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七夕,我就像被迫参加了一场 “全民幸福演技大赛”,不吐槽几句真的憋得慌!
首先得吐槽那些“无孔不入的消费绑架”。前半个月开始,外卖软件首页全是 “七夕限定花束”,奶茶店搞 “第二杯半价(限情侣)”,连超市的巧克力都要套个粉色礼盒涨价 50%。更离谱的是,美甲店推出 “七夕情侣款甲油”,电影院非把普通场次标成 “情侣专属厅”—— 合着单身就不能喝奶茶、看电影、做美甲了?连买包薯片都要被包装上的 “七夕快乐” 刺一下,仿佛不花钱买点 “浪漫周边”,这个节就白过了。
然后是 “朋友圈的甜蜜内卷”。打开朋友圈,一半人在晒转账截图(数字还得是 520、1314),一半人在晒情侣合照(配文不是 “七年之痒仍甜蜜” 就是 “今年终于有人陪”)。最绝的是那种 “隐性炫耀”:发张加班的图,文案写 “七夕还在搬砖,但他悄悄订了我最爱的蛋糕”—— 请问这是在晒加班还是晒对象?我这种只想安安静静刷剧的人,刷着刷着就被衬托得像个 “节日边缘人”,甚至会怀疑:是不是只有我觉得七夕没那么重要?
其实不是讨厌七夕本身,是讨厌它被过度商业化、被强行赋予 “必须幸福” 的意义。
真心希望七夕能回归本来的样子 —— 哪怕吃块普通的巧果,而不是变成 “消费狂欢” 和 “幸福考核” 的工具。
毕竟,有没有人陪、花不花钱,都不该是衡量快乐与否的标准啊!
更新时间:2025-09-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