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2日凌晨,西成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项目发生的重大垮塌事故,令人痛心。目前青海省政府已迅速成立事故调查组,下设多个专业工作组,开展全面调查,国务院安委会也决定挂牌督办,应急管理部等多部门成立现场督导组,对调查工作全程督导,这一系列举措彰显出对此事故的高度重视。
就目前公开信息而言,有诸多疑点待解。施工方称选择夜间施工是为避免钢索特性变化,从专业角度,低温确实利于钢结构施工的稳定性,尤其对大跨度桥梁合龙这类高精度作业,夜间温度恒定可减少热胀冷缩对结构的影响,降低施工误差。但为何在看似适宜的环境下仍发生事故,这需要深入调查。
从事故直接原因看,是锚梁断裂致使钢索失去支撑,进而引发桥面垮塌。锚梁作为锚固斜拉索的关键构件,虽为新加工件且定期检查强度,却出现断裂,很可能是焊接等工艺环节存在瑕疵。桥梁建设中,焊接质量直接关乎结构安全,若焊缝存在气孔、未焊透等缺陷,在巨大索力作用下,锚梁易发生断裂。同时,钢绞线断裂原因也存疑,是否因磨损、腐蚀、受力不均或超载等因素导致,需要对钢绞线材质、使用状况及现场施工荷载进行详细检测分析。
此次事故调查,技术组应重点从桥梁结构设计、施工工艺、材料质量等方面入手;管理组则要彻查施工管理流程是否规范、安全监管是否到位、人员培训是否充分等。只有全面、科学地剖析事故原因,才能总结教训,避免类似悲剧重演。期待调查结果能尽快公布,给遇难者家属及社会一个交代。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