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刚刚又创历史性新高,全球资产泡沫化,教你如何避险掘金!

全球资产暴涨,科技股会重演互联网狂潮吗?美元持续走弱,持有现金不如投资已是共识,是追逐风险,还是配置黄金避险?


在这央行流动性洪流塑造的市场中,如何构建财富方舟,穿越周期终结?


万物暴涨的秘密配方

在这轮资产价格的飙升,背后有一套组合拳在驱动,美国银行的策略师迈克尔·哈特尼特将其形容为一种“高热运行”的环境,由关税、税收和利率这“三项削减”共同构成。这套政策组合拳的威力,不仅仅是向市场注入了海量的流动性,更关键的是,它为整个经济和股市提供了一种隐性的“大到不能倒”的担保。


市场似乎也吃准了这一点,甚至开始预期美联储在第四季度可能还会再降息75个基点,幅度远超想象。这种预期让一些人嗅到了一丝“被迫”的味道,仿佛央行正在手忙脚乱地应对由自己亲手制造出来的“泡沫风险”。


看看市场的反应就知道这股力量有多么强大。当黄金、比特币、股票都在高歌猛进时,美元指数却在同期悄然下跌了9.3%,原油价格更是跌了11.4%。这清晰地勾勒出了一幅货币贬值的图景,让每一个手持现金的人都坐立不安。


高盛的交易员保罗·沙沃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市场的核心心态:“货币在贬值,持有不如投资。”这种普遍的焦虑感,正像一股无形的推力,把所有人都推向了风险资产的牌桌上。


就连那些业绩落后的基金经理,为了追赶年底的业绩基准,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追逐那些高风险、高贝塔值的投资标的。一场自我强化的正反馈循环,就此形成。


科技股狂欢与黄金甲护身

在这样统一的宏观背景下,资本却悄悄走上了两条岔路。一条路通向泡沫的“震中”,那里灯火通明,充满了诱惑。另一条路则通向避险的堡垒,人们在那里积极地为泡沫的破裂做着准备。


泡沫的核心,无疑是那些被称为“科技七巨头”的公司。自2023年3月的低点以来,它们的股价已经实现了223%的惊人涨幅,当前的动态市盈率也达到了39倍。


这难道不是泡沫的顶点吗?哈特尼特的研究却给出了一个让人既兴奋又害怕的参照。他分析了1900年以来的10次股市大泡沫,发现泡沫顶点的平均涨幅是244%,平均动态市盈率更是高达58倍。


从这个历史标准来看,当前的科技股泡沫似乎“尚未见顶”,这恰恰解释了为什么资本依然在源源不断地涌入。


然而,另一路资本却在用真金白银为一种截然不同的逻辑投票。黄金的上涨,最初确实是由俄乌、以哈等地缘冲突以及美联储降息降低持有成本等传统因素驱动的。


亚洲市场对此尤为狂热,印度在8月的黄金进口额甚至达到了创纪录的100.6亿美元,高昂的金价似乎完全没有抑制当地的消费热情。


但真正的转折点,是“对冲泡沫风险”这个新叙事的出现,尤其是在此前对黄金相对冷淡的美国市场。过去,美国投资者对本国股市和经济充满信心,对黄金的配置兴趣不大。但美联储那次50个基点的大幅降息,彻底动摇了这种信心。


市场开始普遍担忧,当前的人工智能热潮,会否重演当年的“互联网泡沫”。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在无限放大与AI发展不确定性相关的资本风险。


于是,配置黄金成了一种一箭双雕的策略:既能对冲科技股潜在的增长风险,也能对冲货币超发带来的通胀风险。这种避险意识的觉醒,正让美洲市场成为继亚洲和欧洲之后,黄金需求的下一个重要增长点。一旦这股需求被彻底激活,金价或许会加速站上2700美元。


泡沫后期的生存指南

随着泡沫进入中后期,简单的做多或做空已经难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局面。投资者需要转向更精密的对冲策略,同时把视野放得更宽,警惕那些潜伏在水面之下的风险与机遇。


哈特尼特提出的交易策略,为我们提供了一份颇具参考价值的战术手册。首先是构建“哑铃式”的投资组合,一端是泡沫的核心资产,比如科技股,去博取超额收益。


另一端则配置那些被市场冷落的廉价价值股,比如当前市盈率仅9倍的巴西市场、13倍的英国市场,或是同样估值在13倍的全球能源股。


其次是进行跨市场套利。可以考虑做空那些泡沫公司的公司债券。历史的教训是,信用市场的反应往往比股市更早。


在科网泡沫时期,科技公司的债券价格和信用利差就提前发出了警报。与此同时,可以做空美国债券,赌注最终通胀会回归,迫使央行加息。过去300年的14次资产泡沫中,有12次最终都是因此而破裂。


最后,还可以进行波动率交易,比如做多债券波动率,同时做空股票波动率,押注利率与股市走势的背离。


当然,除了交易策略,更需要警惕那把悬在市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通胀传导与政治干预。资产价格的暴涨最终传导至消费品价格,引发第二波通胀,这是历史的常态。


一旦发生,尤其是在2026年中期选举临近的背景下,将带来巨大的政治压力,很可能触发政府对大型制药、能源及公用事业等板块进行价格干预,这或许就是刺破泡沫的那根针。


世界地图正在重绘

当我们把镜头拉远,会发现一个贯穿始终的宏大背景,那就是美元的熊市。美元指数的持续下跌,正在为2020年代的下半场拉开一个新主题的序幕:“全球再平衡”。


一个走弱的美元,对于国际股市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利好。最典型的信号出现在日本市场。日元与日本股市,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首次出现了罕见的正相关,也就是同涨同跌,这被许多资深市场人士视为真牛市来临的信号。这提醒我们,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美国时,真正的结构性机会,或许正在世界的其他角落悄然萌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财经   历史性   新高   泡沫   资产   黄金   全球   市场   风险   股市   美元   通胀   科技股   美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