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牙和寿命有关?六十岁的人,牙齿剩多少颗才正常?看看你达标吗

老李今年刚过60岁生日,特地炖了一锅肉骨头汤,准备犒劳自己一把。可谁想刚咬下一块肉,门牙却一下松了,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家人见状笑他年纪大了,“掉牙本就是老人常事”。

但回头一想,前几年还好好的一口牙,现在不少已经空了出来。邻居说:“听说啊,老年人牙掉得多,寿命也会变短,真的假的?”

这一句话,让老李彻底不淡定了。难道牙齿真的和寿命挂上勾了吗?60岁的人,到底还应该剩多少颗牙齿才算健康达标?

别急着下结论,关于“老掉牙”和长寿之间的微妙关联,背后远比你想象复杂。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牙齿藏着的健康密码,看看你是不是已经“达标”,以及怎么保护这口大“财富”。

尤其是第3点,很多人都忽视了,可能直接决定你晚年“能不能吃上香喷喷的饭菜”。

牙齿数量真的影响寿命吗?权威研究给出惊人答案

或许很多人觉得,掉几颗牙齿无关紧要,可大量权威研究用数据叫你改观。国际期刊数据显示,65岁以下牙齿脱落超过5颗,早亡风险显著增加。

丹麦一项覆盖573名70岁老人、为期21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牙齿全部脱落或剩下不足10颗的老年人,5年内致残率分别是同期“保留20颗牙”的老人2.81倍和2.13倍。

另一项瑞士全球1万中老年人研究也表明,牙齿健全者比严重缺牙者平均寿命长11.7年。

为什么一颗牙齿会牵动整个人的健康大局?首先,牙齿是营养与健康的“门卫”。咀嚼充分的食物,肠胃吸收就好,各种营养才能进得来。

如果掉牙,“嚼不动、咽不下”,不仅饮食质量差,还可能因进食受限导致营养不良、体重迅速下降。同时,牙齿缺失会引发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问题等。

有慢性基础病的人,如糖尿病、骨质疏松,还会加速牙齿脱落,形成恶性循环。

医学上将牙齿视为“健康晴雨表”。一口好牙,不仅关系到你能不能吃得香,更映射出身体免疫、生活自理甚至寿命长短。60岁时还剩多少颗牙齿,成了判断健康的重要“标尺”。

六十岁,牙齿剩多少颗才正常?标准数揭晓,跟你实际符合吗?

很多人会问:“别人家60岁的老人牙口一个个‘嘎嘣脆’,我才50多,咋牙齿掉得这么快?”其实,成年人正常恒牙数量是28-32颗(含智齿,后者并不是每个人都有)。

世界卫生组织“8020”口腔健康标准明确:80岁能留住20颗以上功能牙,视为老年人牙齿健康及格线。这一标准同样适用于60岁。

根据我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数据,60岁以上人群平均缺牙数约10颗,全口无牙的老年人占到20%。也就是说,大部分60岁的人能保留20颗以上牙齿较为理想,但实际上真正做到的不到五分之一。

“牙掉了不补、缺了不管”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越来越多中老年人提前陷入“无牙”困境。

你达标了吗?如果60岁时牙齿还剩20颗以上,恭喜你这口“长寿牙”守得住。如果不足10颗,一定要尽早干预,如及时修复义齿、检查口腔健康,避免因进食障碍拖累全身营养。

特别提醒,“掉牙不是自然衰老的必然”!大多数老年人牙齿松动脱落,根源在于牙周病、龋齿、骨质疏松、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忽视口腔卫生、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吃硬食、爱饮碳酸饮料)、吸烟等都会加速“掉牙潮”,而不是随着年龄必然要全掉光。

牙齿变少,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1.咀嚼能力明显下降,营养吸收差

牙齿缺失直接导致咀嚼效率大减。研究显示,老年人牙齿每减少1颗,蛋白质、维生素摄入量平均降低10%-15%。粗粮蔬果、坚果肉类都咬不动,长此以往出现消化不良、便秘、免疫力减退。

2.影响发音与形象,更易自卑衰老

前牙掉落,说话“漏风”,沟通不便。牙齿缺失还会让脸型下沉、口角塌陷、人变憔悴显老——60岁后保持牙齿完整的人,通常“精神状态显年轻”。

3.慢性基础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大大增加

这点最容易被忽视!牙龈长期发炎、细菌滋生,会让心脑、肝肾等全身器官受到影响。

缺牙者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风险显著升高,牙周炎与冠心病存在密切相关。掉了牙也是高龄失能失智的危险信号。

4.生活质量、幸福感下滑,长期缺牙抑郁风险增

因为吃饭取材范围受限,社交活动减少,口腔自卑感增强,久而久之会带来情绪低落、心理健康下降等连锁反应。

如何守住“长寿牙”?医生教你最实用的保护方法,这3步一定要做

坚持每天早晚规范刷牙+定期洗牙

选用软毛牙刷,每次持续2-3分钟,早晚都要刷到牙龈边,养成使用牙线、漱口水的习惯。建议每半年到口腔科洗牙一次,及时消除牙石和菌斑,预防牙龈萎缩和牙周炎。

发现缺牙、松动尽快修复

掉牙不等于“听天由命”。活动假牙、连桥冠、种植牙等都能较好恢复咀嚼功能。别等到全掉光才想起来补牙,否则加速剩余牙齿松动。

发现牙痛、牙肉出血,及时找医生,全方位排查是否存在糖尿病、骨质疏松等问题。

饮食科学,戒除不良口腔习惯

多吃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C、D的食物(如牛奶、豆类、深色蔬菜、深海鱼),提升免疫和骨健康。避免长期吃太硬、太粘或高糖的零食。戒烟限酒,减少碳酸饮料摄入。

日常还要定期做身体和口腔检查,保持愉快心情,因为焦虑和抑郁也会影响口腔自清洁能力。无论60岁还是更高龄,坚持科学护牙,你的“幸福老年”会健康加分。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8020”口腔健康目标解读》

《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因素分析》

《老年牙齿数目与死亡率关系研究》

《丹麦老年人口腔健康队列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养生   牙齿   寿命   健康   口腔   老年人   牙龈   长寿   世界卫生组织   糖尿病   丹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