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特别离谱的骗局被曝光了。
说它离谱,不只是因为骗人的手法,更是因为这个事情的走向太出人意料,骗子本来想骗老年人,结果却被年轻人反着薅了一把羊毛。
在喜欢薅羊毛的网友努力下,这个骗局不仅没成功,骗子自己反而被薅得快不行了。
整个故事的核心,是一个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小密码箱。
大概这几个月里,可能有人已经遇到过这种“密码箱诈骗”了。
骗子的手法挺毒的,明显是冲着老年人来的。他们先在短视频平台开直播,嘴里喊着是卖书。
最大的特点是书的价格便宜得不像话,两块钱一本还包邮,便宜到让买家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
但这“便宜”还没捂热乎,第一个转折就来了。
等买家收到货的时候,会发现书其实是放在一个沉甸甸的密码箱里。
箱子看着挺像个宝贝,但锁得死死的,上面还贴了个二维码。
二维码旁边写着一句特别诱人的话:扫码拿开锁密码,还送什么“财富密码”之类的好东西。
甚至还煽动性地写着:不扫码就等于损失了权益。
明白人看到这儿,大概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一旦扫了码,后面八成是一堆麻烦事。
确实是这样。
那个二维码会通到各种让你填信息、交钱、买些稀奇古怪东西的骗局入口。不少中老年人真的就被这么套路了。
中老年的孩子们发现家里人被骗了,很快就把事情曝光到了网上。
“密码箱诈骗”的套路就这么慢慢被大家知道了。
一时间,网上出现了很多提醒的帖子,那个小箱子成了很多家庭里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的烫手山芋。
但事情的发展开始变得出乎意料。
小时候被爸妈偷看过日记本的人大概知道,这种密码锁其实并不难破解。
一般情况下,用看缺口辨密码、老老实实试所有数字组合的方法都能智取,实在不行,用点暴力手段也不是不可以。
所以,随着密码箱骗局越来越多,怎么开锁的教程也在各个平台上冒了出来。
在大家的合力攻坚下,很多人三下五除二就把箱子撬开了,顺利拿到了里面的书。
骗局被揭穿了,钱也没损失,书还到手了,怎么看到现在为止都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当“密码箱骗局”的曝光帖在网上越来越多,大家都逐渐知道了里面的套路。
但听到“骗子用密码箱当诱饵搞诈骗”这事时,不少网友的第一反应却不是“骗子怎么这么坏”,而是“这诱饵去哪领”。
主要是因为那箱子确实不错。
于是你就看到了特别诡异的一幕。
在曝光骗局的帖子下面,网友们发出灵魂拷问:骗子的道德在哪里?底线在哪里?购买链接又在哪里?
因为在他们的视角里,这事纯粹是买书送箱子,哪有这么好的事。
评论区的气氛也很快跑偏了,从“小心诈骗”变成了“上当心得交流”,有点像种草贴,又有点像一场有点温馨的团购现场。
看到这些先行者晒出自己的战利品后,加入薅诱饵大军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很快,最先被曝光搞这种事的几家店,基本都被薅干净了。
结果很多没来得及“上当”的人,反而急得团团转。
眼看别人都薅到了好几个箱子,自己却连个骗局都没蹲到,真是坐立难安。
于是,他们的策略升级了:从被动等骗,变成主动找骗。
本来是骗子挑人下手,现在变成了网友到处问:“谁还在骗?!”
在这场征程里,识别骗子的诀窍也慢慢被总结出来了:首先得是新号,看着就不靠谱的那种,价格必须在五块钱以内,再高说不定是正经卖书的。
其次,主播卖的书,最好得是下面三个领域的:炒股、养生、成功学。
集齐这几个特征,买来的书大概率“送”箱子。
于是一时间,各个疑似“骗子”的直播间里,都涌进了一闻着味就来的年轻人。
他们飞快下单,迅速入局,薅完就跑,搞得主播们一头雾水。
但可惜,诱饵这东西也不是无限供应的。随着薅的人越来越多,密码箱开始供不应求。
不少人下单后发现,寄来的快递里已经没有箱子了,真就只剩几本便宜的小书。
看来是库存见底了,只能选择性发货。
有人买到手沉甸甸的箱子,兴奋得像捡到宝,有人收到轻飘飘的小书,无奈“空军”。
骗子没了库存,网友得到了箱子,大部分老年人甚至还没来得及入场。
这场骗局竟然落了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但要说没人受伤,倒也不是。
因为网友们薅诱饵的热情太猛了,导致一些真正卖书的商家也被误伤了。
很多卖书的主播,现在都无奈地在商品上标注:真的不送密码箱。
老年人一直是骗子重点瞄准的目标。
有数据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遭遇电信诈骗的报案数量在增长,平均每7分钟就有1位老人坠入骗局。
骗子们会利用老年人关心子女的心理,通过提前伪装身份聊家常,再用家乡话让老人放松警惕,最后以儿孙出事的借口要求汇款。
所以面对各种骗局,咱们还是得多提醒家里老人。
告诉他们遇到和钱有关的事多留心眼,陌生电话不接,陌生链接不点,家庭情况不向陌生人说,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绝不告诉别人,涉及到钱的事情,先和子女通个电话,有疑问就联系公安机关核实。
做子女的也能做点事:如果老人会用智能手机,帮他们装个国家反诈中心APP,打开来电预警和短信预警功能。
常打电话聊聊,常回家看看,让老人清楚家人在干嘛,让骗子没空子可钻,甚至可设个家庭暗号,遇到紧急情况汇款前,通过视频联系加暗号确认,降低被骗风险。
万一真的被骗了,记得这么做:发现受骗,马上打110或96110反诈专线,及时报案能增加追回钱的概率,保留好转账记录、聊天记录、通话记录当作证据,
帮警察查清事实抓坏人,多安抚老人,告诉他们“被骗不怪您,是骗子太狡猾”,减轻老人心理压力,别让他们太自责影响了身体。
好了,关于这个密码箱骗局的事儿,就这么个来龙去脉。骗子估计也挺懵,本来想钓点小鱼,结果遇上一群鲨鱼。#头条深一度#
—END—
参考资料
1.搜狐网:《一种专骗老年人的电商骗局,被年轻人当羊毛薅秃了》
2.ZAKER:《一种专骗老年人的电商骗局,被年轻人当羊毛薅秃了》
3.网易新闻:《一种专骗老年人的电商骗局,被年轻人当羊毛薅秃了》
4.新浪科技:《一种专骗老年人的电商骗局,被年轻人当羊毛薅秃了》
(小可 老A)
更新时间:2025-08-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