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朱雨玲深夜发文:我遭多轮网络暴力和人身骚扰,已报警处理

刚刚从“米国”拿完世界大满贯的世界冠军,欠我好兄弟一千万至今一分钱不还!

7月20日,随着朱雨玲复出后在美国大满贯崭露头角,她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抹黑与网暴。

千万欠款、“卖国”奔走日本等帽子扣头上不说,现场还有人通过拉横幅、穿诽谤衬衫等方式,企图干扰她的发挥。

对此,朱雨玲也是彻底忍无可忍了,在昨晚深夜发文澄清了一切。

她表示,所有的指控皆为虚假消息,自己也将拿起法律武器去捍卫,运动员该有的尊严与正义。

说来也丢人,人家这么多年以来那么的勤勤恳恳,为何就是如此见不得别人为国争光呢?

朱雨玲

朱雨玲深夜发文

9月14日的零点,多数人已进入梦乡,朱雨玲却坐在屏幕前敲下了近千字的声明。

她没有堆砌情绪,而是清晰列出了自己的遭遇。

自7月美国大满贯赛后,无端指责、恶意造谣就没停过,澳门赛期间更是发生两起人身骚扰事件,严重影响参赛与安全。

朱雨玲发文

更关键的是,她附上了8月向珠海、澳门警方报案的回执单,以及律师出具的侵权诉讼受理通知书。

很显然,朱雨玲不打算“忍”了。

平心而论,她面对的网暴,的确早已不是简单的吐槽、调侃。

7月美国大满贯夺冠后,一名博主突然发力,多次发视频声讨。

某博主指控朱雨玲

他声称有一位乒乓球“某世界冠军欠1000万不还”,还晒出带签名和手印的“欠条”,甚至编“债主倾家荡产,连婴儿奶粉钱都没了的细节。

一石激起千层浪。

当时,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涌到她的社交账号下谩骂,“老赖”标签一夜贴满她的主页。

更过分的是,9月澳门赛期间,有人直接将“战场”搬到了现实。

评论区聊天记录

穿着印着诽谤字样的衬衫闯进比赛场地公共区域,还拉着横幅来回走动。

这种行为不仅让朱雨玲在赛前心神不宁,更扰乱了赛场秩序。

从线上造谣到线下闯赛场,侵权者的胆子越来越大。

也正是这种步步紧逼,让朱雨玲意识到,唯有法律,才能挡住这些恶意。

其实,对于了解朱雨玲的球迷来讲,是很难相信“欠债不还”谣言的。

评论区记录


从抗癌退役到满贯夺冠,为何遭恶意针对?

2021年,她因甲状腺癌被迫离开赛场,那段时间被她称为人生至暗时刻,不仅要承受病痛,还要接受“错失东京奥运”的遗憾。

然而,即便是如此坎坷的逆境,她却并没有因此认输。

朱雨玲发文暂别赛场

康复后先去电子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读博,2023年又到天津大学体育部任教。

朱雨玲给学生讲体育精神与抗挫折时,常拿自己的经历举例,学生评价她温柔又有力量。

报道

2024年9月,她以中国澳门运动员身份复出,从WTT澳门赛止步16强,到2025年6月美国大满贯4-2击败陈熠夺冠,复出仅9个月就重返世界前十。

巅峰时,她是乒超联赛“顶流”,转会费创过纪录,年薪接近千万,家庭经营的半导体公司也稳定运营,企查查数据显示无任何法律纠纷。

这样一位从抗癌斗士到斜杠精英的运动员,却被造谣成“老赖”,反差太过刺眼。

而她的励志经历,恰恰给了她用法律维权的底气,自己行得正,就不怕谣言抹黑。

朱雨玲事件律师声明

至于那乍一看唬人的“千万欠款”谣言,其实仔细推敲全是漏洞。

造谣博主虽拍着胸脯说“负法律责任”,却始终没拿出关键证据。

既没有银行转账记录,也没有经过公证处公证的借条,所谓的“欠条”签名,被朱雨玲的律师声明直接指出系伪造。

而另一边,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朱雨玲关联的公司2025年状态为“存续”,无失信记录、无被执行信息。

不仅如此,她的社交账号正常更新,一会儿晒健身照,一会儿分享陪孩子的日常,完全没有“躲债”的迹象。

朱雨玲

哪怕退一万步来讲,凭借朱雨玲自身的经济实力根本无需“欠千万”。

巅峰时的年薪、夺冠奖金,加上家族企业的支撑,1000万对她而言并非“巨款”。

谣言站不住脚,而她选择用法律彻查,就是要让造谣者为自己的恶意付出代价。

而除了“欠款”谣言,朱雨玲的职业选择也成了网暴的导火索。

报道

2025年7月初,她决定加盟日本T联赛。

8月5日木下神奈川俱乐部官宣她的加盟消息后,社交平台上立刻出现“不爱国”、“忘了自己是中国人”的谩骂。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

2024年乒乓球运动员林高远加盟外国联赛时,也曾被部分网友攻击“胳膊肘往外拐”,但他选择了沉默。

而朱雨玲不同,她直接将这些攻击内容截图保存,作为网暴证据提交给警方。

对运动员而言,出国打球本是正常的职业选择,既能提升竞技水平,也能促进国际体育交流,却屡屡被贴上“道德标签”。

林高远

朱雨玲的态度很明确,职业选择是自己的权利,攻击谩骂就是侵权。

对此,我们也期待,法律能早日还朱雨玲清白,让造谣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也更希望,这次事件能给所有人敲响警钟,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尊重运动员的名誉与努力,才是对体育精神的真正守护。

从朱雨玲的深夜发文,到她晒出的报警回执与律师函,这场维权之战,早已超越“个人名誉”的范畴。

它关乎每一位公众人物面对网暴时的选择,也关乎网络空间的秩序与底线。

朱雨玲曾说,跨越困难从来不是终点,它让我更有勇气坚定前行。

从抗癌退役到重返巅峰,她靠的是韧性,从默默忍受到法律维权,她凭的是清醒。

信源:澎湃新闻 2025年9月14日关于“朱雨玲反击网络暴力与谣言:已正式提起民事侵权诉讼”的报道

信源截图

结语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我们期待着法院的公正裁决,也期待着朱雨玲能在全运赛场上续写精彩。

也希望,未来能少一些无端的造谣与攻击,多一些对运动员的理解与尊重。

毕竟,他们在赛场上挥洒的汗水,远比谣言更值得被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体育   发文   人身   暴力   深夜   网络   朱雨玲   谣言   澳门   运动员   赛场   职业选择   欠款   法律   美国   恶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