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轻骑兵
今年以来,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以“文艺轻骑兵”为定位,通过全国巡演、全区展演与在地实践三大板块,持续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在展现北疆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为地方文旅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取得了丰硕成果。

全国巡演:
草原文化“走出去”,旅游品牌“响起来”

鄂前旗乌兰牧骑队员带着《遍地柳荫》《我的鄂尔多斯》等一批具有浓郁草原风情的歌舞作品,先后登上北京、上海、郑州等地的保利剧院舞台。他们用动人的舞姿、真挚的歌声,生动还原了草原的辽阔与深情,让全国观众近距离感受到鄂托克前旗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次巡演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更成功将草原文化推向全国视野,吸引了大量观众对鄂托克前旗旅游资源的关注,显著提升了当地的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后续旅游引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区展演:
艺术精品频获誉,地域形象再提升

在今年7月举办的第十届全区乌兰牧骑艺术节上,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推出的专场演出《擎旗奋进献赞歌》以四个篇章层层推进,巧妙融入草原文化元素,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和强烈的时代气息。


该演出最终荣获团体银奖及多个单项奖项,这不仅是对团队专业能力的权威认可,也让更多观众深入了解鄂托克前旗的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了其在全区范围内的文化影响力与美誉度。

在地实践:
文化赋能见实效,文旅消费双增长

在第五届鄂尔多斯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群舞《时代黄河魂》以恢宏气势和精湛编排震撼全场,生动呈现了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融之美;非遗唱腔《六十颗榆树》则创新融合现代表演形式,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打破了传统非遗传播的局限。

此外,围绕“草原村排”赛事创作的主题曲《快乐村排》在活动现场引发观众集体合唱,欢快的旋律与贴近生活的歌词使其成为赛事的精神象征。该作品先后荣获市级、自治区级大奖,并入选全国展演推荐曲目,实现了文化创作的高价值转化。



通过创新文化表达方式,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内容,提升了旅游吸引力,更有效拉动了周边消费,推动了旅游产业与特色赛事融合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接下来,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将继续发挥“文艺轻骑兵”的独特优势,持续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为传播北疆文化、推动地方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鄂托克前旗文化和旅游局
更新时间:2025-11-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