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喝水,觉得这样能清肠、解毒、润喉,甚至还有人认为这习惯比吃早餐还重要。可医生提醒,空腹喝水这件事并不是人人都合适。
有些人一杯水下肚,不仅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可能让身体更不舒服。尤其是胃不太好、血压不稳定或者刚起床血液循环还没恢复的人,这种“健康习惯”反而有可能带来负担。
其实,早晨刚醒来那会儿,身体状态非常特殊,一晚上没进食、没喝水,血液比较浓,胃也处于半空的状态,这个时候随便往肚子里灌一杯凉水,确实风险不小。

医生解释过,人的胃壁在空腹时非常敏感,温度太低或者太高的水,都会刺激胃部,容易引起胃酸分泌异常。
尤其是一些胃炎、胃溃疡的患者,空腹喝凉水,胃一下子收缩,会出现腹胀、打嗝,甚至恶心的感觉。而且一晚上没喝水,血液黏度比白天高,突然喝太多水,会让血容量猛增,增加心脏负担。
一些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晨起猛喝水可能让血压瞬间波动,轻则头晕,重则胸闷心慌。其实,这种情况在门诊上并不少见。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数据调查显示,约有17%的心脏病患者有清晨血压升高的情况,其中很大一部分和错误的晨起习惯有关。

所以,早上起来,第一件事不是喝水,而是让身体先“醒过来”。经过整晚睡眠,血压、心跳、肠胃蠕动都处在低水平,这时突然起身或马上喝水,对身体来说太突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醒来后,先在床上缓一缓,可以先动动手脚,让血液循环慢慢恢复。
特别是老年人,不要一骨碌爬起来,那一瞬间血压会下降,脑供血减少,容易头晕摔倒。医生建议起床前先伸伸懒腰,活动一下四肢,大约一两分钟后再坐起来,等身体状态稳定再下床。

接着要做的第二件事是排尿。很多人一夜没上厕所,膀胱里的尿液已经积了不少,这时候憋太久不排,不仅让膀胱受压,还可能影响肾脏功能。尿液里积存的代谢废物需要及时排出,长时间憋尿容易引发尿路感染、前列腺问题。
尤其是男性,早晨起床后尽快排尿,是保护泌尿系统的重要步骤。排完尿后再喝水更合适,因为此时身体确实开始缺水,这个时候补水才是真正有效的。

至于喝水,也有讲究。很多人喜欢喝凉开水,觉得解渴,其实早晨最好喝温开水,大约40℃左右,接近体温。这样水进入胃肠不会造成刺激,还能温和地激活肠胃功能。
喝水的量也不宜太多,大约150到200毫升就够了。喝得太快或者太多,会稀释胃液,让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尤其是老年人,心脏负担大,猛喝水还可能让血压骤升,这样反而得不偿失。

不过话说回来,早上喝水确实有它的好处。比如帮助排便、促进新陈代谢、稀释血液浓度,但前提是方法要对、顺序要对。如果身体还没完全“开机”,就急着喝水,反而打乱身体节律。
医生指出,清晨5点到7点是大肠最活跃的时间,如果这个时候喝一小杯温水,可以刺激肠蠕动,让排便更顺畅。
但如果在血压、血糖波动明显的时候空腹猛灌水,就会出问题。所以,喝水这事得看时机,不是越早越好。

第三件重要的事是吃早餐。比起喝水,早餐才是真正决定身体状态的关键。经过整晚的消耗,血糖水平降低,身体能量不足,不吃早餐容易让血糖持续走低,脑供能减少,人容易犯困、头晕。
更严重的是,长期不吃早餐的人,胆汁得不到规律分泌,容易形成胆结石。很多研究都表明,长期不吃早餐的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正常吃早餐的人高出三成左右。
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早上只喝水不吃东西,看似清肠,其实是让胃更受罪。胃酸会直接刺激胃壁,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胃炎。

医生建议早餐应有蛋白质、碳水和维生素的平衡组合。像是燕麦粥、鸡蛋、豆浆、少量全麦面包都是不错的选择。早餐不仅补充能量,还能稳定血糖和血压。
身体获得能量供应后,代谢会更平稳,对防止脑梗、心梗都有帮助。反而那些早上只喝水或者空腹喝果汁的人,短时间也许觉得轻松,长期看却是透支健康。

除了喝水和早餐,还有一点容易被忽视,那就是早晨不要急着洗澡或洗头。很多人一醒来就冲冷水脸,甚至洗头提神。
可医生提醒,这个时间段,体温还没恢复到正常水平,毛细血管处于收缩状态,突然用冷水刺激,容易导致血压骤变,尤其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非常危险。
曾有数据显示,清晨6点到10点是脑卒中和心梗的高发时段,与血压波动密切相关。起床后应该先活动一会儿,让身体热起来,再洗漱。

还有一点很多人没注意,就是清晨不要立刻喝咖啡或浓茶。空腹状态下喝咖啡,容易让胃酸分泌增加,出现烧心、胃胀。浓茶里的咖啡因会让血压短时间升高,对本身就血压偏高的人并不友好。
早晨第一杯水最好的选择还是温开水,清淡、简单,但要放在对的时间、用对的方法。其实,早晨的这段时间看似短,但对一天的健康影响很大。起床太快、喝水太急、不吃早饭、洗冷水脸,这些习惯看着不起眼,累积起来就是风险。
很多突发性脑梗、心梗,往往就在早晨发生,就是因为血管和心脏在这个时段承受的变化最大。医生反复强调,健康的早晨习惯不需要复杂,关键是循序渐进、节奏正确。

总的来说,一个好的早晨习惯大致就是:先缓一缓再起床,排尿后喝点温水,再吃好早餐,最后慢慢活动开身体。顺序一错,身体的代谢节律就乱套。喝水没错,但不能空腹一口气灌太多;早餐再忙也要吃,哪怕只是一杯豆浆配一个鸡蛋,也比空腹喝水强太多。
不少人都说“早晨决定一天的状态”,这话真不假。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血管弹性差,血压波动大,晨起的每一个动作都要稳、要慢、要有节奏。
起得太快、喝得太猛、吃得太迟,都可能成为诱因。健康有时候就是藏在这些小事里,不注意的时候,问题早就悄悄出现了。

换句话说,想让身体顺着养,早上那半小时是关键。别让看似“健康”的习惯变成隐患。喝水要喝得对,早餐要吃得好,起床要稳一点。
身体的反应不会骗人,做对了它会舒服,做错了就会给信号。很多病都是小细节积出来的,越是常见的习惯,越要认真去做。
总而言之,真正养生的人不是早起喝一大杯水,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喝、该吃、该动。这才是真正懂身体的生活方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早起喝水和吃早饭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李颖,辨明两条喝水知识,中国质量万里行 2021-10-05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