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的陈伯身体一向硬朗,退休后却迷上了各类“补阳秘方”。他常听人说“精血同源,固精就是保命”,却理解偏了方向。
于是他每天喝药酒、服保健品,甚至半夜还坚持剧烈运动,认为能“锁住元气”。
不到半年,他逐渐出现心悸失眠、头晕乏力等症状。没想到某日晨练时突然晕倒,送医后发现是严重心律失常和肾功能损伤。
陈伯十分纳闷,医生则严肃告诉他:“‘老泄残精’不是这么简单,盲目追求‘固精’,反而耗损了根本!”
很多人听到这句话,习惯性的从字面意义进行理解,认为老了要控制好欲望,随意消耗自己的精气可能会因此短命。但这套养生法则如果深入探讨的话,就会发现大家只是了解了一个表层意义。
其实这句话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古人认为精、气、神是人体构成的主要要素。上了年纪后,随着代谢速度减缓,人的机能也会随之下降,精、气、神也会大不如前,如果放任这种颓势,让身体始终处于散漫状态,只会助长疾病发生,因此更要注意养生调整和改善这种不利情况。
所以“老泄残精,人穷寿尽”本质上是对过度消耗自己的精神和精力,导致生命快速走向尽头的总结,历史中也不乏相关记载,《三国演义》就有诸葛亮因日夜操劳、事事亲为,最终精力消耗过度,寿命早早终结。
现代生活中,这种现象也不少见,很多人因为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吸烟酗酒、熬夜,其实都是在提前损耗自己的精神和精力,加上思虑过度,很容易招惹疾病,寿命缩短。
60-70岁被认为是“长寿关键期”,中医有记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意思是说60岁后真气下行,筋骨机能加速退化,更要注意保养身体,安全度过这个多事之秋的阶段,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苗阳介绍,60岁上下是身体机能变化较大的时段,直到70岁后才稳定下来。
现代也有研究发现,衰老可能存在突然转折点,60岁、78岁是人生重要一道坎,身体会发生很多变化,因此60-70岁要注重保养,为日后健康打下基础。
其实想要长寿且有质量的生活,并不一定看命,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心态,也是引起质变的关键。尤其是以下这6件事,日常能避免就避免:
1、不要过度运动
老年人运动切记遇强则强,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能承受的度也不一样,尤其是以下几种运动,看着简单,实则很容易受伤。
• 倒着走路
倒着走路虽然可以锻炼身体平衡和灵活性,但对于老人来说,却是摔倒骨折的一大因素,尤其是本身就有前足痛和大脚骨病、膝关节不好的人,倒着走会加大病情负担,还有平衡能力弱的、有颈椎病、帕金森等疾病的以及颈椎病的人,倒着走受伤风险更大。
• 杠腿运动
公园里经常看到老人单抬腿到栏杆上进行反复压腿,虽然这个动作可以拉伸腿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但对于身体比较瘦弱,有血管问题的老人可能不是好的运动方式,否则可能进一步损伤腿部静脉,加速血管堵塞。
• 憋气类运动
有的老人可能有肺气肿,当长时间憋气时会增加肺泡破裂引发气胸,还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引发胸闷气短的不适反应。另外憋气还会增高胸腔压力,影响大脑血液循环,很多人憋气后经常感到眩晕,严重可能诱发脑血管意外。
2、不要长期熬夜
熬夜会进一步加速身体机能衰退,尤其是老人本身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不规律作息只会影响身体修复效果,加速衰老进程,因此每天最好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尽量少晚睡,让身体可以充分完成调整。
3、不要过度饮酒
酒精是诱发脂肪肝、肝炎甚至肝硬化、肝癌等重大疾病的高危因素,长期酗酒还会伤害胃黏膜,增加胃部炎症刺激,甚至进一步发展成食道癌、胃癌等恶性肿瘤,日常最好少喝或者不喝。
4、不要吃剩菜
很多老人生活节俭,经常看到菜剩下就忍不住打包隔天继续吃,虽然菜钱是省了,但营养也跟不上了,病也随之而来。
其实对于老人来说,吃得好才是真,建议根据自身情况,保证充分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另外,减少高盐高油高糖等类型食物摄入,可以很好的减少心血管负担,当然也要注意吃的节奏和量,尽量细嚼慢咽,让食物得到充分咀嚼,同时避免饮食过量,增加消化负担。
5、不要思虑过重
上了年纪,生活重心的转变和身体一系列变化,很多老人情绪波动幅度会增加,容易陷入孤独、恐惧和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虽然这些情绪不是病,但也会加速身体衰老速率。
6、不要闷在家里
不管是谁,长期不社交,一直家里蹲都会出现一定身心问题,尤其是老人,常年的独居会加大孤独情绪,变得孤僻乖张,尤其是老人更要多社交,多外出活动,哪怕是小区遛弯也可以,培养群体性高的活动,比如广场舞或者合唱团等,从爱好中获取自我喜悦,有利于重新收获生活的真谛。
其实人老了以后也可以有另一番精彩,把生活过好,把健康守护好,积极面对人生,也许才是对身体最好的保养。
参考资料:
[1]《张文宏医生:不想老了躺床上要人喂,现在做好这 4 点还不晚!》.科普中国.2025-06-16.
[2]《60-70岁是“长寿关键期”!做好6件事,长寿不请自来!》 .健康时报.2023-12-18.
[3]《一天有两个增寿时刻,名中医建议做好7件事》.生命时报.2025-08-0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