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立秋,再忙也要记得“吃4样,做1事”,五谷丰登寓意好!

年年都有立秋,可您知道老祖宗为何如此重视这个节气吗?一场秋雨一场凉,从立秋开始,暑热与寒意交替,正是调身体、养五脏的大好时机。如果现在不养,换季容易伤。我常说,立秋吃对、做对,才能安稳度过换季之苦。

今天我就教大家,**8月7日立秋这天应吃哪4样、做哪1事,**轻轻松松调阳去暑,顺气养肺,寓意五谷丰登、人安家顺。

一、什么是“立秋”,这一天为何关键?

“立”者始也,“秋”者收也。立秋是收敛的时候,阳气外泄逐渐停止,阴气由此生发。当气候从极热向凉转变,人体也开始由透汗排暑状态,转为储藏能量状态。

这时脾胃每弱一分,肺气就退三分。中医有一句话:“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养就要从立秋起步。

如果您总觉得身体沉、早晨起床没精神、食欲不佳,那立秋调养正当时,每餐吃得讲究些,就能把身体的“秋老虎”安抚下去。


二、立秋吃这4样,调阳养阴不寒凉

1. 西瓜奶冻西米露

立秋虽过,天气依然有暑热残留,此时适当“退热”,可选水份高的清润甜品。

做法:
西米先煮透明,捞出备用;西瓜打成果汁,加入牛奶混合搅拌;放凉后加入西米冷藏成型。既清润又生津,对“秋燥咽干”特别友好。

哈,吃上一口,连脾胃也“笑了”。

2. 莲藕炒肉

莲藕清润、通气却不寒,一年四季之中,以立秋之藕最为滋补。

做法:
藕切片、瘦肉切丝先用料酒腌几分钟;热锅倒油炒熟肉丝,再放藕片大火翻炒,加盐收香。香脆清甜,不上火又下饭。

它能够调和气血,也利肺润燥,是老人秋季饮食中的宝贝。

3. 肉沫茄子

茄子性平带甘,立秋吃它一可退热除火,二可润肠养阴。

做法:
茄子切段、撒盐微腌去涩味;锅中热油煸蒜末和肉馅,加入茄子翻炒,加少许酱油、盐收汁。茄香肉嫩,饭都能多吃半碗。

是不是有人会说,啊,这么做油太多?好油用得适度才是滋养,别过量就行。

4. 白菜猪肉饺

饺子是立秋必吃之物,有“贴秋膘”的寓意。老人常说,一年不补,秋后吃苦。

做法:
白菜剁碎去水,猪肉剁细,加入葱姜盐拌匀;擀皮包饺,水煮至浮起即可。清淡不腻,健脾补气。

它还能延缓换季造成的血压小幅波动,是很多老人立秋少不了的一味家常。


三、做这一件事,自然顺应立秋节气

晒秋

立秋后晒秋,不单是农事,更是顺天应人的养身之道。

把新收的谷物、南瓜、辣椒、藕干、红薯片晒在阳光下,人也在晒太阳。这样做可让身体与秋气相通,补阳祛湿。

我自己每年都坚持在立秋当天晒东西。趁机晒床单、衣物、身体也在阳光中舒展。晒出一身暖意,也晒掉一些忧闷。

您有没有尝试过这样晒秋?其实就是一种最自然的“养生仪式”。


四、注意事项,别让“秋老虎”伤了身

1. 少吹冷风

天气虽热,晚上已见凉意。此时贪凉,极易引发头疼肩胀,伤及肺脏。

2. 饮食归温润,不宜生冷

冷食只会让脾胃受寒。如早晨空腹喝冰奶茶、啃西瓜,身体起初舒服,后劲是寒邪入脏,慢慢消耗元气。

3. 多吃米食,减少偏凉水果量

面食虽香,脾胃养护却要靠小米、红米、玉米、燕麦等谷物。这些“不彰不显”的好东西,是真正滋养根本之物。

4. 睡得早,不熬夜

养阴才能固阳。立秋之后,夜渐长,应随天时调整作息。早睡是最佳养阴之法。


身体的好坏都藏在一个个节气里。立秋这一关,谁守得住,就不怕后来的风凉雨寒。我常说,顺应四时之气,不把自己处在对立面,就是最大的健康智慧。

您准备好给身体过一个“顺意的秋”了吗?

阳从夏退,阴自秋生。多吃对的,多晒自然,步步安稳,节节高。

民间方法非替代医疗治疗,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健康养生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8

标签:养生   日立   寓意   立秋   身体   脾胃   茄子   清润   节气   做法   秋老虎   暑热   西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