多哈世乒赛开始,我们确实看到了很多新面孔,陈熠在美国大满贯甚至击败过孙颖莎,让人眼前一亮。
但培养新人和赢下冠军,有时候就是两码事。
这种“以赛代练”的策略,风险极高。赢了,是高瞻远瞩,后备力量雄厚。输了,就像今天这样,争议和压力就会排山倒海而来。
二线队员的心态不稳定,技术在大赛压力下容易出现起伏,这些问题在这次大运会被无限放大。
对手也在进步,他们的策略和技术都在不断革新。我们的主力不在时,二线队员还没有具备守住阵地的能力。
日本队的出泽杏佳,已经连续两届比赛成了我们的克星。她的打法到底特殊在哪里?我们的教练组和年轻队员,是不是该把她当成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了?
如果每次遇到这种特殊打法的选手,我们的二线队员就集体哑火,那我们所谓的“板凳厚度”,就只是一句空话。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